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二,上栗县赤山镇楼下村村委会门前的操场上锣鼓声声、人头攒动,附近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早早地来到这里观看皮影戏演出。演员们在后台灵活地操纵着手中的细杆,鲜艳的皮影人随之舞动,一幕幕精彩故事,引得村民连连叫好。这是萍乡皮影戏班在为村民巡回演出,为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
萍乡皮影戏始于唐代,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萍乡皮影戏有着浓厚的湘赣边界风格,在萍乡市尤其是在上栗县的广大农村深受村民欢迎。逢年过节,娶妻生子,老乡总爱请来皮影戏班助兴,以示庆贺。
萍乡皮影戏第3代传承人肖雪萍今年56岁,从1978年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皮影戏,如今一晃36年了。
老肖说,萍乡皮影戏工艺制作和艺术表演精深复杂。皮影戏的角色被当地人称作“菩萨”,分为花脸、小旦、小生等。皮影都是用新鲜牛皮或者鱼皮做成,需要经过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多道工序。皮影的制作工艺都是祖传的,制作一个人物皮影最少要用半年时间。而表演皮影则需要扎好距离地面两米多高的台架,放在四张桌子拼成的台子上,再围上幔子,点上清油灯,调试出最好的光影效果后,演出才能正式开始。
由于受到湖南民间艺术的影响,萍乡皮影戏不仅以萍乡小调丰富戏中角色,还融入了花鼓戏的演唱素材。
尽管萍乡皮影戏曲调唱腔令人惊艳,皮影人像造型优美,但是在现代传媒与影视娱乐业的双重冲击下,萍乡皮影戏走向了没落。上世纪80年代后,电影、电视逐渐普及,萍乡皮影戏市场日益萎缩。
赤山镇幕冲村村支书廖友生回忆,由于演出越来越少,到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肖雪萍一家坚守着肖氏戏班外,萍乡市的所有戏班都消失了。到了新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又一次给萍乡皮影戏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回想起皮影戏当年的火爆,肖雪萍有些黯然:“我祖父演皮影戏的时候,几乎天天有人请他去演戏。每天晚上,老人小孩围坐在一起,等着看皮影。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别说是表演,看过皮影戏的人都很少。”
肖雪萍面对皮影戏衰落的境况极为无奈:“从事这一行很难谋生,又不好学,过去手把手向我两个儿子传手艺,他们有兴趣,但是后来上大学参加工作后,都渐渐生疏了,他们不可能靠这个谋生。”
据了解,学习皮影戏极为困难,由于没有脚本,只能靠口耳相传,这不仅需要长期训练,更需要灵感和悟性,想要出师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如今年轻人已经没有耐性学习如此复杂的技艺,萍乡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境地。
2007年,萍乡皮影戏将要失传的窘境,引起了萍乡市与上栗县文化部门的关注。对此,上栗县文广新局着手对萍乡皮影戏进行抢救和保护。
上栗县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为保护萍乡皮影戏,县政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皮影戏的保护、研究、创作和演出活动。该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保护机构,并购置录音、录像、电脑、扫描仪等硬件设施,派出专业人员深入全县各村落社区搜集传统唱本、词白、锣鼓词牌和原始表演道具,为民间老艺人录音录像。上栗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邓科香说,一系列的保护抢救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上栗县甚至在肖雪萍肖氏戏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栗皮影戏专业表演队伍,为艺术的传承和新人的培养搭建平台。2013年,萍乡皮影戏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肖雪萍面对萍乡皮影戏的复苏深有感触:“2007年那会儿几乎没有演出,随着上栗县文广新局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戏班也走向了市场化运营。戏班的大型演出活动逐渐增多,前两年每年都有10多场演出,现在半年下来就有30多场,收入不菲。”肖雪萍还透露,县文广新局在小学课堂中推广皮影戏,为皮影戏培养传承人,皮影戏班未来有可能扩充到10人以上。“我很热爱皮影戏,现在我们的境况越来越好了,我希望萍乡皮影戏能不断传承下去。”肖雪萍对未来信心满满。
据了解,我省民间艺术极为丰富,像萍乡皮影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少数,赣县田村花灯、于都唢呐都是典型代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的变化,民间艺术的实用功能消退,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用不上的东西”,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消亡的尴尬现状。
我省民间艺术的保护面临着大量问题。民间艺术缺乏传承体系,随着民间艺人年龄老化和相继去世,一些民间艺术品种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民间艺术还缺乏整体收藏和专业研究人员,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研究、利用都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此外专项保护经费的缺乏使得民间艺术的抢救工作处于停滞阶段。
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专家夏汉宁认为,政府和市场是民间艺术复兴的关键,萍乡皮影戏的抢救和保护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政府应该对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艺术建立相关保护渠道,让民间传统艺人能够积极主动地传承民间艺术。此外,民间艺术应主动与旅游业融合,民间艺术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融入现代生活,回到普通百姓的身边。民间艺术的流传更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发展和创新传统手艺,才能让我省民间艺术代代相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