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韩非子,男,他原是黑龙江省经济新闻导报的副刊编辑,平时擅长写点诗文和创作,并非皮影世家,搞皮影戏他只能算是半路出家。

1992年,韩非子创办“双城民间皮影艺术剧社”。此刻,他不会想到,自己的选择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投入数十万,却没能让家人过上安生日子,反而与他一起奔波度日。

当时,韩非子称得上是双城的“富人”。他的妻子开餐馆、美发店,生意很火。他认为自己有实力搞皮影戏。他请来老艺人,传授技艺,自己也开始进行剧本创作,创作了自编自演剧本《驴之技穷》等。他还让两个孩子去哈师大学习画画,为今后从事皮影设计打基础。同时,他又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妻子放弃手头的生意,投身皮影戏。就这样,一家人都踏上了韩非子预设的“贼船”。

投入13万元建立皮影艺术博物馆后,他没钱了。由于资金等问题,艺术剧社关门了。尽管如此,韩非子对皮影戏的痴心未改。

舍尽钱财浪迹四方,皮影剧团打进北京

1992年,韩非子听说文化部要在北京举行“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他在北京举目无亲,却毅然决定带剧社闯京城。

到北京后,他傻眼了:参加演出必须由各省市文化厅提名,且节目已经排定。他情急之下,给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迫切希望能给他个机会参加演出。在高副部长的亲自过问下,韩非子的皮影节目被安排进了正式演出中。演出获得成功,高占祥接见了韩非子,并为他挥笔题词。他的女儿也因这次演出,被著名皮影艺术大师齐永衡收为弟子。韩非子成了汇演的新闻人物。此时,路越走越宽,韩非子在痴情皮影的同时绝没有想到,随后而来的各种艰难是他所未料的。

1997年,中央电视台《欢聚一堂》节目组邀请韩非子皮影剧社到央视表演。韩非子带全家和侄子、侄女等十多个人再次到了北京。这次北京之行,让一家人踏上举家浪迹四方之路。听说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与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他主动找到组委会,要求试演一下,并说:“如果大家不欢迎,我卷铺盖就走。”组委会答应了他的请求。韩非子皮影剧一连演出5天30多场,受到欢迎。后来,一些艺术节开始主动邀请他们参加,他们在上海一个月演出100多场;在韩国演出6天24场,可容纳800多人的剧场几乎场场爆满。

但因为他们一家人全部以演出皮影戏为生,再无其它收入,而皮影戏演出收入低,演出场次不定,所以生活拮据。他们在北京郊区租房住,有时候要借钱度日。韩家最困难时,借三轮车拉道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们对皮影也产生了由衷的喜爱,孩子们学会了表演和雕镂皮影。一家人仍然潜心于刻驴皮、绘影图、编剧本、练唱腔。现在,韩非子的女儿掌管着北京皮影戏的演出活动,正是在她的建议下,韩非子才决定重回双城,创办皮影剧团,以培养未来的观众和人才,打造“唱腔成套,板式齐全,行当分明”的双城皮影品牌。

随着皮影艺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关注皮影的人越来越多,也许,这正是韩非子一家人借势起飞成就梦想之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