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戏剧,它领先了莎士比亚1800年;作为影像,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晚了它2100年;作为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它比猫王早了2150年。它就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皮影戏。

几根竹竿撑起一块白布,幽暗的空间点起一盏灯,随着锣声响起,传统皮影戏便开场了……

这是记者偶然路过上海浦东三林塘桥洞下见到的一幕,民间艺人用精彩的操作表演吸引了过路群众。

“我们那个时候,最喜欢这种掐着嗓子唱出的民间小调,驴皮影人在一片幕后戏耍,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观众陈老太今年71岁,身体健朗,她对记者提到皮影戏时,略有沉思。在这位老人看来,皮影戏承载的不只是回忆,更多的是那个年代的“精神气”。

美丽传说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陈老太显然是个非常专业的皮影戏戏迷,她欣喜地给记者唱了一段空城计。

有意思的是,这段在著名电影《风声》中也出现过,影片中吴志国的《空城计》让观众听出了这位军官内心的波澜与最隐秘的风声。陈老太的《空城计》透露的则是对岁月的留恋和追忆。

“年轻时,家门口经常演《空城计》、《说唐》等,我都听了千百遍。”陈老太的家乡正是唐山,那里有著名的唐山皮影戏。

这场“偶遇”激发了记者对皮影戏的兴趣,决定要对这神秘的民间艺术一探究竟。

据悉,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人文气息。

皮影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影踪遍及华夏大地,那么它的起源究竟是哪里呢?各种说法结论各异。

最早的传说来自观音菩萨亲临人间,用竹叶编成各种人形,再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宣讲佛经的故事。

而比较官方的版本是相传在春秋时代,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夏,子夏在当地的讲学非常有特点,他是利用晚上,一边讲学一边利用光影、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皮影戏的雏形,用这种方式一边讲学一边用皮影,还灌之以乐,因为他跟孔子学过礼乐,所以他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活泼,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民间艺人汪有发告诉记者,他所了解的版本是,相传汉文帝时期,一位宫女将桐叶剪成各种人形,映在窗子上,显得非常好看,逗得当时的小太子很开心。也有一种说法是,美貌无双的李夫人过世后,汉武帝非常思念,宫中一个叫作少翁的人,将李夫人的形象用剪纸弄出来,放到灯前的帷幕上,弄了一出“弄影还魂”,武帝看到曾经爱妃的身影,便解了相思之情。

土生土长

“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以前的庙会上,皮影戏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了。”谈到皮影戏的历史,汪有发神色中带着自豪。

汪有发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他唱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一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

“我们还有‘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还有‘坐槽’,就是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的叫‘上档’;当然,还有‘下档’,这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汪有发对记者详细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皮影在华县沿袭至今,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戏不易演出的山区和塬区,只有皮影演出方便,它正好适应了华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五人班社,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

除了华县,湖北云梦县、山西省中部的孝义市的皮影都非常出名。孝义市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素有“皮影之乡”的美誉。孝义皮影以其制作精美、表现传神逼真、表演手段独特而闻名国内外。

记者的朋友曾经看过一个陕西皮影戏班表演的《白鹿原》。简单而粗犷的表演,高亢的唱腔,原始而豪放的情绪,让她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原来,生命也能够有这样的酣畅淋漓,原来这样简单的艺术,会包含如此丰富的情感。”朋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显得很激动。

中国皮影戏可谓是土生土长的艺术。乡村人家的祈神祭祀、社日庙会,以及一家一户的结婚添丁、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皮影戏助兴。在农村老一辈的人群中,更是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看影戏,不知礼义”。

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唱腔就是从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西方世界从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2006年,皮影戏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华县皮影戏”传承人魏金全、潘京乐名列其中。

海外粉丝

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皮影戏在国外友人眼里,是神秘而美丽的。

陈老太告诉记者,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皮影戏拥有极大的兴趣。她对记者介绍了一位名叫蒂娜的老太太,来自加拿大,和丈夫在上海多年定居的她中文说得很不错。

“第一次看到皮影戏是在电影里。你们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里正好有一段皮影戏的片段,我顿时被迷住了。”蒂娜是个很活泼的老太太,压根看不出来有75岁的高龄。

蒂娜观看电影《活着》的时间是在2000年,自那以后,蒂娜就爱上了皮影戏。“我去了陕西、山西一些地方,就是为了深入了解皮影戏。”影布上的各路神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哪怕看了无数次,蒂娜仍旧兴致勃勃。

艺术无国界,越是民俗的就越是国际的。不少外国人都对中国皮影戏极为痴迷。他们为揭开皮影幕布后面的“影子之谜”,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就读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人文学科的“80后”博士生安妮,前段时间去了皮影的发源地河北唐山,这是她第三次去那儿,为的是与她的皮影教师卢天祥一起为这里的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皮影课。

与许多喜欢中国的外国人一样,安妮从小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08年,在网上看到一个有关皮影的片子后,她被这门古老的艺术吸引。

为解开“驴皮小人儿”之谜,她先后到过中国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2011年,安妮拜卢天祥为师,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手工刮皮、手工雕刻、表演等全套皮影技艺。

安妮认为,在众多城市中,她觉得唐山的皮影作品很有特色,雕刻方法最细腻,作品放在幕布后非常美。

“现在有好多美国人也非常喜欢皮影,他们请我去教皮影课。我教过很小很小的学生,也教高中的学生,他们都非常喜欢。”安妮说,现在皮影大师的弟子很少,将好的观念传承给喜欢皮影戏的小孩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在卢天祥眼里,经过几年的学习,安妮已经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皮影的有关知识,目前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堪称美国的皮影“大师”。

