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师,宗师就是 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
蒲剧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艺贯古今的表演大家 ,经过时代的变迁时间的 流失 ,一些 以前有的绝活现在已经不存在或者不经常上演,但是有这么三个老艺人的艺术却是一脉相传,代代不息,为蒲剧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 的这些艺术,使得后辈有了可以遵循的道路,有了可以学习的目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技艺才使得蒲剧在祖国戏曲梨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现在是蒲剧的瑰宝,以后还将是蒲剧的瑰宝,千秋万代仍然会迸发出灿烂的光芒,永不褪色!
这三个可称得上蒲剧宗师的老辈都是谁呢,他们的名字实际上早已被广大观众更所熟悉,甚至可以成为蒲剧的一种代名词。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就是:王家跷,冯家调,贾家翎子满台飘 !
这里的王家就是王存才师傅,冯家就是冯安荣师傅,贾家就是贾王女师傅 !
蒲剧老艺人王存才
王存才(1893-1957),芮城县人,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
10岁的王存才因家贫入班学戏,师从本县磨涧村老生秦百正。因天赋较差,不为师父所重。后发愤苦学,改习花旦。19岁时,苫练跷功。先后数年,常在赶台时足踩院子,腿绑袋,手抓师父坐骑马尾,步行三五里至数十里,不以为苦。因其技艺精进,作了班社的挑班小旦。民国13年(1924),入著名的芮城杨老六云升班,辗转大河南北,与名旦孙广盛并称云升班“双秀”。民国25年夏,随杨老六班赴西安演出后,转入唐风社。抗战时期,又入晋风社、甘肃平凉晋声社、兰州晋风社等处献艺,名噪西北数省。新中国成立后,他甘肃平凉晋声社、兰州晋风社等处献艺名噪西北数省。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到永济蒲剧团,又在芮城蒲剧团短期停留后至临汾人民蒲剧团任团长,并被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1956年冬,赴省参加蒲州梆子传统剧目鉴定演出,深得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及到会专家们的称赞。存才对艺术精益求精,所塑造的许多古代妇女形象,无不维妙维肖,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与孙广盛、冯三狗、毕业生(赵七娃)并称为蒲剧四大名旦,被赞云:“三狗的唱,广盛的走,毕业生的手,存才的活路再没有。”
蒲剧老艺人王存才
他所演剧目甚多,其代表作有《六月雪》、《走雪山》、《虹霓关》、《杀狗》、《挂画》、《对银杯》等,尤以《杀狗》、《挂画》两戏脍灸人口。群众赞云“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误了好席好酒,别误存才的《杀狗》。”他创造和发展了许多蒲剧特技,在《挂画》中结合特定情景运用“椅子功”和“跷功”,用整套戏曲舞蹈动作,精心刻画了少女喜迎恋人的心态,使这个《梵王宫》的过场戏成为蒲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他首开唱《杀狗》用“滚背”之先河,成为文戏武唱的范例。在《对银杯·咽药》、《八件衣·闹堂》和《杀狗》等戏中的“使彩”(指七窍流血)特技,使剧情至关键时刻奇峰突起,令人叹为观止。
跷功,在蒲剧舞台上曾风靡了几代观众。跷功,作为特殊的表演艺术也曾被其它剧种采用过,但跷功却始于蒲剧的前身山陕梆子。在跷功表演上声誉最高、成就最大的当推蒲剧一代名伶王存才。
