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甘谷秦腔演出拾遗

甘谷秦腔演出的历史非常悠久。县城西大街隍庙及北大街报恩寺皆创建于元至元年(公元1341年),在建筑群体布局了上当时便设计了戏台。戏台前为广场,正对主殿建造,采用大开间的形式,用角柱与额枋构成方框或大屋顶,两角柱间为演区,总体面貌保留着宋代亭阁式戏台建筑的特征。公元1020年,中国首次出现了戏剧舞台,金元时期正规定型,明清更为扩大兴盛。甘谷宋代戏台状况尚缺有力证据进行描述,但元代构建戏台的情形完全可以说明元代甘谷已有地方梆子戏即秦腔的盛大演出,到明清更为规范和成熟。庙会演出多半演场面热闹的连台本戏,如《封神》、《三国》、《岳传》等,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不等。公元1790年即乾隆年间徽剧三庆班进京,作为京剧诞生的起始,而京剧作为独立剧种出现,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进亦之后与当时的秦腔、汉剧等形成了徽、秦、昆、汉合流的局面。秦腔对京剧的诞生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神庙中盛大的秦腔演出成为百姓祭神祈神的重要活动项目而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甘谷隍庙戏台上三寸厚的榆槐木地板,民国二三十年已经被历代演出活动磨损得很薄,甚至有快要穿透的地方。没有二三百年的磨擦是轻易达不到这种程度的。由此可见,甘谷秦腔演出历史之久和演出之频繁。
  民国年间,甘谷境域内主要有四大戏曲班子。甘谷本地土产班子一个,外地班子三个。春夏秋冬百姓常年有戏看,演出形式有庙会公演,有售票演出。古历三月二十八日泰山庙举行盛大公演;四月八日大像山举行盛大公演;三月二十八日海圆寺(蒋家庄)亦有公演活动。售票演出常年不断,每个门票50-100大板(铜板)不等,约同现在块数钱。门票是用竹签板条做的,和现在庙中签筒里的竹签差不多,只不过稍宽些。庙会公演时每日有早、中、晚三场戏。售票演出只是晚场,没有早场和午场。
  三盛社为甘谷本地土产班子,当时箱是西街水门巷宋家的箱,皆为真丝做成,甚为珍贵。另有甘谷金山人任建清(大号任麻子)以安远、金山一带的爱好者三十几人组成祥盛社,忙时务农,闲时演出,主要在北山一带表演,后加入三盛社。其女婿蒲子英,主工花脸。任建清主要以“奸脸”为长,如《假金牌》中的张炳仁等。三盛社当时以陕西乾县籍人王化理领班,主要拿手好戏有《出汤邑》、《闯宫》、《法门寺》等;新秦社以陕西西安人王振国领班,新彦芳、乔玲仙、刘玉平、马振华、张新康、杜干清、马小云(七龄童)等皆其名演。箱是新彦芳、乔玲仙的箱。主要拿手好戏有《打镇台》、《放饭》、《哭祖庙》等。乔玲仙以《三回头》、《三击掌》、《别窑》为代表戏。马小云以《三回头》、《女起解》为代表戏,当时有七、八岁。马振华主攻“臊旦”,如《杀狗劝妻》、《拾玉镯》等戏中的女主角;化民社以刘玉中领班,陈化民、王化成、李新民、耿乐民(其弟耿忠义,当时还小,后来主要在兰州演出,亦以花脸为长。耿家脸谱集众家所长又自成一派,在甘派花脸脸谱里程碑之美誉。代表戏有《黄花山》闻太师对姜子牙,《火焰驹》艾谦对李彦荣,《游西湖》贾似道对慧娘,《白逼宫》曹操对汉献帝等。)等皆其名演,后陈化民、王化成(王化成主攻小生)又到三盛社演出。主要曲目有《双灵牌》、《烙碗记》等。化民社的演员名字中大都带有一个“化”字或“民”字。敬忠社以温敬学领班,沈敬民、孟光华的女儿孟小光(当时七八岁,后改名孟娲云,《火焰驹》电影、《三滴血》电影中皆有其光彩演出。)、李新忠(主攻“毛净”,如《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等。)等皆其名演。敬忠社的演员名字中大都带有一个“敬”字。主要曲目有《葫芦峪》、《下河东》等。当时名家名段,令人陶醉。各家各社,各有绝活。譬如民间所盛传的新秦社阵容,可窥斑见豹:刘玉平的吼;马振华的走;张新康的口;杜干清的丑;马小云的扭。当时县城内西街城隍庙演出的是三盛社;北街官寺演出的是新秦社;北街老爷庙(县剧院对面)演出的是化民社、敬忠社。当时没有话筒、扩音器,没有电灯、彩灯,晚上唱戏照明一般用的是清油灯,民国34年左右出现了汽灯,但很少。现在的戏偷机取巧的多,过去的戏皆可称为“善本”、“足本”,炉火纯青,一丝不苟,词精唱腔精、摆扎(架口)精。像刘玉中的白须生,至今全国少有赶上者,王振国的黑须生亦少有超过者,耿乐民的花脸独领秦腔艺坛,张新康的花旦,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等,惟妙惟肖。杜干清的媒旦更是叫绝(杜干清只带了一个徒弟,是天水人杨玉花。后在天水演出时留在了天水秦剧团。),不一而足。
  秦腔好,往事知多少?名腔名调应犹在,只是时代改。问君能有几回闻,荡气回肠风雨沧桑勾人魂。
注: 本文转自本《兰州鑫报》之陇上秦谭;作者张梓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