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许多人都曾在童年时代观看过一种特殊的戏剧表现形式——皮影,宝鸡人俗称“灯影戏”。皮影是宝鸡民间工艺美术与传统戏曲巧妙结合的一种独特艺术,据史料载:中国影戏发源地为1500年前的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之后一直传承不衰。

陕西是皮影艺术的发祥地,尤以宝鸡的皮影艺术起源更早。陕西皮影又分为东路和西路两大风格流派。以宝鸡为代表的西路皮影,体型高大,造型优美,图案雕刻细腻,身高为一尺以上。与以华阴为代表的东路皮影,人物矮胖有明显区别。西路皮影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甘肃陇东和山西等地。

皮影的造型创意以民族传统戏曲美学色彩为基础,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民间剪纸,汉代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唐宋时期寺院壁画以及社火脸谱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阴刻阳镂,虚实结合,轮廓整体分明而极其概括,线条纹理流畅而富于变化。皮影的造型艺术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注重整体结构。线条变化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细处刻工精巧,粗处简明概括,具有极强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充分表现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

宝鸡的皮影戏演出通过灯光,把经过染色加彩、雕镂玲珑的影形,映照在影幕上。随着唱腔、动作,伴之以音乐曲调表演出一定的故事情节。一个皮影班社一般只有5—7人,演出场地不拘大小,乐队简练,轻便易行,在宝鸡农村颇受人们欢迎。 皮影戏在宝鸡农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皮影艺人和皮影班社遍及各县、区广大农村。根据统计资料,仅凤翔县活跃于农村的皮影戏班就有36个。

宝鸡皮影的影形有四五百种,一个皮影班社一付戏箱一般需要一百多件。有人物:文、武、生、丑、净、旦、番王、士卒、衙役、官、臣等60多件身子及三百多个头。六套桌椅(帅桌、印桌、书桌、穷桌、绣桌、神仙的石桌)。花草、树木、独角兽、坐骑、马人,狮、虎、龟、蛇,龙、凤、蝙蝠、花院、绣楼、亭子、拱桥、云朵、背光、龙床、殿帐等道具。

宝鸡皮影的人物戏剧脸谱更为夸张,生角的俊秀、旦角的妩媚、净角的刚烈、丑角的刁陋,无不生动传神。民间艺人遵循美学的造型规律,对皮影人物面部五官予以夸张、移位、拉长或缩小,以线条的曲直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和神态,刻画和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使皮影人物充满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宝鸡皮影的用料、工具和雕镂方法十分考究,都是用上等牛皮雕制,其中黑牛皮为最佳,一般也用黄牛皮。镂刻时艺人先将皮子潮湿,按料分割成条子,放在罐子或塑料袋中,以防止收缩。 刀具也是艺人特制的,除刀具外还有枣木版、龙柏锤。刀法上多用偏刀转着刻,即推皮触刀法。一手持刀,一手推皮,运转自如,刀迹流畅,起顿准确,弯曲有致。为了影形达到精美整体,艺人们在雕刻过程中准确利用各种刀具阴刻阳镂,虚实结合,相互交替。

宝鸡的皮影造型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注重块面和整体效果。线条变化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细处刻工精巧,粗处简明概括,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人物形象的处理上,生、丑、净、旦和性格上的奸忠非常明显,相貌、身材、衣着区别很大。平眉、皱眉、净脸、花脸、大丑、小丑、老旦、青旦等较戏剧脸谱更为夸张,图案性强。夸张变形的形象,使人物充满了浪漫色彩。旦角的娇媚,生角的俊美,净角的刚强,丑角的刁陋,全凭艺人抓取对象特征,加以夸大的浪漫主义手法所致。

据《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统计,在 20世纪 80年代宝鸡地区就有皮影戏班社 219个,由此可见宝鸡是西路皮影戏繁衍生息的沃土。那时,农村操办红白喜事、过庙会,乡镇逢集、商家开业都要邀请皮影戏班社演出,只要有皮影戏,老百姓就会从十里八乡赶来观看。一个皮影班社一般只有五至七人,演出场地不拘大小,流动方便,在宝鸡及其周边农村流动演出,颇受人们欢迎。

流传了1500多年的皮影戏表演艺术,如今在现代化声光音像制品的冲击下,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皮影雕刻,以其鲜艳的色彩、精巧的造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进入收藏与装饰的工艺美术礼品领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