据清代杨懋建《梦华琐簿》中记载:“闻老辈言,歌楼梳水头、踩高跷二事,皆魏三作俑,前此无之。”歌楼指舞台,梳水头指将旦角盖网子包头改为与妇人无异的新的化妆发式;踩高跷即踩跷。文中的魏三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把山陕梆子带到北京的名伶魏长生。魏长生,字婉卿,俗名魏三,工花旦。四川金堂人。少年时曾在西安当学徒,后于同州船渡入班学戏。有人说他唱的是秦腔,有人说他唱的是蒲剧,其实是同州梆子与蒲州梆子同源的山陕梆子。他是一个有很深造诣并善于创造的演员。当时说他是梳水头和踩跷的始作俑者。由于魏长生于乾隆、嘉庆年间两次赴京演出,戏京戏影响很大,踩跷必然也流传到京剧。但在他活动的根据地同州、蒲州带的蒲州梆子中,踩跷更是不乏其人。据传蒲剧的《虹霓关》《阴魂阵》《杀狗》《挂画》《走雪山》等戏中,均有跷功表演。经持不知何时开始,因技艺较难而断流。至王存才时,又开始了跷功,并成为承前启后的佼佼者。
王存才,芮城新庄人。是蒲剧四大名旦这一。解放后曾在永济县虹光蒲剧团献艺,后调临汾县人民蒲剧团工作。他对蒲剧艺术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清末民初之际,女演员登台演戏者几无。存才以古代女子均为三寸金莲,男演员扮女角,如是青衣或老旦,身系罗裙,可以掩其大足。若唱《柜中缘》《拾玉镯》《挂画》等小衣戏时,大脚就有点不够真实,于是他便琢磨着如何继承跷功,一可弥补这些缺陷,二可成为表演上的一大特技。
为了练好跷功,王存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练功一般分三个步骤:一是绑好跷子,跪在铺盖或地上,身向后倒,面朝上睡平,名为“拔筋”;二是学走步,先拄拐杖,渐次放开;三是跑花梆子,以便练出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运用于舞台。王存才除了平时苦练之外,每次赶台,都扎上跷子跟上箱车跑。经常累得汗流气喘,双脚磨得又红又肿,疼痛难忍。就这样,终于练出了一身过硬的跷功。如他以后演出《杀狗》《挂画》《六月雪》等戏,都是踩跷演出的。
他在《挂画》中应用跷功,把一个喜不胜喜、待作新娘的含嫣小姐,从内心到外形,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挂画时,他由印盒(代表小凳)跳到长凳子上前后走动,并做出金鸡独立、盘腿接画等舞姿。特别是走到凳子梢做别腿、屈体、挂画的动作,惊险而优美,可渭洒脱自如。挂画毕,欲梳头时,他走到台中心的桌前,双手从中间揭开幔子,在打击乐中先收右幔、再收左幔,趁劲儿将幔子向身后甩去,同时鼓劲用手猛按桌子,快速伸腿窜过桌子,并在空中向右转体一百八十度,稳坐在桌后圈椅中,逍遥自在地扇着手帕。待幔徐徐落下时,打锣的和拉场的分别将幔帘提起,然后照镜整容。还有踩跷踢纸蛋(代表石子)也是一绝。其过程是含嫣出门急走,脚下一绊,回头一看原来是块小石子,然后娇嗔地一指,俯身拾起,在“小五槌”打击乐中,向左、右、左三看后,轻抛空中,接着以右跷足尖把石子踢入观众席中,扭身欢步下场,每次都踢得准确无误,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故民间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宁看存才《杀狗》,银元掉了也不瞅”等赞语。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程观秋,观看了王存才的跷功戏后,赞不绝口地说:“我们京剧也有跷功,但远远比不上王存才,他踩跷的难度和技巧都比京剧好。”
王存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从不满足。故对其跷功也是不断苦练,不断创新。据说,他演《天门走雪》中的曹玉莲,对在雪地挣扎行走的表演总不满足。整天细心观察,精心琢磨。正巧,母亲生日那天,天降大雪,姐姐手提礼物前来拜寿。他灵机一动,把姐姐拦在门外,埋怨姐姐拜寿来迟,大发脾气。姐姐冒雪前来,反受了一场委屈,又生气,又伤心,便放下礼物,痛哭流涕,扭身返回,在雪地里挣扎行走。他忙踩上跷子,悄悄跟在姐姐身后,模仿小脚妇女如何在雪地行走,一直学到姐姐家门口,才实言相告,向姐驵赔礼道歉。后来,他的走雪表演动作形象逼真,就是由此而来。
王存才于1957年病逝,其遗物共在三副,颜色各异,由永济虹光蒲剧团箱倌王进才保存。文革中恐被造反派当四旧毁掉,藏于家中土炕内。不幸烧炕时毁掉两副,现仅余一副。笔者于1984年因编纂虹光蒲剧团团史时,向老艺人征集戏曲文物,幸得王进才将它献出(现存河东博物馆戏曲文物展览厅内)成为蒲剧跷功的唯一见证。
