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12月30日,我们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志愿者一行40多人,在定海区文广局的白马、刘国营两位干部的带领下,到嘉兴市的海宁皮革城采风。

车子一到皮革城,大家伙儿就迫不及待的下车,一窝蜂似地涌进大门去采购自己喜欢的皮货。我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我对皮革制品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此时我悠闲地在皮革城的周围溜达起来。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家店铺的招牌和门面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使我久久不愿离开。是什么买卖对我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原来这个招牌上面写的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戏”。真想不到,在这商业气息如此重的海宁皮革城里,竟然会有我感兴趣的非遗项目表演,这不禁令我喜出望外。这个难得的观摩和采访机会我当然不会放过,没什么说的,直接推门进入戏馆内。

这个戏馆不大,也就三十平米左右,舞台朝北对着大门,舞台前面有五十多张椅子,看来是观众的座位。屋里有三位老人,两女一男,都是六七十岁,脸上都写满了朴实和慈祥,看样子是这里的主人。见我进来,三位老人都是笑脸相迎,我马上自我介绍一番,向他们说明我是非遗爱好者,长期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非遗研究。老人们听后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我,又是让座又是倒水。经他们介绍我才知道,这3位老人中那个年纪最大的老太太,原来是“海宁皮影戏”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沈凤娟,她的父亲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皮影戏大师、海宁皮影戏艺术团老团长沈圣标先生,已于2009年5月过世。沈凤娟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旁边的两位老人是她的师弟和师妹,他们还饶有兴致地向我介绍起了海宁皮影戏的特点和发展史。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也是我国名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是由民间艺人手提影偶临幕操纵,通过灯光照射产生,所以也叫影子戏。海宁皮影戏相传源于南宋,至今已有近九百年历史。它原本是流行于北方的表演技艺,随着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北方皮影艺人纷纷南下,到临安戏场(当时称为瓦舍)演出,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海宁境内传播,使北方技艺与南方文化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江南皮影。

慢慢地,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都会邀请皮影艺人演皮影戏。清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他们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蚕户为求蚕花丰收,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所以海宁皮影戏在民间又被称作“蚕花班”。

清末民初是海宁皮影戏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那时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那时海宁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海宁的皮影戏以周王庙魏伯荣的剧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班团艺人成立皮影队,常在外地为外宾和儿童演出。1954年,浙江省文化局抽调海宁优秀皮影艺人组队参加华东地区戏曲汇演,那时全县仅存四个业余性班团。次年,海宁优秀皮影艺人又代表浙江省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观摩演出;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艺术团皮影演出队。1958年改为浙江皮影剧团,下放到海宁县管理。1959年12月,浙江省皮影剧团进京参加全国十省市皮影木偶第二次观摩演出。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戏被迫停演。1969年12月,浙江省皮影剧团被勒令解散。1980年,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两年后又停止演出。

1995年,海宁斜桥镇文化站邀集郎自立、徐二男等艺人成立改革开放以后首个民间戏班,在农村巡演。2003年,海宁皮影戏还应邀去新西兰国家作艺术交流,受到该国总理的接见。2004年11月,由艺人沈圣标先生牵头,邀请原浙江省皮影剧团部分老艺人,并出资重建民营职业集团——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五年来,先后在嘉兴、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市以及上海、江西、江苏等地,为农村、学校、商家、旅游景点公开演出,也曾为七十多个国家外宾招待演出,2008年还应邀去台湾演出,反应绝佳。

海宁皮影的影偶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它和陕西的皮影有不同之处,陕西皮影戏的影偶是用驴皮做的,海宁皮影戏用的则是牛皮,所有影偶都用黄牛皮制作,档次比驴皮影要稍高一点,一张牛皮可以做500个道具头像,但是能够撑起一个戏班的道具,则至少需要2000多件。海宁皮影重彩绘,少雕镂,单线平涂,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具有江南水乡剪纸的鲜明风格。海宁皮影的影偶脸谱造型颇具特色,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它的音乐唱腔古老优美,有乱弹(弋阳腔)、长腔(有海盐腔遗韵)两大部分,既高昂粗放,又优美抒情,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

