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出国,喜欢寄当地明信片当手礼。早年是山水风景,渐渐地,充满历史气息的广场、小镇、古堡、教堂等人文遗产越来越多。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就在我们身边,就有可以比肩比萨斜塔、凡尔赛宫这样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们带着我们的民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基因、精神脉络,至今仍鲜活灵动、触手可及。

它们,便是如珍宝一般的中国传统戏剧。虽然它们不再是当今主流的娱乐方式,但我国传统戏剧里有相当一部分剧种、声腔,和故宫、苏州园林、赵州桥等历史建筑一样,珍贵在其不可复制的历史人文价值,不能把它们与“陈旧”“过时”“老年人的消遣”等固有印象简单画等号。

十年前的5月20日,我国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名录是按照历史文化价值排序的,也反映了遗产的珍稀程度。在这个名录里,全国第一大剧种、“国粹”京剧只排在第28位,知名度、“流行度”很高的越剧是第53位。排名前十位的戏曲种类分别是:昆曲、梨园戏、莆仙戏、潮剧、弋阳腔、青阳腔、高腔、新昌调腔、宁海平调和永安大腔戏。

从本月21日起,我国著名的“戏窝子”之一的福建省第一次举办了地毯普查式的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其中就有名录前十之中的梨园戏、莆仙戏、潮剧和永安大腔戏。笔者观看了排名“探花”、平时难得一见的莆仙戏的折子戏后感触良多。

仅以梅花奖得主、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少媛表演的《李彦贵·彦明嫂出路》《叶李娘·告状》两折为例——《彦明嫂出路》里有很多莆仙戏旦角的传统程式,如细蹀、粗蹀、攒肩等,就像古建筑的营造手法一样。最难得一见的是“扫地裙”,这个程式要求演员一边在舞台上疾步如飞,一边还要做到长裙及地而不露鞋尖。只看文字会觉得难以想象,但看现场却发现这样的表演,竟可以把古代女子的内敛含蓄和急迫心理融合得天衣无缝,极具舞台的美感,又不失人物身份。而在莆仙戏研究者的眼中,王少媛的“扫地裙”离最正宗的表演,尚有一定的距离。

再看《叶李娘·告状》,除了大量经典的表演程式,现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细腻表演之上的那份极隐忍又极深沉的情绪的涌动。它不是我们在今天的剧场中常见的那种呼天抢地或泪如雨下。在传统戏剧的世界里,舞台寂寥、人物孤零,但情绪的冲击力却澎湃不息。这种辩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注脚。还有《张瓜老·瓜老种瓜》《单刀赴会·过江》《江陆云·百花亭》《隋唐演义·敬德画像》等,都可以说“观之再难忘怀”。

莆仙戏形成于宋元年间,盛于明清,因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形态、独特的表演,和梨园戏一样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尽管公开资料显示,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出,锣鼓经近500套,但即便在这次折子戏展演上,十几出演出也只能呈现出三四成的应有原貌。如果仍然拿古建筑来打比方——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残垣断壁”。可即便是这三四成,也足以让观众一方面遥想:若能原汁原味留存下来,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艺术;一方面又不禁黯然神伤:真正高级的东西,都愈发地稀罕,因为流失的速度还在加快。

所幸,有这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折子戏展演,能让我们在三寸台上,看到疆土万里,看到“手、眼、身、法、步”构成舞台上动人心魄的艺术,也能浅识传统戏剧除了表演艺术,在声腔、音乐、文学、民俗等方面同样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所以,爱历史爱文化的人们,再不知道它们就真的来不及了。陈旧的不是它们,而是我们的偏见。(元味)

(摘自 《福建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