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华和皖南皮影戏的故事,常让人感慨于因缘际会的美妙——因为恰好遇上了这么一个痴人,“世界最古老电影”有了一个不错的家,也有了继续传承下去的可能。如今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上已没有太大压力,可何泽华内心的焦虑却日渐深重,他几乎是用“求”的语气请人们,来看看皮影戏吧!

1 “请我们演出, 会显得他们很有文化”

白布一张,木箱两只,拉上绳子,挂上皮影,锣鼓咚呛,道不尽的古今事就开唱了。与今天我们习惯的电影、电视不同的是,银幕前后一样忙活。这就是皮影戏,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电影”。早在汉代,中国就有了皮影戏,而作为南方皮影戏代表的皖南皮影戏起源于安徽宣城,是400年前皖南发生瘟疫时,由湖北移民带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皮影戏演岀形式轻装简便,影人、道具全部装在两口长方形的木箱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即走,所以被称为“一担挑的戏”。一台戏只需4个人,大到容纳2000到3000人的稻场,小到农舍的堂屋都能演岀。

皖南皮影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巅峰期,在“文革”中陷入低潮,“文革”结束后,皮影戏又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戏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辉煌时宣城地区共有50多担戏箱。直到1980年代末,和很多其他传统戏曲一样,皮影戏也未能幸免于电视、电影的冲击,从此走向衰落,再也未能复兴。

2008年,皖南皮影戏正式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后的元旦,一家专门收藏和保存皖南皮影戏文物及作品的民间皮影戏博物馆在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开放。馆长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第九代唯一传承人,他用多年积蓄约70万元建了这家“皖南皮影博物馆”,收藏了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的皮影万余件。

有了博物馆,皖南皮影戏算是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但何泽华最大的心愿并不在此,而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演出皮影戏,演些“活”的皮影戏,给熟悉或不熟悉它的人看。

何泽华领衔的皖南皮影戏剧团,现在演员只剩5人,最年轻的也已经60多岁。因为几乎是皖南皮影戏当下的“唯一”,这个老迈的剧团依然能接到演出邀请。据何泽华介绍,这几年他们去过省内的不少城市,“只要有人请,只要能到的地方,我们都会去。”2007年1月,何泽华受邀在中山大学举办《何泽华个人安徽皮影精品展》。当晚,他带领皖南皮影戏剧团演出了《卖锦货》、《杨宗保过二郎关》、《杨延昭破幽州》三场传统皮影戏,能容纳数千人的大礼堂,人山人海。

但邀请方大多还是一些商业活动组织者,老艺人们都觉得请他们去演出的目的并不在皮影戏本身,“他们觉得请我们演出会显得他们很有文化。”

诸如此类的演出也时常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中秋那天本来有个文化传媒公司早就定下了请我们去演一场,在动身前夜又临时取消了,也不知道原因。”何泽华与各地皮影艺人多有交游,据他了解,“没机会演出”是个普遍的现象,同样渊源深厚的北方皮影,在如今的陕西、山西、辽宁、吉林等地,也面临着相似的窘境。凑兴的商演且如此,就更不要提他们梦想中的“真正意义上的演出”了。

2 “没有人看戏, 却有人喜欢收藏皮影” 与此相对照的是,喜欢收藏皮影的大有人在。 事实是何泽华依靠卖皮影的收入支撑了皮影戏博物馆到现在。

何泽华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很有名气的皮影制作和表演艺人,但如今皮影制作技术却濒临失传。“老艺人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又没有新人愿意学。我曾经带过两个徒弟,很快都不干了。”何泽华从20多年前开始在乡间收集各类皮影作品,加上家里传下的一些,现在博物馆里共收藏了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的皮影万余件。

收藏的原意是留下这些有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渐渐地他发现制作皮影居然可以是维持生计的手段。正是因其珍稀,皮影在私人藏品市场很受欢迎,诸如酒店等公共场所也喜欢将皮影用于空间装饰。

从2001年放弃打工至今,何泽华几乎没有停止过制作皮影。“每天晚上都要做。”制作皮影的成本不低。一整张黄牛皮至少要七八百元,而更高的成本是人的心力。一件皮影从选皮到做好,总共12道工序,剪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一步也不能含糊。造型简单些的,一天能做一个,稍复杂些的就要三天一个,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一般演出时用的皮影不算太精细,也要刻上几百上千刀,作为珍藏品的皮影,通常要经过上万刀的刻划。一些大型剧目,像《封神榜》,一次就要动用六七十件皮影。

做出来的皮影都是何泽华的宝贝。一般的要一千多才卖,那些精工细刻的作品没有三五千他是不舍得出手的。

皮影成为藏品,客观上养活了自己,只是如此一来,作为“传统戏剧”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皖南皮影戏却仿佛成了一项手工技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组织“非遗”走出去参加展会时,手工艺类的项目确实比传统音乐、戏剧要受欢迎的多。一些文化博览会邀请的对象都仅限于传统美术、手工艺类的传承人,剪纸、烙画通常能热卖,至少能保证人气,而传统音乐和戏剧实难形成稳定的观众群。

何泽华显然没有死心。利用各种资助和个人积蓄,他刚刚在水东老街买下一座三层的徽式老宅,正在进行全面修缮,光一层的展出面积就有258平米,将打造成皖南皮影戏的研究中心。而他毕生的梦想凝结在二层300多平米的空间里,他要在这里搭建皮影戏的大舞台——只属于皖南皮影戏的舞台。即使不能以戏养戏,他也抱定了“戏要演下去”的主意,哪怕演到台上台下只剩他一个人的那一天。

