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蒲剧《枣儿谣》的简介,虽然很感人,但是有意犹未尽之感。
《枣儿谣》又名《大清义民》,该剧以稷山县吴城村村民吴绍先真实事迹为题材,讲述的是清康熙年间,发生在稷山吴城村的一个表现兄弟亲情的感人故事。吴绍先自幼家贫,父母早亡,兄弟三人相依为命。为维持全家人生活,吴绍先平时下地辛勤耕作,农闲时出门拉大锯当木匠挣钱。他的二弟伯祧和三弟伯乐在村外玩耍时,被人拐骗卖向远处。
问大地,何为同胞,问苍天,何为弟兄?问风雪,何为骨肉,问荒原,何为亲情?今生有缘做兄弟,生生死死不离分……主人公吴伯宗谨记母亲临终嘱托,为寻回两个兄弟,吴绍先扛上大据毅然出门,步行三万里、途径十七省、历经十九年,抛家舍亲,跋山涉水,沿街乞讨,冻残身躯,中年花颜,宁古塔惨遭殴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北京和黑龙江省寻回两个弟弟。
这一传奇经历,感天动地,轰动一时。康熙皇帝闻之惊叹,特命官府召吴绍先入京,钦封他为“义民”,并赐大匾一块,上题“兄弟孔怀”;时任礼部尚书的李光地、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也都分别撰文、赋诗,盛赞吴绍先这一感人壮举。民国十二年(1923年)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特命在稷山县城建“义民亭”,塑吴绍先像,以示褒奖。
虽然看剧情,听感人的,但是兄弟之情,毕竟在亲情范围之内,属于小爱,而不是超越亲情的大爱。不如排演相近题材的《武训传》。
武训先生(1838——1896年),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武训传》的原剧创作于1944年,1948年7月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投入拍摄,但在完成三分之一的摄制工作后因经济困难而停拍,最终由昆仑影业公司买下了拍摄权和已完成的胶片,于1950年10月摄制完成。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但是自1951年5月开始《武训传》遭受全国性批判。1985年开始逐步平反,2012年3月,《武训传》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开始发行正版DVD。
《武训传》的电影是新中国第一部遭到批判的电影,文革后逐渐平反。蒲剧排这个戏,绝对能轰动。而且《武训传》相比较《枣儿谣》,将亲情的小爱延伸到社会的大爱,更有情感上的感染力。如果蒲剧能在《枣儿谣》的基础上,排演《武训传》,两个乞丐称霸蒲剧舞台,就会成为蒲剧史上的一大盛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