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悠久,而起源于河北滦县的滦州皮影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作为中国北方皮影的代表,给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艺术之美。

什么是滦州皮影

滦州皮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修的《滦县志·戏剧》篇记载:滦州皮影是“用薄片透明之驴皮,雕成人物等形,夜间于台上架纸窗,借灯光映照,远视之意态生动,惟妙惟肖,故谓之影戏。”

1995年,国家邮政部门出版发行了一套中国皮影人物纪念邮票(共四枚),其中一枚就是“中国皮影·河北滦县皮影人物”。

滦州皮影的起源

中国皮影大约起源于汉代。其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西汉文帝刘恒时,宫妃为安抚哭闹的太子,用桐叶剪成人形映影于窗为戏。另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方士齐人少翁借助灯光,在纱幕上映出李夫人影像以慰武帝。汉朝班固《汉书·外戚传》对此有详细记载。有关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皮影戏成熟于中唐,到了宋代已经成为市井多见的娱乐活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化录》记载,宋崇宁、大观年间,汴梁有弄“影戏”与弄“乔影戏”者,到了元宵节,都城“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处,多没小影戏棚子”。

前人研究认为,中国皮影戏在唐代形成于陕西,北宋影戏即在此基础上成熟,后来形成了以陕西(关中)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影系;宋金交战,北宋灭亡,金人迁皮影艺人北上,逐渐形成了滦州影系;宋室南迁,把中原影戏带到江浙,进而扩展到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形成南方的潮州影系。

明万历年间,滦县东安各庄人黄素志,屡试不第,乃出关游学奉天(沈阳),教授村童。黄素志邀请同村好友曹振中等同赴沈阳演出皮影戏。因为演出的人员都是滦州人(滦县古称滦州),所以当地人称这种影戏为“滦州影”。顾颉刚在《滦州影戏》中说“原来影戏自黄先生发明(实际上是传播和改进)以后,传者很盛,数十年后势力遍及东三省,这时满洲大势方兴。”

影人雕刻

在电影或舞台戏剧中,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人物的语言歌唱、面部的喜怒哀乐、细致入微的肢体语言,以及登台前浓彩艳抹的化妆,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皮影就不同了,硬邦邦的皮影人怎么表现?这就必须通过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等一系列严格特殊的工艺流程和方法。授予影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功能。雕制影人一般要有以下几个工序。

第一, 处理驴皮。(1)刮皮。将驴皮剥下以后,放入凉水中,浸泡三至四天。泡透后绷平,用刮皮刀刮去外面的毛及皮内面的油肉。(2)浆皮。将刮净的皮张用微热开水泡软后,搭起来使其阴干。再把配置好的糯米饭汤刷在皮面上,待阴干后放在炕上压一宿, 烘干后即可用于雕镂。(3)选皮。用于刻影人的那部分皮子,要经过认真选择。刻头茬的皮子要薄而透明。刻戳子(身子)上节的皮子,亦需薄软,以便操纵时灵活多变。腰节皮子稍厚。下节两腿及有关场片道具则需厚皮。

第二,构思形象。如果是传统剧目的影人,影雕艺人一般是以传统造型图式做底样。需用现代影人时,则要重新构思形象,然后画出图纸,将皮子放在图样上面,依照图谱式样画出轮廓,以备雕镂。

第三, 精雕细刻。雕刻是制作影人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角色,定出不同的脸谱。只有脸谱画得好、刻得像,演出时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件一锤定终身的大事。所以,必须缜密构图,精雕细刻。

第四,影人着色。先将素雕影人平放于白纸之上,然后,参照样板影人,以毛笔蘸取调好的颜料,在素雕影人上涂抹。若深浅二色相距很近,则需浅色部位晾干之后再涂深色。以免深色部位向浅色部位扩散,致使两个部位模糊不清。影人两面都要涂色。

影人涂色之后,要在染料水分未干之前,将影人置于两片平滑木板之间,加压阴干。这样,影人才不致卷边起皱。

第五、刷漆增亮。影人刷漆之后,既可增加光泽与透明度,又可使影人变得柔韧而经久耐用。早期影人涂漆,一律使用桐油。但也有缺点,一旦影人放置时间过长不用,特别是气温过高久不通风,桐油会变质粘连,导致影人受损。近年多使用快漆,光泽度好,透明度强。影人放置久远,也无粘连之虞。

第六、影人装订。把刻好的影人各部肢体,用单线组合装订后,再安上操纵杆,制作影人的全部过程才算完成。装订用的单线,要结实耐用,连结影人肢体各部单线的两端,都要打结系牢,以免脱落。各组合部分,其间要垫以小块圆形皮垫,即可使操作时各部运作灵便,也可防止粘连。装订好的影人(戳子和头茬分着),要按生、旦、髯、净、末、丑、大等不同角色。分门别类装入专用的包内,即可防止影人因挤压变形,又便于使用时快捷地取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