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绘尽千方秘,十出传来百药神。”中药和戏曲都是我国国粹,将其结合起来,又会演绎出怎样的“神曲”?
200年前介绍中医药知识的古典科普作品《药会图》,如今首度在山西省孝义市鸣锣开唱,“皮影戏”、“碗碗腔”、“汾孝秧歌”等有着浓郁山西“味儿”的元素汇聚一台,各类中草药逐一亮相。这部药性戏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中药名词及其性味功能和中医用药的知识融于剧情和人物对话中,匠心独运,令人叫绝。
200年来首度亮相
汾州老汉甘草将女儿菊花许给金石斛为妻;“逐水寨”的山贼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四大贼寇要抢娶菊花,甘老汉令家仆栀子去请准女婿金石斛来解救;经过一番厮杀,金石斛最终娶得佳人并建功立业受皇封,由“药材”演绎的故事亦不输精彩。近日,摘取《药会图》中若干片段拼接而成的宣传脚本排演告一段落,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也可以让观众更直观、更亲切地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趣。
“款冬寒已至,半夏热初行,用治风痰嗽,前胡艺独精。[白] 奴家甘菊花是也。不知前庭吵闹所为何事,待奴上前去问。”惟妙惟肖的皮影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唱腔、小调,加上传统的梆子,原汁原味的梆子戏带着浓浓的山西“味儿”弥漫在孝义皮影展馆。
药材唱戏,大众之前可能没有听过。其实,自嘉庆13年(公元1808年)壶关儒医郭廷选首创《药绘图》后(目前考证如此),200年来,该剧主要以本名及若干同体异名的抄本在民间流传,甚至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柏林图书馆、日本庆应大学也都有收藏,但在山西大小戏班却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近代戏曲研究家杜颖陶曾评价,“《药会图》在‘俗’文学(即民间文学)里,有特殊的地位,且极有可能从未登台。”山西中医学院教授贾治中分析,“这部戏受众主要是医生或者相关从业者、爱好者,对普通人吸引不大,一般戏班不会去演这样的戏。此次很可能是《药会图》200年来首次登台。”
短短两万字的剧本出现药名近600次,既要照顾到它们各自的用法功能,又要妥善地把这些药名一一纳入剧情发展和人物对话之中,还要考虑到人物个性特色和药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匠心巧妙,存乎一心。贾治中介绍,剧中喜笑怒骂,插科打诨,一笑一颦乃至立马对阵,疾世伤时,无不以中药名词贯穿其中,读来却全无一点敷饰、说教的感觉。
枯燥的配伍禁忌、繁杂的药性药理在剧中“药物”的互相调侃中,表现地生动而准确,第一回“栀子斗嘴”中,甘草自念“我今身上欠妥,心肾俱热”欲使栀子去请“黄医生”,栀子懒惰所以推委说“叫甘遂去罢”,而甘遂与甘草属配伍禁忌,所以甘草说“(他)与我不合”;白藓皮为芸香科植物白藓的根皮,厚而坚实,甘草用此来责备栀子懒惰而厚脸皮,生动形象;金银花为清热解毒的药,栀子却借此名来讥讽甘草穷,不付钱却想“白矾(白白麻烦人家)与你化毒解痰”,更是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对话既准确传达了药物知识,又幽默诙谐,意趣盎然,常人读来时常默诵记忆,医者读来往往拍案叫绝。
一部手抄本引出一部戏
“值钱的叫古董,不值钱的叫旧货。”教授医古文的贾治中平时喜欢收藏古书,旧货市场就是他常去的地方。他介绍,“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本道光十四年的手抄本《群英会》(与之前所述《药会图》同体异名),这是部梆子戏剧本,里边人物情节全由中药药名和药性构成,由于和自身工作有关,我就买了回去。”
“刚买回去,也没顾上仔细看,过了几年,闲来无事,就拿起这本《群英会》翻阅,又将历代本草与剧本中的药物一一勘对,发现它非常严谨,于是我就做了校注。”
贾治中介绍,“药性戏《群英会》与描写赤壁之战的三国戏同名,但内容完全不同;借用《群英会》的名称,取意‘药,犹兵也’,‘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 匠心自现。但由于科普文艺的需要,与历代本草有许多不同。”
贾治中曾仔细校对过《群英会》,全文不过二万二百余字,所载药名,分属草、木、虫、鱼、金、石、禽、兽、果、菜、谷、介等类,共480余种。现行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共收药物493种,其中323种见于《群英会》。《中药学》按治法、功能,将所收药物分20章叙述,《群英会》中的药名分布于《中药学》所有20章。
