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晚7时,在仙游县郊尾镇梅塘村的戏台上,莆仙戏《四郎探母》如期开演。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不时为演员的表演击掌叫好。台下,一位40多岁中年妇女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台上的演员杨四郎。当演到杨四郎与母亲佘太君见面时,这位中年妇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是表演得太精彩?还是有别的原因?舞台上扮演杨四郎是这位中年妇女的儿子刘晓敏。1日下午,她早早和亲戚朋友从两公里外的湖宅村赶过来,就是为了看儿子的演出。她告诉记者,她流泪是为儿子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而自豪,也是为自己当时与儿子一起选择的戏曲表演之路感到欣慰。

2004年6月,15岁的刘晓敏从仙游湖宅中学初中毕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莆田市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作为自己今后的求学之路。

2011年9月29日下午,在莆田市艺校的排练厅外,晓敏对记者说:“小时候,每当村里有演戏,我最喜欢去凑热闹:学演员的化妆,跟在演员后面模仿他们的表演。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和戏曲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晓敏的父亲却坚决反对儿子去学戏曲表演,“当演员很辛苦又没出息”。

怎么办?看着儿子对戏曲表演这样的热爱和执著,晓敏母亲的心软了,她决定与儿子一起联合“欺骗”父亲:说晓敏上的是莆田的一所普通高中。不料,没多久,母子合演的“双簧”被父亲发现了。父亲二话没说,拽着晓敏,找莆田市艺校校长王少媛,要求儿子退学。王校长欣赏晓敏的表演潜力,一边夸晓敏有表演天赋,一边好言好语解释“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父亲无奈,只好将晓敏留在了艺校。

莆仙戏源远流长,有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其表演程式、风格都有严格的标准。知道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晓敏在艺校格外勤奋。他不仅刻苦学习莆仙戏表演理论,认真排练节目,而且还主动承担化妆、搬道具等幕后工作。“勤快、聪明”使晓敏深得王校长的喜爱。进艺校仅一个月,晓敏就在一次下乡演出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首次登台,大大提振了晓敏的自信心,也让他的学习愈发努力。

通过莆田市艺校5年的努力学习,刘晓敏的表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演的角色也渐渐由小角色升为主角。更令晓敏高兴的是,每当自己回到家乡附近演出,爷爷、奶奶、母亲和一些亲戚朋友都会赶来观看,在外地做生意的父亲也逐渐认可了儿子的选择。

2011年7月,晓敏考进了新成立的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既是莆田市艺校校长又是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的王少媛这样评价刘晓敏:这小伙子会演戏,潜质好,聪明勤奋,必要的时候还能反串女角。在莆仙戏后备人才匮乏的今天,刘晓敏成为大剧院重点培养的几个苗子之一,日后必将担当重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