海宁皮影戏的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水漫金山》、《水战杨绕》、《养子得宝》、《儿孙福》、《白家双状元》、《黄巢登帝》、《灭黄巢》等。海宁皮影戏当年在海宁乡下非常盛行,就像越剧、绍剧、婺剧一样,它也常常应农民之邀去演出。农村里有人结婚了、生子了、生日了、过年了甚至着火了、养蚕了,都会请皮影戏班去唱上几出。当年海宁皮影剧团中著名的郎家班,便是这样在乡间的辗转演出中唱响的。

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共有165个。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宁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上海博物馆,皮影戏是个常设馆,那里陕西皮影和海宁皮影是被重点介绍的两个门类,它们成为中国皮影南北流派的代表。

可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艺人在艰难的维持着这个戏馆,平日里都是免费对公众演出,要是不免费就没人来看,来看演出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有时候一天也没有一个观众。沈凤娟老人现在膝下只有两个年轻的女学徒,今年都20多岁,也是刚刚才开跟着老人始学,这对几位老人来说是个安慰,海宁皮影戏这门艺术总算是有了传承人。但是就两个学员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还不一定能不能学成,海宁皮影戏可谓后继乏人,已属省里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听完了沈凤娟老人详细地介绍,我感到有点心酸,又问她今天什么时候开始演,老人说今天看来是没有别的观众了,照常规来说凑足了五个观众就可以演,不到五人就拉倒了。可是今天有我这个年轻的非遗爱好者在,就破例为我一个人演出一场。我听后受宠若惊,连声道谢,老人们说演就演了起来。他们走到舞台上的白色幕布后面,把观众席的灯关了,只有舞台上亮着灯,表演就是在幕布后面的灯光照射下进行的。

老人们为我表演的剧目是《白蛇传》,听着那笛声悠扬地响起,断桥下的水波袅袅婷婷,许仙在桥上面“娘子、娘子”地叫着,白娘子甩着水袖上场,那婀娜多姿的身段在幕布后摇晃,一会儿又来了小青,在幕布上腾云驾雾。看着这一方凝聚了老艺人们的无限暇想的小小皮影舞台,我突然也为这千年的爱情叹息,感人的情节在千百年后依然感人,我觉得我仿佛也和千百年前的他们一样,我的情绪跟随着剧情里那一方寸小人的命运起伏不定。弋阳腔咿咿呀呀地持续着,我们在台下一动不动地看着,最吸引我的是巴掌大小的人儿身上的绚丽色彩、流畅动作。

戏演完了,我也该离开了,尽管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可是回舟山的车就要开了。我和几位老人分别时,告诉他们我们舟山也有一个和他们表演类型相类似的表演行当,叫舟山木偶戏,俗称“小戏文”。我还自作主张欢迎他们有空到舟山来,和姊妹艺术“小戏文”作横向联合交流演出,他们满口答应,挥手送我离开。

在回来的路上我思绪万千,作为浙江人,大作家余华没有把海宁皮影写进他的大作《活着》,但是作为陕西人的张艺谋导演却又把《活着》拍成了电影,让大家知道了皮影戏是怎么一回事,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当电影《活着》里的葛优用高亢的秦腔演绎着皮影小人故事的时候,人们认识了中国皮影的祖宗陕西皮影,而我们南方流派的海宁皮影却不能和它并驾齐驱,我为此深深地感到遗憾。

海宁皮影戏是浙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它是个夹带着历史、哲学、世俗、伦理、审美等传统信息的古老剧种。各地得以保留下来的皮影戏随着时代的变革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辉,似乎都已经成了昨日黄花。然而我们的海宁皮影戏,却至今依然保留着古代的遗风。我想它不会消失,它的生命不会流逝,因为有我们这些喜爱它、保护它、传承它的人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