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庙宇时必配有戏楼,修庙敬神和唱戏酬神是相伴相随的,故有“爷庙对戏楼”的俗语。北宋时期,民间已出现职业艺人,设场卖艺。1985年伯阳镇南集村出土7块北宋墓乐伎画像砖,刻有男女击板鼓、击拍板、吹奏笛箫和舞蹈、演唱的图像,据说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有形象的戏曲、曲艺文物珍宝。至明清时期,戏曲开始走向繁荣,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戏楼、戏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戏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农村的戏曲活动非常活跃,发展很快。每逢春秋季节,常邀请戏班演出。演出剧种主要有小曲、秦腔、皮影、木偶等。当地最著名的剧种当数秦腔。
被鲁迅先生誉为“古调独弹”的秦腔,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最早称梆子腔,又称西秦腔、秦腔,俗称大戏。发源于陕甘一带民间俚曲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中叶,盛行于清,后普及于大西北,且对包括京剧在内的全国其他剧种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麦积秦腔是地道的西秦腔,是境内居民喜闻乐见的领衔剧种,不仅有专业演唱人员,即使是农民群众在乐意时也大都可随意唱出几段。其腔高亢激越,花音轻松欢快,苦音悲哀凄婉,善于抒发悲壮凄楚的情感,表现力强。唱腔以大板为核心,唱词多,有时多达百句千字。滚唱亦如此,多用宽音本嗓,端起端落,形成了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的独特风格。
境内著名的秦腔班社剧团,清代有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三阳川陈某(轶名)组建的魁盛社(被称为天水第一戏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阳川陈旺(魁盛社创建人陈某之子)妻赵碎乖(俗称“瘿瓜瓜娜婆”)与陕西藉演员李炳南在天水城组建的“鸿盛班”(原名“西秦鸿盛社”)和清末新阳镇赵家庄赵道人组建的赵家班等;民国时期有四胜班、三义社。解放后有创建于1963年的北道区秦剧团,前身是原天水专区秦剧团第二队,为境内惟一的专业文艺团体。新阳胡家大庄、中滩张白村、石佛中石村、原南河川刘家庄、伯阳虎头村和兴仁村、社棠下曲村、麦积街亭村、甘泉屈家坪村、马跑泉大柳树村、原立远交川村等曾组建农村业余秦腔剧团。为了保护和弘扬秦腔这一优秀的历史传统,2006年6月,西秦腔被天水市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