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皮影协会主席申凤山接受了巴林左旗文体局的一个任务:排练一个皮影戏唱段,参加赤峰市老干部文娱活动大赛。
我们在张云雷创作的新编历史皮影戏《大辽双星》中选取了一个小生核心唱段《韩德让祭祖》。我承担了《韩德让祭祖》唱腔设计的执笔任务。参与唱腔设计的还有巴雅尔图、邢万祥。
《韩德让祭祖》这段皮影戏,原唱是皮影艺人付金玉。他唱的是梁子戏,有巴林左旗地方特点,有浓郁的皮影戏味道,但唱腔比较简单,板式节奏不准确,不能作为参赛的曲子。为了能够在赤峰市老干部文娱活动大赛上取得好名次,必须在唱腔设计上下功夫。我反复听付金玉的唱法,多次研究凌源市皮影艺术家李海奎的小生唱腔,确定了以本地唱法为基础,以凌源皮影唱腔为创新的创作思路。
《韩德让祭祖》全段25句,七字赋词格,中间有三句外挂三。
唱腔为生慢板,两句散板,十二句慢板,十句二六板,一句锁板。
散板的唱腔以我们本土的唱法为主,适当加入凌源皮影元素。开头和影挂,大胆的借鉴了凌源皮影音乐。
慢板设计,打破了我们传统的类似于二板的唱法,严格按照戏曲慢三眼的格式,一板三眼的编排节奏。并灵活的使用了小影挂,使这段慢板既整齐又活泼。对最后一句慢板进行了创新。演唱速度慢一倍,吐字铿锵有力,行腔起伏婉转,逐渐加快,把全段音乐推向高潮。
明快欢畅的影挂,把唱腔过渡到二六板。前两句中速,后八句稍快,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一气呵成。
锁板由四字散板和三字二六板构成。
全曲用四节伴奏音乐结束。
《韩德让祭祖》这段唱腔完成初稿后,我反复征求意见,几经修改后,于2009年5月4日定稿。
《韩德让祭祖》这段唱腔设计完后,因为固定了唱腔音乐,形成了格式化唱段,皮影协会的老艺人们演唱不了。
巴林左旗声乐艺术家邢万祥演唱了皮影戏选段《韩德让祭祖》,并于5月份参加了赤峰市老干部文娱活动大赛,荣获了戏曲类一等奖。8月份参加了林东广场文化活动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0年秋,巴林左旗皮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报材料时,为了把巴林左旗皮影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草原皮影,我们又把《韩德让祭祖》这段唱腔的伴奏加入蒙古族音乐,在拖腔中适当揉入蒙古长调,使之成为真正的草原皮影唱腔。
2010年 月 日,完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皮影唱腔《韩德让祭祖》创作。
邢万祥为了唱好这段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皮影戏选段,他虚心向蒙古族长调大师巴雅尔图学唱蒙古长调,自然地把蒙古族长调元素巧妙地融入《韩德让祭祖》唱腔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韩德让祭祖》的伴奏乐队中,加上了马头琴这件蒙古族代表性乐器,突出了草原皮影的艺术特色。
《韩德让祭祖》这段皮影戏唱腔,以巴林左旗皮影戏音乐为基础,学习凌源皮影戏的唱法,用戏剧的板式,规范化的记谱,开创了巴林左旗皮影唱腔创作的新纪元。
《韩德让祭祖》这段唱腔音乐简谱,是巴林左旗皮影协会自己创作的全谱全腔的第一张简谱。
《韩德让祭祖》这段唱腔的伴奏乐队,是巴林左旗皮影协会第一次组织起来的,全旗最高水平的伴奏乐队。
邢万祥演唱的皮影戏《大辽双星》选段—《韩德让祭祖》,是巴林左旗皮影戏的第一次舞台展演。
《韩德让祭祖》唱腔音乐,第一次在皮影戏音乐中加入蒙古族音乐。
《韩德让祭祖》唱腔音乐的伴奏,第一次使用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正因为有了《韩德让祭祖》这段带有草原音乐风格特点的皮影唱腔,使得巴林左旗皮影戏成功的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林左旗皮影戏,于2011年5月23日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通过创作皮影戏唱腔《韩德让祭祖》,进一步学习了皮影戏音乐和戏剧板式;了解了辽代历史人物韩德让;进一步提高了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提高了对民间剧种皮影戏这一濒危遗产的抢救意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