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庆节的献礼表演,9月29日晚,百仕达皮影艺术剧团在东湖公园一口气演出了6个节目。这是罗湖区首创“点单”形式演出。这6个皮影节目,也是东湖公园配合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局举行的“幸福南粤周”系列演出活动之一。
以深圳人文风情为剧情,演出接地气
当晚的演出,百仕达皮影剧团团长兼总编导、有“皮影戏的民间守望者”之称的常才智编导了一个有关“钓鱼岛”的故事,通过象征真善美的中华鲎和象征邪恶的日本龟来表达立场,寓教于乐的童话故事表演吸引了不少周围的小朋友。当晚6个节目中,还有2个关于深圳的故事。
“接地气,突出深圳特色”是常才智在创作剧本时特别考虑的。任何作品都有主题,常才智不认为给艺术创作设立主题违背艺术初衷,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反映作品的主题,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
为了更好地宣传本土人文风情,常才智编排过反映深圳红树林生态美的红林白鹭、南山天后宫的神话故事等,剧本里的深圳地理元素和标致性地点,在传承皮影剧这一非物质遗产的同时,也大大宣传了深圳这座城市。
玩皮影的都是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
作为深圳唯一一家皮影艺术剧团,百仕达皮影剧团卧虎藏龙。除了科班出身搞编剧的常才智,书法家出身的黄炳欣也是剧团一宝,他将中国画工笔小写意山水画效果引入皮影戏,营造了屏幕的整体美;美工设计、灯光舞美,无一不专业。这些和常才智搭档玩皮影的,都是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按他的说法:剧团80%为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专职做这个。
年轻人比例低,和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背道而驰。常才智说起这个棘手的问题,道出一个现实:剧团里退休老人还有退休工资,他和黄炳欣一个编剧一个美术指导都不用拿工资,但年轻人要养家要生活,剧团给不出太高的工资,也难以留住专职人员。
常才智为了节省经费,曾对皮影所需的材料进行改良。罗湖区文化局和南山区、福田区等相关单位也给过相应的演出费用支持,但这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传承来讲,还是杯水车薪。
皮影创新,汲取众多动漫元素
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中国皮影戏在2011年申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这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
发展至今,百仕达皮影艺术团在皮影戏中融合了不少现代新元素,比如汲取众多的现代动漫元素,充分利用声、光、电、色等技巧。比如邀请专业人员为人物配音,增加背景画面,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勾画人物。副团长黄炳欣在美术设计上的创新,每个画面都根据剧情要求呈现得美轮美奂,在视觉上比老皮影戏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新皮影戏的同时,百仕达皮影剧团的演出也越来越受观众认可,影响力从最初的罗湖社区延伸到福田区、南山区、宝安福永甚至大鹏、东冲等偏远的地方。这几年,深圳这张“名片”还走出了市外、省外。剧团不仅在社区表演,还去过剧院,以家庭套票形式出售的皮影剧价格还低于现在的电影票,不少家庭的孩子喜欢上了这种“中国式动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