这副跷子为红绣花鞋,内裹槐木芯。鞋长95毫米,正好是三寸金莲。鞋尖宽5毫米,跷高178毫米。槐木芯上呈梯形状。宽为38毫米,长为46毫米;下部旋成小脚状,直径为27毫米,圆柱穿过鞋底,上扣铁环,坚固耐磨。芯内垫有棉花,外有白花布裹脚,长200毫米。裹脚带上系绑带两条,连在芯内,各长170毫米。根据跷子斜度推测,几乎是脚尖朝下插在跷内,然后用绑带把脚背同木芯牢牢扎死,如同跳芭蕾舞一般,但还比芭蕾舞难度大。
据说,王存才的踩跷秘不外传。每次演出扎跷都是将脚伸进箱子内,不让人看。他的跷子都是由永济县孙常村王进才的母亲专门制作。其后,跷子和跷功几乎失传,据说只有王存才的大弟子黄新娃(艺名六月鲜)学会了跷功。为了不使这一表演特技失传,运城地区蒲剧团青年演员吉有芳在近年来模索、苦练中,把它继承下来,通过《刘海砍樵》一剧展现于舞台,使存才绝技喜有传人。
蒲剧老艺人冯安荣
“冯派”一词,是比较典雅规范的叫法,在蒲剧界,人们口头称之为“安娃师傅的唱法”。它的创始人,小名安娃,艺名筱艳秋,大名冯安荣,是20世纪中叶活跃在山西、陕西以及西北各地蒲剧舞台的一位优秀男旦演员。
据行乐贤、李恩泽所著《蒲剧简史》记载,冯安荣出生于1915年,是山西省新绛县宋村人。他的父亲是皮影戏艺人,冯安荣从小耳濡目染,热爱艺术,加之生性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皮影戏的各种唱腔、皮影技术操作和打击乐中的鼓板,为以后的学习蒲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家境较好,曾经入学读书,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关于冯安荣的文化水平,记载不一,《蒲剧简史》中说是上过高小,朱秀英说是中学毕业。在旧时农村,中学毕业已经是了不起的文化水平了。)
冯安荣有皮影戏班正规学习了一年,改投太平县(今属襄汾)“牛席娃娃班”学唱蒲剧。因为有皮影戏基础,又精通锣鼓经,冯安荣在蒲剧班进步很快,并且形成了板眼扎实的特点。不久,便以小旦青衣两门抱,在戏班中崭露头角,在晋南的戏迷观众中,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蒲剧的唱工,讲究大小嗓结合,小嗓一般称为“复音”。冯安荣的“复音”比较差,不太适应当时蒲剧高度跳跃的陡峭唱法。而流行于晋中地区的中路梆子(晋剧)相对好唱一些,冯安荣遂另谋生路,北上晋中,搭中路梆子戏班唱青衣。这一时期,他起了艺名“筱艳秋”,在晋中地区和太原市等地走红,名噪一时。
在演唱中路梆子时,冯安荣不忘蒲剧,一直在钻研揣摹适合自己的新唱法,实验成功后,立即返回晋南,搭赵城县“黑厮班”,重新以蒲剧青衣的面目出现。
抗日战争开始后,冯安荣和大部分蒲剧艺人一起,西渡黄河,奔赴西安谋生。在西安,蒲剧艺人和秦腔、豫剧、京剧等剧种艺人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并激烈竞争,艺术得到普遍的提高。冯安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是他的艺术成熟期,他的唱腔特点是高唱浅吟、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入耳动心。最让同行和观众赞叹的,是他的唱腔有“交口”,这主要是指节奏感强烈、突出、变化丰富。在西安成名后,冯安荣又远赴兰州等地演出,所到之处,均大受欢迎,极负盛名。
他的代表剧目有《贺后骂殿》《三击掌》《祭江》《白玉楼》《三上轿》《明公断》《玉娥训子》《金水桥》等。除唱工外,他的表演也极有特点,与其声腔相统一,表演动作节奏分明,刻画人物抒发感情时有深刻细腻等特点。
1949年,正在兰州演出的冯安荣被故乡新绛县人民蒲剧团高薪聘回,担任主演,并参与导演,演出了新编剧目《巧团圆》《正气图》等,在家乡深受欢迎。
1951年,冯安荣因为戒断鸦片烟,操之过急,不幸患病逝世,他的唱腔也没有留下唱片资料。据朱秀英讲,冯安荣是瘦高个,身材很好,长脸,眉清目秀,扮相很漂亮。《蒲剧简史》上有一张不太清晰的半身照片,可以让人窥见冯安荣的风采。其妻冯银娥,是蒲剧早期的女演员,也享有盛名,1952年从西北回省,加入永济虹光蒲剧团,1986年去世.
