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唐山皮影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唐山皮影少了往昔的热闹与繁华,艺术传承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但皮影人及皮影爱好者依然在不断努力拯救这门传承了400多年的艺术。今天,我们邀请了与皮影结缘的多位嘉宾,共同走近在希望中传承的唐山皮影。

主持人:本报记者李莹

 时间:7月10日上午

主持人:唐山皮影是一种有着精美雕刻工艺、灵巧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综合艺术,曾在唐山、承德、廊坊等地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广为流行。请谈谈您印象中皮影流行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出场嘉宾

邱立艳 唐山市艺术学校校长

许宝东 唐山市艺术学校校长助理

范敏娜 唐山市艺术学校副校长

笪建光 唐山市皮影剧团团长

谷少岭 皮影业余演出组织者

吕子山 皮影迷

齐永清 唐山皮影省级传承人

  齐永清:我们是皮影世家,我父辈从上世纪40年代就扛着箱子演出。我从1963年开始参加皮影表演,主要从事皮影操纵表演。那时候皮影表演在农村很流行,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演出日程排得很满,演出时间也长,平均一天要演4至6小时。那时候农村人家吃完饭都会让孩子去占座,然后招呼着一家人去看。有时候去山区演出演一宿,冬天的时候还下着雪,很多人裹着棉被、围着火盆、带着吃的,能看一宿。

谷少岭:我记得那时候各个庄、村都有皮影班子,尤其是最盛行的乐亭那边,据文字记载就有500多家。这些皮影班子一般都是农闲的时候、春秋两季以及春节的时候,由村里的人组织起来进行表演,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也很少,所以这样的演出在农村很盛行。

吕子山:我今年68岁了,从8岁开始就看皮影,追着皮影班子去各个庄看。特别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小山有个天乐剧场,每天13点30分都会有皮影演出,票价1角5分,看的人特别多。我因为喜欢,所以基本上一到周末,就会跟我父亲要钱去看。

邱立艳:上世纪80年代皮影火的时候,走到大街上,上岁数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半导体,听的都是皮影戏,之后又开始流行放皮影的唱盘,皮影团也是长期在外面演出。艺校那个时候也培养了两届皮影班的学生,现在皮影团的主力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皮影班的学生。

笪建光: 1982年,唐山市皮影剧团齐永衡大师,也就是齐永清老师的大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巴黎表演、讲学。自那之后,各国开始邀请咱们中国皮影去演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邀请很多,皮影团也先后出访过美国、法国、荷兰、摩纳哥、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唐山皮影已经少了往昔的热闹与繁华,艺术传承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请大家谈谈皮影的现状。皮影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否也在与时俱进?传承是否有难度?

吕子山:在唐山皮影的传承方面,我觉得应该赶紧培养唱腔接班人。此外,皮影是传统文化,所以在传承上,表演内容、辅助技术可以有变化,如添加一些儿童喜欢的新剧种,在影窗上加布景、灯光,但是一些传统的剧目和老调儿不能丢,这些是唐山皮影最有价值的东西。

齐永清:上海、深圳、潮州等地也都有皮影,但是他们的表演动作非常简单,有的影人只有一根操纵杆儿,咱们传统剧目中骑马打仗这样的戏,他们根本演不了。相比之下,咱们的表演,马上步下、长枪短刀都可以表演,而且活灵活现。2005年,有个国际皮影展演,日本、美国等国都带了影人来,材质是三合板、有机玻璃板,表演也不细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也在调整与改变。为了适应不断增大的影窗,影人从最初的七八寸,逐渐加大到后来的2尺半,影人的眼、嘴和头饰上的金簪坠也能动了,一些影人还配了水袖。过去的表演形式有点儿跟不上现代的理念,我们就增加了些戏剧的表演,像甩袖等动作来丰富皮影,既漂亮又不失传统的表演手法,观众也喜欢。现在群众的文化生活很丰富,皮影其实不如从前流行。皮影传承其实是传承老皮影,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看不懂老皮影,加上一些老皮影人的逝去,能演老皮影的人也越来越少,老皮影的东西有一部分快要失传了,这其中也包括老的唱腔。

许宝东:说到传承,我认为皮影在冀东三枝花里,传承难度要高于其他两个。首先它有地域的局限性,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比较流行的区域就是咱们唐山这一片,当然其他地区也有喜欢的,但受众不如咱们这边多。另外,皮影培养传承人的难度,比培养戏剧人才一点儿都不简单,它需要有文武场的伴奏,有制作、操作,唱的里面也分行当。以操作为例,他不但要会操纵,还要懂得锣鼓经的知识,唱也要懂,因为动作要契合,雕刻不一定多精,但简单的维修还是要会的。所以这个培养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我们艺校学完后,还要在演出中进行实践学习。

主持人:皮影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皮影人及皮影爱好者为皮影传承做了哪些努力?大家对皮影传承的未来怎么看?

范敏娜:虽然皮影市场没有以前那么繁荣,但皮影的群众基础还很深厚。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冀东三枝花的传承也很重视,我们这里从去年开始免费招收皮影班的学生,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就业,我们现在主要以教授皮影操纵为主,学校也正在为他们联系进一步去上海深造的事宜。此外,唐山博物馆也开展了皮影进校园活动,向小学生展示皮影文化。虽然目前专门学习皮影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多,但是把皮影作为业余爱好的孩子还是不少的。此外,唐山民间的皮影活动也十分活跃。

谷少岭:我们这个业余皮影班子现在有20多人,都是从皮影团退休的人或是皮影爱好者。我们最初在凤凰山活动。两年前,唐山博物馆建好后,给我们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地,还给我们做影台、买影箱,我们就每周二、四到这里演出。最初活动的目的,一是爱好,第二就是希望能够宣传皮影。对于皮影的未来,我觉得可以借鉴赵本山发展二人转的方式,皮影的历史其实比二人转长得多,它同样可以通过一个领军人物,再一次走向辉煌。

齐永清:教喜爱皮影的人学习操纵皮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现在我在友谊里小学弄了小舞台,每周三都会在那儿教孩子表演,之前我也在路南区实验小学教孩子们,看到孩子们对皮影感兴趣、愿意学,我特别高兴,现在艺校也请我来教学。我出生在皮影世家,又干了50多年皮影,我儿子也在皮影团,我孙女在友谊里小学也是皮影骨干,这些都让我欣慰,感觉皮影后继有人。所以我现在努力将自己所学教给他们,特别是一些传统皮影的技艺。

许宝东:作为唐山六家冀东三枝花传承基地之一,唐山市艺术学校将学校的综合厅改为冀东三枝花的演艺剧场,将其作为具体的传承小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个锻炼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外宣传的基地,培养观众。艺术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后继人才、建剧场、培养后继的观众层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现在艺术传承一方面面临着演艺市场的滑坡,另一方面是时代进步对年轻人的吸引。如果我们不从年轻人抓起,青年人不重视,就会把这些传统的文化“灭掉了”。在艺术传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爱好者让人感动,他们对这些艺术的热爱并不比专业人员差。也正是有了这些人,艺术才有了传承的可能性,才能维持生存,否则就只能进博物馆了。我们这些人要做的就是在大众中做好宣传,并努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

结束语: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随着历史的车轮传承至今,在辉煌之后也面临着诸多发展与传承的困境,但在这些困境之外,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它生存的希望,以及人们为此做出的诸多努力。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才能让唐山皮影在希望中继续传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