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说说话,今天想谈谈由我主编的<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人常说:”陕西有两大瑰宝,一是地下文物,一是地上的民间艺术。陕西地下文物历史悠久,藏品丰厚,价值无可估量,与地下文物相比, 陕西民间艺术不但具有历史的积淀和祖先们的智慧,而且饱含活力,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技艺不断提高创新日臻炉火纯青。
陕西近百个市县,每个市县都有自己不同的民间艺术作品,目前已经有数十地市申报民间艺术之乡。综汇各地的民间艺术作品,可谓是门类齐全/品种浩繁,在林林总总的民间工艺佳作中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所谓动态的如,画作品/雕凿工艺/绣品/编结/纸扎艺术等。动态的如:”社火/锣鼓/歌曲/舞蹈/戏曲等。其中仅锣鼓艺术就有五/六十种,舞蹈2/3百多种各类民间工艺几千种,这些都是祖国民间艺术宝库里的珍品。
为了弘扬祖国珍贵的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为了体现对陕西这份厚土的热爱,我们进出各大书店/各地文史资料馆,文化馆,图书馆。在很多资料中细细品味,精心筛选,采集与民间艺术有关的文字纪录,为了防止挂一漏万的现象发生,又阅读了大量的专著,和报刊辑录工作。最后终于定稿369篇精华。字数近40万。
秦人首先谈秦腔,(陕西戏剧艺术的代表)它的产生/流变/发展/近况是首先应该提出的问题这一点由于该书成书仓促未及细谈但对其分类作了很细致的工作。说点实在的,今天在这里援引(杏花村夫)对秦腔的形成与起源作以介绍:
关于秦腔的起源与形成,历来众说纷纭,《陕西省戏剧志》将其概括为五种说法,现录如下:
一、形成于周秦说:清人杨静亭《都门纪略》云:"戏即肇始于傩与歌斯二者,及秦二世胡亥,演为词场,谱以管弦,歌舞之风由兹益盛。后世遂号为秦腔,俗称梆子腔。"清末穆辰公《伶史》以为秦腔源于战国时期,是秦人对高渐离悲歌的仿效。"渐离既死,秦人慕其为人,效其言者多,于是成为国俗。今之为梆子、为秦腔者,即所谓秦声也。后世秦腔,胚胎于此。"近人徐慕云《中国戏剧史》延用此说。
二、形成于秦汉说:认为秦腔在当地民间音乐舞蹈基础上,经过周秦礼乐阶段的陶冶,至秦汉时形成百戏,其代表作《东海黄公》、《总仙会倡》已具有戏曲的雏形。(见焦文彬等《秦腔史稿》)
三、形成于唐代说:清人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云:"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范紫东《乐学通论》云:"唐明皇设梨园子弟,歌法曲,兼容并蓄,李龟年赋性慷慨其腔调激昂,引吭遏云,如悬崖瀑布,殊少回旋。《秦王破阵曲》是为"秦王腔",简称秦腔。安史之乱,梨园子弟散走各地,秦腔与民间乐舞复相结合,就逐渐形成了民间的秦腔。"王绍猷《秦腔纪闻》云:"秦中歌剧,终唐之世,已奠始基,今日之秦腔,亦开元之遗响也。"此说解放后比较流行,一般介绍秦腔渊源者,多用此说。
四、形成于金元说:清人吴长元《燕兰小谱》、杨懋建《长安看花记》、焦循《花部农谭》等书均认为秦腔是金元北曲之别派也。"近人王芷章《腔调考源》:"秦俗好讴,由来已久,自金元院本散亡,演为曼绰,为弦索,弦索入陕西省为秦腔。"
五、形成于明代说: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注为"西秦腔二犯"唱腔的唱词,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秦腔的最早的书面记载,说明在当时或在此以前秦腔已经形成,并流传到外地。清人陆次云《园园传》中记载李自成入京后,听不惯陈园园之吴歌,命群姬演唱西调。清代《徐州志》载:"明末,有陕西秦腔艺人王福喜,经山东辗转徐州传授秦腔。"清人吴梅村《绥寇纪略》载:明末李自成军中带有善西调的"军优及女陬"供奉帐中,并留居河南。清初人刘献廷《广阳杂记》记"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散而哀。"《缀白裘》中选刊有明末清初的西秦腔剧本《搬场拐妻》等。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中提到:"入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日声歌永太平。" 1936年刊行的《辞海》"秦腔"条释文:"秦腔明代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受到昆曲、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音乐板腔体,明末清初流行全国各地,对许多剧种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成为梆子腔系统的代表剧种。"周贻白《中国戏曲史讲座》:"清代初年,从陕西来到北京的‘秦优新声"--乱弹,当系由明代弋阳腔流行到西北,与当地语言或其它唱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声腔。"马少波《三大秦班进北京》也说:"秦腔在明代中叶就已形成,而且流传到湖北、四川等地。"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也提出此种看法,后来许多戏剧史家沿用此说。
对于以上"五说",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是:戏剧史家们谈秦腔,有时是作为一种声腔系统来看的,如前一、二、三说似乎是这样,秦腔作为一种声腔系统,当然是源远流长,可以远溯至周秦汉唐的;但戏剧史家们更多的时候,是将秦腔作为一个剧种来谈的,如四、五两种说法即是如此。所以,当我们讨论作为板腔体的秦腔这一剧种时,则更须多留意秦腔"形成于金元"和"形成于明代"两说。
关于秦腔产生的地域,一般认为那当然是在秦地了。秦之人提到了有一种看法是"秦腔源于黄河两岸",惜乎还缺乏有说服力的史料支持。现有史料更多支持的倒是秦腔源于陕西、甘肃一带,如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西秦腔二犯"唱腔,该"西秦"地域即今陕甘一带,因为甘肃东部以及宁夏古代隶属秦地,甘肃陇东为古秦州地面,所以古人说西秦即指陕甘一带。
今天就谈到这里,有时间我在和大家共同讨论陕西民间艺术的各种分类以及秦腔的论文,我曾写过几篇子数都在5000字以上。等完善了以后和大家见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