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芳和老伴在演皮影

高淑芳同志系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理事,哈尔滨民间艺术家学会副主席等职,是“龙江皮影”在哈市的创史人之一高殿清之女。高淑芳从艺近60年,为中国皮影、龙江皮影的创新发展,为皮影人才的培养,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技艺精湛,独树一帜

高淑芳出生在皮影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皮影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高淑芳如鱼得水,全身心的对皮影艺术进行探索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全国皮影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1960年1月,高淑芳进京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汇演,她主演了皮影剧《秃尾巴老李》、《东郭先生》等皮影剧,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在汇演中产生轰动,其表演手法受到皮影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大会特别安排高淑芳和她的父亲高殿卿在北京饭店一楼大厅向全国代表和新闻媒体作操纵特技示范表演,高淑芳在皮影表演中的优异表现,扩大了龙江皮影在全国的影响和知名度,使其成为与唐山、湖南皮影团共同称为“全国皮影三大家”之一。高淑芳在《闹天宫》、《秃尾巴老李》、《画皮》等剧演出剧照被《人民中国》《人民画报》收入画册,在国内外发行。

高淑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仍在潜心钻研皮影的表演形式,力争使皮影表演在自己手上不断有创新,有发展。在皮影剧《嫦娥奔月》中,她为了配合大段的唱腔,她借鉴戏曲中的水袖,为人物设计舞蹈动作,凸显人物的性格和美感,该剧在全国皮影大赛中获表演奖。在皮影戏《猴子的心》中,她为了突出猴子好动、攀爬能力强的特点,仔细揣摩、反复实践,在表演中加入了小猴荡藤条翻爬等表演,增加了表演难度,增强了观赏性,其活灵活现的表演和娴熟的手法把小猴活泼可爱的样子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该剧曾获文化部专项纪念奖。在由她创排和主演的《四小猴练兵》剧中四个小猴同时为她一人表演,其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表演技艺娴熟,一人操十二根扦子表演,随手拈来上下翻飞有条不紊。开始表演一只小猴子独自操练,其动作可爱、表演诙谐、引人发笑。接着小猴一变二、二变三、三变四,节奏加快,动作统一,一气呵成,妙趣横生。此项表演令观众叫绝,亦令同行折服。该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中多次播放。

1987年10月,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皮影大奖赛中,她主演的《嫦娥奔月》获表演二等奖。1987年9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她主演的皮影戏《秃尾巴老李》导演并主演的皮影戏《猴子的心》获文化部纪念杯奖,并由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录像全国发行。

高淑芳不但表演技艺精湛,在做导演工作中也同样成绩斐然。她导演的皮影戏《猴子的心》运用了现代表现手法,大量运用了灯光等特技表演,剧中的海鸥飞翔、日出日落、月夜美景等堪称经典,使整个剧目富有童趣,更接近孩子们的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又给孩子们以启迪,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木兰从军》中加入了紫外线的表现手法,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导演的皮影剧《木兰从军》、《三打白骨精》等剧也都得到专家的认可,获得全国性大奖。

二、潜心教学,桃李满天下

高淑芳热爱皮影艺术事业,注重对皮影后备人才的培养,培养了一批在全国皮影界有很高知名度的演员。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薛兆平、穆玉琴;成都木偶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谢乃梅;成都木偶剧团国家二级演员常媛;内蒙古奈曼旗文化馆皮影剧演员张桂芝;内蒙古奈曼旗文化馆皮影剧演员张桂凤;天津儿童艺术剧院二级演员刘霞、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青年演员王沛、廉兴丽、康然然、杨清美等一批青年演员都是在高淑芳口传心授、手把手培养起来的业务骨干。他们大多数已经是皮影界的知名人士。高淑芳同志1988年还先后赴成都、陕西富平指导培 训皮影演员,至今这两个剧团仍活跃在当地戏剧舞台上。高淑芳同志为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1985年,高淑芳作为中国皮影专家三人小组成员,应邀赴西德奥芬巴赫市皮革艺术博物馆对其博物馆收藏的3000余件中国皮影进行了鉴别、整理和修改,并帮助汉学家赖西门博士编写了《中国皮影戏史》一书。在德期间,应德方要求高淑芳做了皮影表演专场,纯熟的表演技艺征服了德国观众,卡尔馆长说,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皮革制作成工艺品,在通过故事表现出来给人以教育,这样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德期间德国的多家电视台和报刊对高淑芳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演用的舞台和影人博物馆作为展品收藏,扩大了“龙江皮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1993年,与日本影法师皮影剧团合作导演了大型皮影剧《盘丝洞》,为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连续十年与日本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该剧在日本连演七年,长演不衰。

四、积极投身皮影教学,让传统的皮影艺术在黑土地上扎根开花

2008年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团申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淑芳同志不遗余力的协助剧院开展申报工作,并为申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使剧院的皮影申遗工作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充分认可,被列为省暨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期准备工作中,高淑芳同志仍在协助剧院积极筹备资料,目前申报前期筹备通过省主管部门报国家待批。

高淑芳老师用她毕生的精力,辛勤耕耘在龙江这片黑土地上,堪称是“龙江皮影”的真正代表性传人。现虽已年近古稀仍活跃在皮影表演舞台上,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两次为她做了专题报道,省市电视台也曾多次把她的事迹排成专题进行报道。俄罗斯《伙伴》杂志、《黑龙江画报》等杂志也对她进行了专题报导。高淑芳用近60多年的言传身教,对中国皮影,对龙江皮影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演艺界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秦礼刚与高淑芳、沈晓夫妇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影留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