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皮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东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可它却并不为普通百姓所知。11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上,记者见到了其传人、今年67岁的于九文。

在中华巴洛克的建筑内,一排制作成装饰画的皮影人物摆在展位上。于九文站在展位前,向记者说起了龙江皮影的历史。据介绍,晚清时,皮影由河北流传至黑龙江。在上世纪,全国只有黑龙江、河北、湖南三地的皮影戏有较大规模。一批河北和龙江的艺人将皮影戏发展创新,自成一派,称为龙江皮影,并根据民间传说编创出《秃尾巴老李》、《猪八戒背媳妇》等剧目,辉煌一时。至今,龙江皮影已有百年历史。

16岁时,于九文考上省民间艺术剧团,随师学习制作皮影。“做皮影是相当艰苦的,一个巴掌大的皮影要经过选皮、镂空、刻画、刻凿、着色、熨烫、上漆、装操作杆等程序,刻上上万刀,做上一个星期。那时,与我同时拜师的师兄弟都耐不住辛苦和寂寞,不干了。而我却在枯燥和寂寞的制作中,爱上了皮影。”于九文说。如今,于九文已与皮影相伴50多年,几乎将各地特色的皮影都收集到手。他说,每个皮影都有收藏价值,其中制作皮影的许多雕刻、绘画工艺已经失传,他要保护好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皮影作品。大到一米见方的亭台楼阁,小到装裱在一个个镜框里的人物,都是他在各地“淘”来的。

龙江皮影和河北等地的皮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唱腔。据于九文介绍,1965年,他开始独立制作皮影戏,一改传统皮影戏捏着嗓子、假嗓唱腔的方法,在戏里采用真嗓唱腔,并加入黑龙江方言,让皮影戏具备了东北人的粗犷和豪迈。龙江皮影的人物表现形式也不同于河北皮影。“河北皮影人物的脸部线条感很强,而龙江皮影人物有血有肉,脸部表情更加丰富。”于九文说。

在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龙江皮影成功入选。于九文的剧团也应邀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地演出,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在省内,皮影市场整体还是有些“疲软”。于九文说,他成立工作室就是希望可以将龙江皮影发扬光大,被人们熟知,再现昔日辉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