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陆丰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广东省陆丰市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作为我国三大影系潮州影系的遗存,陆丰皮影戏在陆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既注重传承,又突出创新,在小舞台上做出了一篇大文章。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来到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排练厅,几位年轻演员正在排练皮影戏精品剧目《鸡斗》。站在白色银幕前,一部生动传神的雄鸡觅食短剧呈现在眼前:一只雄赳赳的公鸡时而与同伴争食,上下翻飞,你争我抢,不可开交;时而与蜈蚣斗智斗勇,或趾高气扬,或怒发冲冠,惟妙惟肖。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通过精致的道具和演员精湛的技艺,将陆丰皮影戏的魅力集中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陆丰市皮影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海滨介绍,陆丰皮影、影景以牛皮制作,细腻薄透、经久耐用,这是陆丰皮影区别于其他地方皮影戏的显著特征之一。陆丰皮影的影人高约60厘米、五官轮廓分明、四肢比例与真人相仿,关节手脚活动自如,眼睛能转动、口可开合。《鸡斗》中使用的公鸡高约60厘米,皮身蜡黄而透亮,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而《飞天》的皮身还是1978年制作的。
在陆丰皮影戏团的舞台上,取材于敦煌壁画的《琵琶仙》在演员们的操作下,手持琵琶的飞天艳丽通透,体态轻盈,姿势优美,长裙飘曳,彩带飞舞。江海滨说,《琵琶仙》的最大特色是展示了飞天的正面影像,这改变了皮影都是侧面表演的历史。这种技法始于1978年,由陆丰皮影戏团导演彭美英等人首创,是陆丰皮影戏传承人对这一古老戏曲剧种的创新。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影系潮州影系中唯一仅存的一支,起源于宋朝年间,早于明清时期出现的陕甘、河北皮影,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一方面注重对皮影戏特有技巧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创新,在操作和创作上下功夫,注重写实的表演技巧,按人物关节设计制作影身,使影身四肢灵活、更具表现力,大大增强了皮影戏的观赏性。同时,唱腔音乐用正字戏曲牌,并融入陆丰渔歌、民间小调和一些白字戏曲牌。
陆丰皮影戏团是广东省唯一的国有专业皮影戏团,戏团成立于1957年,2012年更名为“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该戏团自成立以来,创作了多部优秀的皮影戏,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应邀前往日本、德国等国进行文化交流,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尤其是2012年5月27日,陆丰皮影戏团应邀参加第21届国际木联大会暨国际木偶节,以精选剧目《飞天》亮相木偶节开幕式,并凭借经典剧目《哭塔》的精彩表演,最终在第21届国际木偶节中获得“最佳传承奖”称号。
解传承后顾之忧,陆丰皮影谱新篇
7月11日晚,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在陆丰市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演出,《东郭先生》、《乌鸦与狐狸》、《鸡斗》等皮影戏优秀传统剧目轮番上演,精美的皮影道具及角色丰富细腻的情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近年来,在陆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陆丰皮影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2008年,为解决陆丰皮影戏团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陆丰市委宣传部特地向社会招聘了一批学员,将他们送到艺术学校学习基本功,期间所有的费用都由陆丰市委宣传部承担。毕业后,这些学员回到戏团,成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老艺人的传授下,成为皮影戏团的新鲜血液。如今,戏团拥有36名演员,不仅有从艺二三十年的老艺人,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演员,一起活跃在皮影的舞台上,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陆丰皮影戏的重任。仅今年上半年,戏团就通过送戏下乡、进校园等形式,举办了近50场公益演出。
陆丰市委、市政府还想方设法改善皮影戏艺人的生活待遇。过去,这些拥有二三十年演艺经历的老艺人只有区区几百元的工资,就算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陆丰市,也是一份寒碜的收入。如今,陆丰市委、市政府为戏团当靠山,不仅为艺人们买了保险,还将他们的工资从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2000多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江海滨说:“陆丰皮影戏能有今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不仅如此,陆丰市委、市政府还多方筹措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建起了皮影大楼,不仅设计了宽敞的排练厅和剧场,还规划了皮影艺术博物馆,目前正在进行装修,预计年底可交付使用。届时,陆丰皮影戏团的办公和训练条件将大大改善,陆丰人民也有了欣赏皮影戏的新去处。
对于皮影戏未来的出路,陆丰有更长远的设想。陆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薏菁说,陆丰皮影将与动漫结合,以此推进陆丰的文化产业发展。据江海滨介绍,去年底,陆丰皮影戏应邀在香港迪士尼驻场演出,用皮影表演迪士尼的动画形象,大获好评,也是皮影与动漫结合的一次尝试。目前,陆丰已成立了皮影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有序地进行着陆丰皮影戏保护传承、皮影动漫制作、皮影工艺品制作等各项工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