皖南皮影戏尚可自给自足,而据了解,因为难以形成演出市场,省内不少非遗项目连维持生计都很艰难,如国家级“非遗”项目,肥东的“洋蛇灯”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况,它本是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不易走市场化道路,对传承人又有姓氏的要求,传承者的收入没有保证,在种种局限的制约下只能勉力支撑。针对这些现况,2011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首次明确了“非遗”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其后文化部再次发布《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遗”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虽然目前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也不啻为一记警钟。一位圈内人士坦言,此前相关部门在“非遗”的传播方面花的力气比较大,即展示、搞活动等,而在传承方面投入不大,今后应该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去加盟“非遗”、真心去喜欢“非遗”。

何泽华还不知道,他的皮影戏大舞台揭幕的那天,台下会有多少观众。何馆长的春天,终究是只在计划中美好,还是会迎来盛大的实现,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3 最后的“角儿” 唱戏务农样样精通

他们没有经纪公司,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请他们去演出,几乎是随叫随到,甚至深夜里一个电话打过去,第二天上午人和戏就都到了,而早早预定好的演出,也可以任意变卦临时取消。很少有人知道,知道的人大概也忘记了——让时光回到四五十年前,他们也曾是红透乡间村头的角儿,挣着让人艳羡的高“片酬”。

没到过皮影戏后台的人很难想象它的演员们需要怎样高超的“演技”。口中唱词,同时双手操控皮影变换姿态动作,每个人通常都分饰多角,随着情节跟进,还要迅速更换皮影,小“影人”在“大银幕”上自如腾挪,而演员们在幕后的狭小空间里边唱边移步,需要有极大的默契,才不会撞到一起。

不过这些外人看起来十分了得的技艺,对于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好像是天生的本事,生来就是该吃这行饭的。他们个个都能唱能奏,不认识几个字,但出出戏本都烂在心里, 不识乐谱,但吹拉弹唱,一个点儿也不会错。

作为皖南皮影戏这个唯一“戏班”的核心人物和最年轻“小生”,何泽华总是在演出中甘当绿叶,默默坐在后面打鼓伴奏,让老戏骨们去过足戏瘾,一来是觉得以他们的年纪,是演一场少一场了,二来也是真心认为他们比自己演得更好。“他们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师傅学唱,没有他们不会唱的戏。”

那是皮影戏的黄金年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皖南乡村,皮影戏是最时尚的文化娱乐节目。仅宣城一地就有六十多担皮影戏箱,皮影艺人有三百多人。票房的火爆推动艺术的发展。皮影戏的音乐唱腔、灯光舞美和扩音设备等都大举改革,皮影的造型和活动关节也得到改进,小“影人”头可动,嘴可张,眼可眨,皮影戏也被戏迷们亲切地称为“动画小电影”。

如今何泽华身边的这四位老人,在当年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曾是乡间明星,挣着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普通农民的演出工资。皮影戏在时代的变迁中历尽沧桑,而渐渐淡出生活,他们则成了让人只能感慨“实在是太老”的老戏骨,平日在家务农,偶有演出邀请,何泽华负责通知大家。

这就是皮影戏最后的角儿们,年逾古稀也依然要每天下地干活。

今年70岁的柯玉英可能是皖南皮影戏最后一位“女一号”了。据说从小记性就不好,一个电话号码三年都记不住,但所有皮影戏,只要听一遍就忘不了。从小喜欢唱戏,到现在这年纪,仍然一句唱词也不会错,一唱戏就浑身来劲。她的迷糊劲儿也风采不减当年,跟人介绍自己,有时71岁,有时76岁,每一次都是认真想起来的。

同样70岁的方宗唐,手脚十分利索。

最年长的陈金华今年已经82岁,还在家里种着儿子的8亩田。老人身材略胖,憨厚和善。

柯玉英口中“比自己小”的吴金陵,今年已有78岁。老伴过世早,两个儿子又都在外做生意,他一个人在家种着好几亩的棉花,有时还得打打短工。平生两大爱好,戏和酒。平日里只恨不能拿酒当茶,大戏唱罢更是要一醉方休。也许是在灯光下舞台上,在酒醉后,他才能回到皮影戏和自己人生的往日好时光。

唱戏如今已经不能当碗饭吃了,但唱戏的时候,仍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让何泽华欣慰的是,几位老搭档目前精神状况都挺好,但这种状况还能持续多久,这个班子还能一起唱多少台戏,他不敢想。

40多岁的何泽华,脸上也已刻上了不少风霜。出身皮影世家,好此风雅之事,这位皖南皮影戏传承人常让人心存关于“风流”与“纨绔”的想象,而眼前的这位“纨绔”先生,当年为了建博物馆,却干了很败家的事——卖掉了120亩的苗圃,花光毕生积蓄。说到底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问他有没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他只说家里已经习惯了。“大钱已经花过了,现在只是一些维持费用,像水电、招待这些,我卖皮影的收入也够了。”

水东人都喜欢叫何泽华一声“何馆长”,而何泽华最怕的是有一天他真的只是皮影博物馆的“何馆长”了,皮影真的成了玻璃窗后的文物和藏品。说起接班人,他坚持“必须是有天赋的”,不愿强求,眼下让他看到一点希望的是自己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对皮影戏也饶有兴趣,但,“年轻人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何泽华领衔的皖南皮影戏剧团,现在演员只剩5人,最年轻的也已经60多岁。因为几乎是皖南皮影戏当下的“唯一”,这个老迈的剧团依然能接到演出邀请。图为何泽华带着演员排练。

“没有人看戏,却有人喜欢收藏皮影”与此相对照的是,喜欢收藏皮影的大有人在。事实是何泽华依靠卖皮影的收入支撑了皮影戏博物馆到现在。从2001年放弃打工至今,何泽华几乎没有停止过制作皮影。图为何泽华在前往演出的路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