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河间市文广新局获悉,河间市自去年开始,启动濒临失传的冀中皮影戏的代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间皮影戏中,目前唯一能表演的传统剧目《绣花灯》的抢救保护工作。如今,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留下了长达8小时的珍贵完整的音像资料。
河间皮影戏是冀中皮影戏的代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六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间皮影戏在皮影人子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体现出我国西部皮影的一些特征,与北京西城皮影同宗同脉,与冀东、冀南皮影戏有很大差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河间皮影人子由驴皮制作,雕工精巧,造型隽秀、逼真,既是皮影戏演出时的道具,又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河间皮影戏的唱腔叫“老虎调”,分为平调、琴调、大悲调、小悲调和疙瘩调,风格粗犷、奔放、朴实,与当地语言结合紧密,行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味。河间皮影戏演唱声调、板眼不同于其它传统剧种,运用的是安板、手锣稳和一鼓开,其对白诙谐幽默,唱词有较高的文学性。
河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秋河介绍说,河间皮影戏原有《四大名山》、《白蛇传》、《绣花灯》、《丝鸾带》、《荆木疙瘩造反》等丰富的口传剧目,但随着演出市场日渐萎缩,演出阵地逐渐减少,老艺人们的陆续去世,大量口传心授的珍贵剧目也随之消失。目前,河间皮影戏艺人们唯一能够表演的传统剧目只有《绣花灯》了,并且只会演唱《绣花灯》部分唱段,有些情节衔接不上,剧本也残缺不全。由于已经近60年没有正式演出过,艺人们对白生疏,乐队文武场已凑不齐,有些角色已没人能胜任。另外,这些艺人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已78岁,再加上皮影人子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挖掘整理、抢救保护河间皮影戏,成为河间文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将《绣花灯》这一传统剧目尽量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河间市组织专人,在多次走访老艺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所有皮影人子进行拍摄,制成影集,并按照尽量起用原班人马,缺什么角色补什么角色,边整理剧本边排练,边排练边录制,成熟几场录几场,先录音、后配人子表演,最后制成光盘原则,组成了以原先艺人和传人为主的12个人的河间皮影戏排练队伍,开始了对《绣花灯》这一传统剧目的抢救保护工作。
自2012年10月份开始,经过不懈努力,共完成《绣花灯》全剧24场,长达8个小时的录音和录像资料,并整理成文字,使这一古老民间戏曲获得重生。《绣花灯》剧本和光碟也将于近日出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