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晚上,大街小巷,流光溢彩,华灯如昼,人影绰绰,小城处处弥漫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在古灵台大院,黑压压的人群把展演皮影戏的摊点围得水泄不通。看客们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还有小孩,一张张脸庞带着专注的神情,或者是对流年的回味,或者是穿越时空感喟时代的进步,抑或是完全出于好奇观看热闹。不管怎样,皮影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成了记忆深处的沉淀,成了生活中罕为认知的稀物。这一多年没有见到的文化形式以及艺人们精彩的展演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童年。一孔窑洞,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三尺白布,一盏灯,一副锣鼓,几张牛皮雕刻的皮影,再加上艺人们或苍凉悲壮或慷慨激昂的唱腔,就足以让全村的大人小孩乐上半夜,回味无穷。我们这些看着皮影戏长大的孩童,转眼已近不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再看到它了,今天在街头重见,既欣喜又好奇,是文化的春雷让沉睡了二十几年的皮影戏得到了复苏,让他有机会再次出现,丰富喜庆的节日文化,让浮躁的心灵得到些许的皈依。
看着民间艺人们一个个娴熟的技艺展演,我们在驻足欣赏赞叹的同时,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也油然而生。因为在场上展示技艺的艺人们大都年逾古稀,他们的面孔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的展演耳熟能详,这些本该退休安享晚年的老人是受到邀请不得已而来的,他们老当益壮,凭着对皮影的热爱尽力展演,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们对皮影感兴趣,了解皮影、认知皮影。
在街头大院展示皮影、给大家带来精神大餐的古稀老人姓盛,是当地优秀的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和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老人不仅是展示皮影的专家,还是制作皮影的行家。我们很难想象,小时候曾带给我们无尽神秘好奇的皮影艺术,完全出自这些老艺人之手。一件件薄如蝉翼、制作繁复、雕刻精美、千姿百态的皮影,老人制作出来耗费了多少心血。在物质匮乏的年月,皮影戏凭着简单的道具,低廉的成本,走乡串村,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这些巧夺天工、活灵活现,承载和演绎着真、善、美精神食粮的载体,在现代化媒体的普及下逐渐被束之高阁而布满灰尘;这些过去曾立下汗马功劳的皮影艺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也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淡忘。艺人依然是艺人,只是平添了几分年岁;牛皮箱依然保存着当年的模样,只是棱角光滑,被磨掉了大半。
和老人谈起现在的想法,除了对自己所钟爱艺术的怜惜、担忧外,更多的是遗憾。都说手艺能当饭吃,凭手艺吃饭,但盛老人的这门独到的手艺却当不了饭出。儿子乃至孙子从他那里看到了未来,没一个愿意去学,自己从先辈手里继承过来的这门技艺苦心经营了大半生,很担心在他那里被断送。已经有好些年老人没再花时间制作皮影,现在展示的皮影还是六七十年代做的。老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传统戏曲像皮影这样的文化艺术年轻人中会做会演的聊聊无几。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有传承的物质条件,任何事物的延续和发展都要有他继续生存成长的空间。皮影艺术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八九十年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没有了舞台。然而,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让这一门濒临灭绝的艺术得到了复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如何让像盛老艺人这样精湛的皮影演出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重放异彩,得到传承和发扬,作为基层的群文工作者,我有一下几点看法:首先,对像皮影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归根结底就是对代表性传承人利益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像盛老这样艺人的手艺不能失传,反而发扬光大。其次,借助当地文化馆开展群文活动的优势,对民间艺人及皮影爱好者进行普查登记,挖掘出像盛老艺人这样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民间艺人,对他们建立档案,根据情况,扶持他们成立“皮影戏演出团队”,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展演活动,如果团队较多,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他们进行展示比赛,在活动中让大众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在比赛中促使他们提高技艺,精益求精;在展示中增进观众的认知,参与学习;在学习中使皮影戏得到保护和传承。再三,定期邀请像盛老艺人这样的专业骨干对皮影戏爱好者进行辅导培训,通过课堂讲授,现场制作、展示,让更多的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得到皮影演绎方面专业知识,从而使皮影这一传统技艺的展示制作技术得到很好的发扬。同时,对于专门从事群文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培训,很好地学习到保护皮影戏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皮影戏是过去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在文化大舞台上发挥过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它、传承它。让我们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为契机,抓住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历史机遇,精心呵护,积极主动,为皮影戏团队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经费上的保障,切实保护传承人的个人利益,为皮影戏以及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