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定西市文广局、定西市摄影家协会、定西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结合在全市上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接地气,组织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及甘肃日报、定西日报、定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赴通渭县华岭、常河等乡镇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通渭小曲和省级非遗项目通渭皮影传习演唱采风采访活动。
北京“戏看中国”总策划、总导演郭晋、省陇剧院院长杨波带领省陇剧院有关人员也随采风采访队深入活动现场考察了解通渭小曲和通渭皮影戏的传习演唱等相关情况,并就组织通渭小曲和通渭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建议。定西市组织开展此类活动,旨在充分反映定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现状和保护成果,为全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摄影图片展和非遗数据库建设拍摄、搜集高质量、高水平的摄影图片资料,以进一步宣传推介定西市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渭小曲戏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其演唱可“随口而歌”,演出又机动灵活,所以当地人谓其为“地摊子”、“炕头曲”,流播面极广,几乎村村社社都有规模相当的演出班子,只要想唱,谁都可以参加。它那古拙优雅的音乐,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能引发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眷恋与思念。由于它已经成为通渭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人们了解通渭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通渭小曲戏是当地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渭人把唱小曲视为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这也是通渭小曲戏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既是通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渭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对于我们传承当地传统,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富裕了的通渭人,经常用这一传统形式,“旧瓶装新酒”,编写新词,歌颂党的政策,歌颂今天的新生活。从而,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构建和谐新通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增强民族自尊心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通渭皮影戏,相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通渭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数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华家岭乡通渭小曲联谊会演员们在演唱《李彦贵卖水》
省级非遗项目——通渭影子腔传习演唱活动正在通渭县常家河镇建坪村塔山社农民杨永忠的农家小院演出影子腔《四进士》。
杨永忠83岁父亲给其传授皮影制作技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