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因汉武帝一爱妃李氏去逝,武帝忧闷成疾。有一姓杨的太监为讨好皇上,用驴皮制成女子形状的皮影,经过彩画装饰后形像酷似李妃模样。尔后启奏皇上,晚上可与李娘娘相见。武帝信以为真,准奏。晚上杨太监一切备齐,用蜡烛照射投影,武帝泪眼朦胧,一看真酷似爱妃,万分惊喜,当场赏赐了太监。并颁旨,娘娘金面他人不可随意观望,再用白沙绫罩面(就是现在的底幕),在宫内依娘娘的身份排演歌舞只供皇上大臣观赏。所以皮影又称“驴皮影”。因受皇封御赐,只准宫内演出,因此也叫“宫庭戏”,又叫“娘娘戏”。  
据民间野史传说,皮影戏因天下大乱时期流传入民间,各地效仿制做皮影,不断的改进,融入多方面内容,由原来的单一歌舞说唱,逐步形成一门独特的戏曲剧种——皮影戏。皮影戏分布在全国各地都有。经过各朝各代的改进,演变发展,又形成了各门各派,各有各的特点。从目前看,一台大型皮影戏人员可多达百人以上,并配有各种西洋乐器;而小型皮影剧有3人、5人、8人的,乐器有管弦,唢呐,配打击乐。  
皮影制作用料有驴皮,牛皮,羊皮。也有用书报纸内衬绸存为垫,高垫纸、青棵纸等雕刻而成。皮影有雕刻、半雕刻,不雕刻之分。脸谱是千姿百态,各地是随风就俗。皮影的尺寸从6寸到1米以上,区域不同各有选用。

潢川皮影戏也叫“影子戏”、“皮娃子戏”、“皮摔”。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源起汉武帝时期,元代后流传到南亚、波斯、埃及、土耳其及欧美。
潢川皮影戏由5人至8人组成一个演出团体,俗称“一担箱”,在一块白布幕帐后围成一块四方形进行演出。用灯光照射牛皮制作的人物侧面剪影来表演故事,是汇音乐、绘画、雕刻、戏曲、表演等艺术为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戏曲形式。一人司鼓,一人敲击大锣和手镲,一人击奏小堂锣,此3人组成乐队进行伴奏,二、三人在白布纱帐后,把皮影贴在纱帐上表演兼说唱,靠灯光照射,使观众在纱帐的另一面看到人物表演。操纵皮影,依靠缀在皮影双手及后肩上的三根水竹棍来完成,俗话说:“皮影戏好唱,三根棍难戳。”武打时,靠惊堂木、跺脚来增加气氛。因此,潢川境内又流行这样一句歇后语:“唱皮影戏的跺脚———假打。”
潢川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人,影人是由多片牛皮(或驴皮)连缀而成,分身(上身、下身和腿)、帽和头三部分,如一男武身大甲,则需12片影片组成。把头像片插入头帽片里,再连接身片,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其数量比例是“一头配三帽,三头护一身”。一担箱至少需身片50副、头片80帽片150副方可够用。
由于皮影戏的演员少,又是“活口戏”,所以,皮影艺人要一专多能,技术方面,至少要7方面俱全。潢川皮影戏的剧目分连本戏、单本戏和垫台戏三种,如以《纣书》即(《封神榜》)为主的剧目,共有剧目近千本。垫台戏亦名“杂出”,唱完正本后“找一出”,如大鼓书的书帽一样,多为单一唱腔的小段短篇戏,内容多为丑角捣笑话,如《勾鸡》、《打长工》、《送香茶》、《闹书馆》、《蔡呜凤辞店》等。自古皆靠艺人口传心授,无文字剧本。
潢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申遗大师:陈志忠、刘志千、张保荣、刘建伟、罗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