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优美,表演精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说起我对皮影戏的了解和钟爱,那要追溯到遥远的孩提时代。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是个电影迷。每周至少带我去电影院看一次电影,久而久之,我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看那时我的年龄不大,但凡看过的电影片名,我都能倒背如流,还能完整的把其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小朋友们听。七岁那年夏天,我来到乡下的姑姑家小住,因为农村不比城市,那里的文化生活匮乏而单调,乡村没有电影院,看不到电影,这让我郁闷了好一阵子。姑姑说,别急,听说过几天皮影戏剧团要来咱村,皮影戏比电影好看多了。于是,我每天在企盼中度日。
在我急切的热盼中,皮影戏剧团终于来了。那是一个周末的傍晚,村民们吃过晚饭,忽然听到村头响起了锣鼓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演出戏台围个水泄不通,我艰难地挤到观众最前排。但见皮影戏台白色幕布的后面,艺人们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我们那天观看的皮影戏是《秃尾巴老李》,灯光下,影人在幕布上跳跃、翻腾,尽情地向观众展示着主人赋予它的生命力。这个剧目场面宏大,影人造型逼真,操纵技术高超,布光制景奇特,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也给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在幼小心灵上,增添了许多神秘的向往。观看皮影戏的村民们有的坐在自带的小木凳上,有的干脆席地而坐,还有的让小孩子骑在自己的肩上观看,人们目不转睛的观赏,看到精彩处还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喝彩声。直到皮影戏结束,人们也不肯离去。看来,在电影、电视、电脑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从那时起,每逢学校放暑假,我都要到乡下的姑姑家住上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去看皮影戏。于是,《武松打虎》、《哪吒闹海》、《西游记》等皮影戏伴我度过了童年许多欢乐时光。常看皮影戏,就和皮影艺人混熟了,在这些叔叔和阿姨们那了解到,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中国皮影历史悠久,有关记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公元11世纪宋代皮影已成规模,影视戏经常上映一些剧目,其中三国的故事被搬上了皮影戏台。黑龙江皮影是从河北传入的,经过多年的演变,唱腔由原来圆润细腻演化为粗旷豪放,更赋有浓郁的北方特色。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主要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皮影戏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的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皮影作为一门集雕刻、操纵、灯光、美术、音乐、戏曲于一身的艺术。艺术境界,是电影和电视所不能取代的一门艺术。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皮影戏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皮影戏那种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