在安妮的介绍下,法国的苏菲、西班牙的贝雅以及一名英国留学生先后成为卢天祥的皮影洋弟子。来自荷兰的Serge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和安妮一样是皮影爱好者。现在他们正在拍摄一个有关皮影的微电影,邀请卢天祥为影片制作道具。Serge要用最原始的皮影道具展现一种现实和超现实的价值观。

在安妮看来,学皮影有两个使命:一是把皮影戏介绍给美国,二是帮中国人保护传统皮影戏,她要把皮影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

后继乏人

台前无数掌声,幕后多少泪滴。说的是皮影戏艺人的辛酸。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说的是中国皮影艺人的能耐。

皮影戏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自然无可厚非,在国际上更是享誉盛名。尴尬的是,发展至今,如此珍贵的皮影戏却一度面临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危险。面对洋学生的热情和中国年轻人的不待见,皮影戏艺术家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学皮影制作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还要花费几年工夫才能学好,时间长、收入低,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卢天祥一句话道明了如今皮影戏的尴尬现状。

“这么好的艺术,不努力很快就没了。”从艺50余载的广东陆丰皮影剧团导演彭美英曾如此感慨。

记者发现,不同于现代艺术的时代载体与比比皆是的追随者,民间艺术最赖以生存的便是传承。上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大潮,很多皮影剧团一度陷入濒临瘫痪、市场停顿、传统影系艺术灭绝等困境。

由于当时市场开放,新鲜事物的大量涌入,给之前相对封闭的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西方相对而言更为时尚、潮流的艺术形式催生了诸多迎合时下年轻人口味及兴趣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的演出市场急剧萎缩;而艺术传承的青黄不接则将皮影戏行业拖入了更危险的深渊——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失传是迟早的事情。演出场次的减少带来的收入骤降,加速了原有人才的流失。

“我孙子一直对皮影戏没有兴趣,在年轻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只会吱吱呀呀的老古董。”谈及此现象,陈老太也感到有些遗憾。

“因为很少有人看,所以没人找我们演出,几年前,我以为这个传承就要断了。”提到曾经的窘状,汪有发的弟弟汪有财有些落寞,他告诉记者,他和哥哥曾经有个人数不少的皮影戏戏团,却因为这门艺术的萎缩,人员越来越少,有段时间甚至只剩下几个老伙伴跟着他们兄弟俩外出演出。当年,汪有发兄弟差点因此解散戏团。不过,最终留下来的老艺人们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现在有些年轻人开始对我们这个行业感兴趣,国家政策也开始保护这些民间艺术。”汪有财欣慰地说,他如今收了3个学生,有的时候还会去给一些戏团的后生们讲课。

尽管如此,汪家兄弟也不得不承认,皮影在中国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辉煌,随着时代变迁,皮影演出市场日渐萎缩。现在看皮影的人已经很少了,演皮影的人更少,而能制作皮影的人则少之又少。

在陕西华县,一个皮影艺人一年的演出收入不过3000元,而出售皮影雕刻却能轻易收入上万。随着皮影演出市场的凋落,一些艺人忍痛割爱,从皮影演出转向了皮影制作。皮影戏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代皮影艺术家们最为担忧的问题。

收藏价值

皮影艺术衰退已成事实,皮影收藏却渐渐兴起,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和皮影爱好者都以藏有中国皮影为荣。

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艺术与各种现代娱乐形式的兴盛,“影戏之光”日趋暗淡,皮影艺术开始从民间戏班走入博物馆。

记者从网名为“光影客”的收藏家那里了解到,收藏的皮影质料、工艺、时段、套相等方面非常重要。“不是所有的皮影都具有收藏价值,只有各方面要素兼备的皮影才值得收藏。”

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记者了解到,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在此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正是这些困难,也赋予了皮影艺术珍贵的气质。

“光影客”告诉记者,作为皮影戏的主角,皮影的制作很有讲究,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5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人物是皮影造型的首要元素,从造型特征上看,生角儒雅洒脱,旦角端庄俊美,净角勇猛豪爽,丑角幽默滑稽。大至金銮宝殿、将相府第、亭台楼榭,小到一桌一椅、烛台帷幔等,更是能展示皮影故事发生的地点与年代,这种特殊的形式感,让大家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从容地走进历史,走进岁月。

作为收藏,各地皮影人物的特点也不同。唐山皮影的影人造型优美,雕镂精细,融合了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陇东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镂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因此,收藏皮影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皮影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收藏。

在一个民间艺术收藏论坛里,有收藏者向记者展示了一幅较齐全的皮影戏箱的照片,箱子中除去人物外,还有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虫鱼、云雾紫霞、烟火烈焰等,囊括古今,包罗万象,可谓“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

“收藏中套相很重要,还要注意皮影的品相,品相上乘者,收藏价值相对要高。”收藏者告诉记者。


  对于收藏者来说,皮影的时段也是价值的考量之一。中国皮影始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很多精美的皮影。不过,目前民间和市场上的皮影制品绝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一般来讲,时间越久远的皮影,其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就越高、越大。

“一套清代的皮影,现在市面上至少几十万元。”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在收藏市场上,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优者每张在数千元以上;20世纪初期的单幅皮影,陕西华阴地区千元左右,四川大邑地区500元以下,冀东地区千元左右,山西孝义地区1500元以上,河南灵宝地区400元上下。另外,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较为珍贵,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价格原则上高出一倍左右。

然而,当灯光下灵动的影人成为挂在墙上静止的收藏,皮影似乎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鲜活的生命。很多艺术家颇感惋惜,因为对于皮影艺术来说,只有回归那生生不息的民间社会,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穿越千年的生机和活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