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幕布做戏台,一张兽皮扮人物,一束灯光亮全场,牵丝引线、双手翻腾,这就是电影的始祖——皮影戏。皮影戏曾经活跃于我省大江南北,红极一时。现如今是否风采依旧,皮影艺人去向何方,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瑰宝又该如何传承……
安徽的一南一北,有一老一少,他们曾是田间地头的演艺明星,如今都在家乡守护着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
宣城水东老街口,有一家“皖南皮影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何泽华精心收藏制作的12000多件皮影。
何泽华今年40多岁,是皖南皮影第九代传人,从小看着爷爷演皮影戏长大。30多岁的时候,他开始收购皮影,足迹遍布整个皖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皖南皮影戏,他经常带领他的“一担挑”班子,到各地参加各种展会展演活动。
渐渐地,何泽华因收集皮影而小有名气,一些人慕名前来参观。2003年至2007年间,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授和学生常从广东来宣城造访何泽华,研究他收藏的皮影子,可是皮影都放在大箱子里叠压着,无法全部展示。这件事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于是在多方支持下,2010年,何泽华的皖南皮影博物馆终于开馆了。这是专门收藏和保存皖南皮影戏文物及作品的民间皮影戏博物馆,展馆内有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的皮影万余件。
当何泽华收集皮影时,宿州灵璧县的唐兆福夫妇也在坚守着。
县城的一条小巷内,住着年逾八十的唐兆福夫妇,来来往往的人经常瞧见巷口倚着个老头儿,手拿皮影摆弄,扯开“拉魂腔”:“党的政策就是好,吃得好,住得好,种地不用把税来交,这个日子上哪找! ”
唐兆福夫妇家中的皮影子被仔细地包在布里,搁置于三个大箱中。两位老人如今年纪大了,偶尔卖些针头线脑贴补家用,但从未动过卖掉皮影的想法。 “当年文革,我们也没舍得毁了这些皮影子,藏在屋梁上给留了下来。 ”
曾经万人空巷的皮影戏,如今在电影电视、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产业化演出、批量化生产对这种戏曲艺术并不现实,自身的传承与创新也举步维艰。 “耍皮影的老人过世了,谁还肯学演呢? ”唐兆福时常这样感慨。
近年来,灵璧县政府帮助解决像唐兆福这样老艺人的生活费、创作费,还积极为老艺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时至今日,看到精美的皮影在灯光下翻腾飞舞,人们依然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古老的皮影穿过时间的长河,在像何泽华和唐兆福夫妇这样的民间艺人的守护下,依然在安徽这片土地上传承着、生长着,让当代人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到喜乐,留住记忆中的光影。
唐兆福夫妇从箱子里拿出珍藏多年的皮影,进行展示。
除了自己制作皮影,何泽华还收藏了两百多件明清时期的老物件。
夜幕下的皖南乡村一搭起皮影戏,总能吸引许多乡里乡亲前来观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