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皮影俗称皮影子,至明末清初在仙桃、潜江、天门等地形成自己的风格。

渔鼓皮影其唱腔以筒子腔、歌腔为主,以打击乐伴奏,一唱众和的形式演唱。筒子腔皮影又称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为主腔,分为平腔、悲腔、凤尾腔、琵琶腔、花腔五大类,共50多种。歌腔的唱腔种类有男腔、女腔、丑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杂花腔六大类。

渔鼓皮影的剧本分即兴创作和文学创作两种,这些剧目少有文学脚本,大都只有剧目的条文,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或剧情即兴发挥,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

渔鼓皮影的影子长70厘米至80厘米,属“门神谱”类大皮影,分“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用上等黄牛皮为材料雕刻而成,各行当脸谱造型和行头源于戏剧。

渔鼓皮影唱词合辙押韵、语言通俗诙谐,曲调高亢豪放、欢快活泼,影子线条清晰,形象逼真。其保留的楚俗、楚文化和楚音乐之地位极其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渔鼓皮影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从业人员因生活需要而大批改行,一些有影响的皮影艺人因年岁已高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使许多技术、绝活、唱腔、流派面临失传。

·历史渊源

皮影艺术起源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到公元960年的北宋初年,京城汴梁的“酒肆”中已专有影戏演出。在元朝时,影戏随军传到南亚一带,十七世纪传到欧洲各国,被誉为“电影始祖”,清代曾是影戏的极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渔鼓皮影曾出现“五里三台戏”的盛况。然而十年文革的破坏,皮影剧本及相关物品、资料被焚毁,艺术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渔鼓皮影在元、明时期因唱腔以汉腔、楚腔、秦腔和川腔为主,也含有荆楚民间小调,故被称为弹戏皮影。至元末清初,仙桃、潜江、天门一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子表演、词格及筒子腔、歌腔等唱腔。据《沔阳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沔阳绣花堤皮影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引进皮影戏”。

渔鼓皮影,因伴奏器具为“渔鼓筒”而得名。清道光(1821年)年间,沔阳一带的“三根半”筒子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刘泡是有史可查的筒子腔皮影的早期代表。

歌腔中的“鸡鸣调”又称阳歌,歌名源于在潜江境内的古阳(杨)水,其源头有史料可追溯到《山海经》和《楚辞》。渔鼓皮影中的歌腔皮影唱腔“鸡鸣腔”是阳歌中的主腔之一。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而后逐步加入唱词,方能吟唱“鸡鸣调”,以此可见“鸡鸣调”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渔鼓皮影所操作的皮影,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四种风格。“皮格”为仙桃绣花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所创,影子制作细腻,正反如一,呈剪纸风格;“汤格”为潜江王场皮影雕刻师傅汤玉堂所创,其皮影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郭格”为潜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详)所创,尤以人物造型逼真传世;“杨格”为原沔阳皮影队成员杨双林所创,影子身形较其他风格影人细长、孔大、透光性好。

·基本内容

渔鼓皮影的基本内容分雕刻工艺、操作技巧、唱腔及唱腔合流、文学及口头文学、行话等。

雕刻:皮影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雕刻人物长70至80厘米,正派人物用阳刻手法,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形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的手法。

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

唱腔以筒子腔、歌腔为主。筒子腔的曲牌种类有男女平腔、男女悲腔、丑平腔、琵琶腔、快活腔、观音腔、汉韵腔、双勾廉腔、双鱼尾腔、龙抬头腔等十六种音调。按不同的腔调分十字句、七字句、五五七五字句或五五七字句。歌腔的唱腔种类有男腔、女腔、丑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杂花腔(又名黑哇腔)六大类,唱词结构以七字、十字为准。到周天元时,于1923年出现筒子腔与歌腔合流,其词格韵有先、消、板、修、歌、麻、洋、语、亲、乖、为、克、四、中、福十五种韵脚。

皮影分文学创作及口头文学创作两种。渔鼓皮影演唱剧目多达三百多种。这些剧目少有现存的文学脚本,大都是只有剧目的条文。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或剧情即兴发挥,展开情节和刻划人物。筒子腔皮影四句即换韵,歌腔则要求一段情节,且文学性较强,故江汉平原皮影艺人有“口头才子”之美誉。

行话分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戏曲等。

·相关器具及制品

筒子皮影:渔鼓筒、简板、锣、鼓、小锣、钹、马锣、梆子、银幕、夜壶灯(照明)。

歌腔皮影:打击乐、锣、鼓、小锣、马锣、木柳子、简板、影幕。

雕刻器具:木墩、雕刀(40把)、圆规、剪子、直口刀(从一分到一寸)、半圆形(从三分到五分)三把、凹坦形二把、削刀二把。

渔鼓皮影

渔鼓皮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