老腔是陕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以皮影为依托,融合了音乐、表演、诗歌、皮影艺术和美术等,因而,老腔又被称为“老腔皮影”和“老腔影子”。它起源于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的华阴县双泉村,双泉村是它唯一的发祥地和传承地,从西汉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为华阴县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

据《华县志》载: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于华州(今华县)。华阴市东临通关、西接华县,南依秦岭与洛南县接壤,北隔渭水与大荔县相望,独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独特唱腔特点。

汉代时期就出现的老腔起源于军队,据说张良征战为鼓舞士气就高声唱。因为华阴当时是一个京师粮仓,通过漕运把粮食源源不断送到咸阳,作为守护粮仓的军队,他们鼓舞士气的唱法成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最后流行于民间,结合船工号子,就形成了真正的老腔。正所谓“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苍劲的老腔响起,古战场上的长枪大戟、刀光剑影,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苍,陕人的刚强性格、雄强心态跃然而出。

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成为华阴县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该音乐只传本性族人,不传外人)。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和唐宋故事。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他们的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说起老腔,不得不提起的一个人,他就是人称“白毛”的老腔艺人王振中。他生来眉发如雪,对老腔有着出奇的领悟力,华阴人大都只知“白毛”而不知道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从不忌讳,还以“白毛”自居。“白毛”虽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他已年逾70,说起老腔就激动。王老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改革,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1993年,张艺谋拍摄影片《活着》,王振中成为剧中老腔的演唱者。随着这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的获奖,慷慨激昂的老腔曲调也因而走向世界。从那以后,经常会有省外甚至国外的人,专程来到华阴市老腔艺人的家中,欣赏和了解老腔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在王老先生家中有大量的手写曲谱,其中不乏有几十年历史的手写稿,很多曲子都是他自己创造的。

华阴老腔分为阿宫腔和弦板腔两大类。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阿宫腔的特点是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宫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音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旦角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园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老腔是一种很小的戏中,是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中。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伴奏乐器许多都是艺人们自己制作的,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完成,每个人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并且都有归属的称呼。前手,也叫说戏的、叮本的,说唱全本台词。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配合表演进行唱奏。签手,也叫“捉签字”的,“拦门”的,主要操作全场皮影表演。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主奏马锣,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帮唱(拉坡)。板胡手,主奏唱腔过门,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坐档,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字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

老腔中“生旦净末丑”一样也不缺。因为这五种角色都有主唱一人担任,所以主唱的嗓音天赋是尤为重要的。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

老腔的伴奏乐器不同唢呐,而是由独特的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老腔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演出开始前,常见十几个条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着朴素的农民,扛着各种乐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两人直接坐在地上,左边的手持胡琴,右边的则负责“打击乐”——自制的梆子和钟铃。中间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他怀抱着的月琴有着独一无二的六角形。据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最令人惊奇的是演出开始后,从后排有位60多岁的精干老人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提着条凳就走到台前来,忽而让条凳四脚着地,忽而两腿着地——变换着姿势用枣木块敲打条凳的不同位置,发出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按老腔传统,是敲击黄河岸边的船桨,但是为了适应现代的舞台需要,改枣木块与条凳为“乐器”,是为整个团体助威。此外,还有六七把胡琴伴奏。舞台上的农民演员,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腾腾。演出虽然只是一位歌手、几把琴和几件打击乐,却让所有的观众每时每刻都觉得震耳欲聋、气势逼人。

老腔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它一贯是家族传承的方式。许多的规定限制它只能在华阴张姓家族中留传,这在很大一方面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

我们生活的当前社会,虽然电视、电影的技术和发达,传播很广泛,但我认为老腔皮影艺术这个艺术中的奇葩会永远深受人们的喜爱。

华县老腔皮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