为了学术的严谨,贾治中在校注完成后,又请老伴——同为山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的杨燕飞教授再次校对,“对于中药药性,她更专业。”在比对大量药学书籍后,杨燕飞介绍,“剧中每味药及其药性、功用,都可谓‘言必有据’。至少以历史的标准衡量,它在科学知识的严谨、准确上,几乎无可挑剔。”
杨燕飞还补充道,“在临床实践中,即使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日常所用药物能超过300种,已属相当可观。况且天然药物,其功能、主治,非比现代药品简捷明确,掌握使用,相当不易。”
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后,贾治中开始有目的地收集这类“药性剧”的本子,陆续收集到了《药会图》、《草木传》、《说唱药性巧合记》等抄本、刻本,有的有好几个版本,故事内容和梗概基本相同。其中,最完整的当属十回版《药会图》,共收入中药名称600余种,还介绍了药性功用和用药禁忌等知识。如今,这对伉俪已将自己整理校注的药性戏、之前发表的研究论文以及自己收藏的抄本、国外图书馆馆藏及网上所见的藏品翻拍,整理成《清代药性剧》一书,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
古代中医的科普“神曲”
科普,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普及性。一些医家的科普作品,长于知识性,几乎没有普及性;文人的作品构思精巧,又大多欠缺知识性。清代药性剧的创作可谓“强强联手”,体现了较高水平的结合。
“老汉姓甘名草,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人氏。不幸夫人早亡,所生一女名叫菊花,曾许于金石斛为婚……考本草有百姓,名传不朽。一个个显奇能,万病无忧。谁似我性甘平,善调诸药。亦善会解百毒,名著千秋。”这是本剧开场时的一段唱白,不仅介绍了药物名称、故事背景,还从中医药学的渊源、学术、社会意义诸方面简明扼要地作了介绍,又以诗、词、说、唱不同形式加以糅合,这样的表达,剧中随处可见,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
由于人物刚刚登场,剧情尚未展开,甘草的自述,正是“老生常谈”,平平淡淡,但与历代本草文献比较,它的通俗性有目共睹。贾治中介绍,“正是这种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民间艺术形式的通俗性,加上中医药科学知识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超越前人乃至同时代同类作品的实用性,才真正体现了清代药性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正是清代药性剧的出现,中医药古典科普文学的发展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另外从戏曲取材而言,有来自现实生活的,有取自历史人物、事件的,有采撷神话故事的,取材于药物者极少。比如古代小说,有志人者、志怪者,而具有科普性质的“志药”戏曲,在中国戏曲史上也很罕见。加之它的科学性,这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普“神曲”。
而且梆子戏作为中医药科普艺术形式,比之诗词歌赋、章回小说,其表现手法更丰富,易于记忆,易于普及,更接近人民群众,这些都是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
以药入戏,又是首次登台,想要把平面的剧本变为立体的戏曲,创作人员付出了许多心血,同时也有不少收获。《药会图》以中药材药性为主,与戏曲表演有不小的差距,剧中是“药性”、“药名”,戏里是“人物”、“情节”、“造型”,如何融合最为关键。负责此次皮影戏制作的侯建川介绍,“演员们对中药材很陌生,虽拟人化,但药性难理解,特别是药名、药性作用,为此大家下了很大功夫,多次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不知不觉中我们也长了许多中医知识,这也是我们希望把这部戏搬上舞台的主要原因。”
山西曾经有“戏窝子”的美称,许多传统唱腔如今已经少有人问津。该剧主创之一杨世林介绍,《药会图》中许多传统唱腔,即使在孝义当地,能唱出地方味道的演员也很少了。由此,该剧既是对中药学的科普,也是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发扬。
历经200年岁月沉积,如今这部药性梆子戏《药会图》已然走上舞台,排演好全部剧目就将和广大观众见面。许多主创人员都希望此剧将来能到各个大学和医疗机构去演出,哪怕是公益演出,但愿古人这部科普戏能更加普及,给广大群众带去知识和欢乐。
百年前,修德堂本《药会图》曾附后人题诗,“他年演出梨园队,举世应无不疗人”。美好的愿望,如今只一步之遥。
皮影戏《药会图》剧照,灵仙平寇
贾治中最早收藏的手抄本《群英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