贾王女(1864——1919)工小生。曲沃县人。早年学艺,师承不详。他天赋嗓音清脆,扮相俊俏,以生旦戏而驰名。如在《蝴蝶杯》中饰田玉川,不论“藏舟”或“洞房”,均能演出自己的特色。在《断桥》中饰许仙,唱做俱佳,亦富有特色。后因嗓音病变,唱腔略有逊色,她即在表演特技上钻研创造。对师傅口授心传的戏,总不肯原封照搬,而是经自己揣摩并有所创造,常因此受到师傅训斥,最后又得到师傅赞许。
相传蒲剧“翎子功”系贾王女首创。他饰演《小宴》之吕布,想借翎子刻画吕布挑逗和戏耍貂蝉,于是瞒着戏班的人偷练翎子。虽然当时的翎子进有四五尺长,他终于练得使其能上能下,能弯能直。他用双手扳翎,用翎尾在貂蝉嘴角一扫,将吕布的风骚与调情绝妙地表现出来,为台下观众称奇。此后又逐渐使用于其他戏中。
继承他“翎子功”的第一代弟子为黄鸿才,继而又有舒全管(又名舒从录,为蒲剧著名小生舒明贵之叔父)。两人虽同出一源,但各有发展。黄鸿才的“翎子功”在未使用前,向左、右两边下垂,然后再倒甩、顺甩、矗立。舒全管的翎子,初则直立,用时方或倒或竖,随意表演。后来,“翎子功”成为蒲剧小生必备之基本功。蒲剧著名小生舒明贵、亓俊美,均仿舒全管“翎子功”的路子,与中路梆子“翎子功”迥异。
在曲沃关于贾王女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
在曲沃县东闫村西北处有一块地叫“打鼓坟”,墓主人叫王妮(当地方言,“女”字发“妮”音)的,是邻村西闫村人,这块墓地原来属西闫村,上世纪70年代北董公社知青农场调地时调整给东闫村三队。他一生酷爱唱戏,在河东蒲坛小有名气。
村里人传说:当年,他听说河西有个“赛貂蝉”戏功很好,就慕名找到了这个戏班,在戏班里当上了做饭的师傅,主要是想会会这个“赛貂蝉”,看看他的戏功到底有多好。
有一次演出前顶(演)吕布的小生突然拉肚子不能上场,这可急坏了领班的,戏行里人常说“救场如救火”啊!谁来救这个场呢?王妮的站出来说他来顶吕布,领班的用轻蔑的眼光看了他一下,心想:你个做饭的能唱了戏?王妮的看出了领班的心思,说:“我能唱好,你让我来救场吧!”于是做了几下动作让领班的看。事已至此,领班的也只好应下了。
上场后,他的动作唱腔都很地道,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尤其是摆翎子功夫绝佳,每次翎子都打在“赛貂蝉”的眼角边,下场后,“赛貂蝉”的眼睛都红肿了,心中暗暗佩服,心想:这是哪儿来的高人呀?正想切磋的时候不见了这个做饭的,原来王妮的跑了。
这也算是了却了王妮的会“赛貂蝉”的心愿吧!
从此,他兢兢业业在当地唱戏,赢得了戏迷们的爱戴。
“翎子功”在梆子戏中普遍流行,但贾王女之前有无此技艺,尚无文字可证。
注释:本文老艺术家简介资料由 “蒲藤赏戏”、“河东雅居”、“沃国骄子”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甲午年十月初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