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灯,一块白布,锣鼓钹紧密地敲打,几根木棍在手中千变万化;伴随着老艺人口中的戏文,一幕幕爱恨情仇轮番上演——皖南皮影戏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风靡一时,是过去百姓最好的消遣。

400年前,随着湖北移民的到来,皮影随之传入皖南。在吸取了皖南民间小调、花鼓戏、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后,皖南皮影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与其它地区的皮影相比,皖南皮影尺寸较大,最大的60厘米、小的也有40多厘米,表演起来观众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每逢红白喜事、节庆赶集,皮影戏艺人就挑着戏箱走乡串村地演出。无论大人小孩,早早就搬着板凳占座。最早是蜡烛后来是电灯,没有音响设备,就凭艺人一张嘴。”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第九代传承人,从他记事起,就拿皮影当玩具。烛火摇曳间,何泽华看着爷爷做皮影,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他心里。

皮影制作工艺精细,要经过选皮、制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八个工序,这头一道就是选皮。制作皮影的牛皮是何泽华买来新鲜牛皮自己处理的。去除牛皮上的脂肪和牛毛,特殊处理后晾干,经过一整个夏天方能使用。

“小时候跟着爷爷学,三年才能出师。要想做好皮影首先要喜欢,有兴趣。”何泽华说,做皮影并不难,但要付出极大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一刀刀、一笔笔,才能将一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如今,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加之戏文晦涩难懂,皮影成了压箱底的老物件。为了维持生计,何泽华将皮影融入现代审美,加工成一件件工艺品对外出售。小件两百到三百元不等、大件上千元,用何泽华的话说,这是对皮影艺术的另一种发扬与传承。

为了将这些老物件更好地保存下来,2010年1月,何泽华在宣城市水东镇的老街上兴建了一处“皖南皮影博物馆”。

说是博物馆,实际上是何泽华用自建房屋改造而成的。房屋一共三层,一、二层是展厅和表演区,三层住家生活。展厅内有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皮影万余件。这些大多是何泽华在几十年间里,从散落各地的老艺人们手中收来的。这些年来,何泽华先后为“中国皮影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皮影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江苏民俗博物馆”等征集皖南皮影文物共计七千余件。

如今,会制作皮影、表演皮影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且大多年事已高。何泽华组建的“皖南皮影戏剧团”也只剩下4人,最年轻的都已经60多岁。为了抢救这门几近失传的技艺,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让何泽华每周三下午去宣城第二小学上课,教孩子们制作、表演皮影。

孩子们饶有兴趣,表演起来有模有样,这给了何泽华不少信心和安慰。“他们长大了也许不会做这一行,但只要有人会,老祖宗的手艺就不会丢,中华文化就会一代代地延续下去”,何泽华眼中充满了希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