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随着山(西)陕(西)商人、军队及内地的移民大量陆续进入西宁,商业贸易活动逐渐增加,市场繁荣,大口逐多。眉户、秦腔等戏曲艺术先后传到西宁。当时,陕、甘的眉户、秦腔成为西宁戏曲舞台上的主要剧种。有时同台演出,人称“风搅雪”,以后逐渐分班,把眉户称为小戏,秦腔称为大戏。
据陕西省文艺术研究所1982年9年编印的《秦腔史述略》(田益荣作)载“早在明代,秦腔就向甘肃的天水、平凉、凉州、兰州、青海经甘南达西藏、川北、云贵。”《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明万历时周至人创办”华定班“即为西府秦腔班社、清代仍旧在陕甘青一代演出、一致拖续到解放。”华庆班为周至进士张于鹏组建,人称“马家班”,长达500年历史,解放后才解散。另据《戏剧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5月)载,明万历年间,陕西“华庆班”来宁演出。也有人说清雍正二年(1724年),西宁有戏班演出。
清高宗乾隆年间(1739——1795年),“保符班”在宁演出。该班著名演员有太平儿(姓宋名子文),色艺素佳(见《秦云撷英小谱》(清。严长明著)。
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回民义军马桂源在西宁当权,城隍庙内有戏班演出,班社、演员、剧目不详。当时进士来维礼(曾任户部主事)、翰林张琦借演戏之机写对联:“云随雨势,黑暗乾坤,无多时;风趁雪威,白占天园,有几日。”讽刺当局。据秦腔老艺人黄志静(字兆业,西宁市杨家寨人,生于1913年)讲,同治年间,刘大帅(即刘锦堂)来西宁时,带来一个戏班。(系马桂源失败的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陕西商人冯福寿,这一时期也从陕西接来一批秦腔演员,并购置戏箱、成立了一个班社,在西宁及外县演出,亦为农村业余戏班传授技艺。
同治年间多事之秋,回民义军同清军连年争战,西宁府境各村(庄、堡)良民百姓屡遭洗劫,田园荒芫,五谷不收,天灾人祸,相继而来,西宁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秦腔戏班却仍有活动,同时涌现了象湟中县西堡乡新元堡、土门关乡贾尔藏、互助县哈拉直沟、红崖子沟等业余秦腔剧团。说明秦腔这一我国古老剧种,在青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新元堡(现新平村)业余秦腔剧团的戏箱,是由当地农民集资购置和捐赠的,剧本由西宁专业剧团艺人口传(手抄本)的,一直保存到“文革”初期,这些实物被当作“四旧”焚烧。一位老农民看见被烧的戏衣、头盔,心里不忍,便冒着被批斗的风险从火堆里“偷”出了一身大靠(背虎旗已被烧毁)。打倒“四人帮”后,他又将这身大靠交给了剧团。大靠背面有“大清同治十年冬十一月吉”字迹、下边坠着四位捐赠者姓名(笔者亲见,并拍了照)。该村还流传着专业戏班几出秦腔抄本:《洪逃山》、《无影簪》、《胭脂》、《花田错》、《烙碗计》、《水磨阵》等和一本戏曲脸谱(画的比较粗糙,都是侧面),现存在贾尔藏业余秦剧团。据原新平大队(新元堡业余秦剧团须生演员)书记张秉忠讲,被烧毁的戏箱中,有一顶头盔是明朝制作的。
湟中县土门关乡贾尔藏业余秦剧至今还保存一本清文宗道光(1821—1850年)年间的手抄本《忠八义》(即《八义图》)。该村还将一副新戏箱,在同治十年(1871年)为避兵乱,暗暗埋藏起来,后来(埋藏人死于兵乱)多次派人挖掘寻找,再未发现踪迹。
互助县哈拉直沟业余秦剧团的第一副戏箱。是在清同治以前购置的,戏箱存放在该地的无量庙内。同治初年一次兵乱中,烧毁了无量庙,戏箱被烧光。同治三年又置了一副戏箱,衣物上都标有年月记号,只惜年代久远,没有留下一两件实物(据该业余剧团老艺人魏玥仁生前提供)作为“史物”。
清德宗光绪十九年(1893),冯福寿又从陕西接来秦腔“大盛班”(即当时人称的“娃娃班”),领班是赵金福。光绪三十四年,(1908)农历10月,清德宗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全国国丧,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大盛班”被迫解体,艺人们只好另谋生路。该社初来时,在西宁府学巷(今文化街工人文化宫右侧)小舞台演出。当时主要人员有:
赵金福,陕西人,专工青衣,唱做具佳,名噪一时,是“大盛班”的领班,主要台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故西宁。他的出名戏有《五典坡》、《斩秦英》、《抱火斗》等。 冯福寿(1849—1932),陕西省富平县人,青年时来宁经商,贩卖皮货,开过酱园,办过货栈。但冯一生喜爱秦腔艺术,曾购置过几副戏箱,并创办过秦腔科班。1928年农历五月初六日,马仲英(人称“尕司令”,系马步芳家族堂弟)屠杀湟源县城时,冯的一副戏箱丢失在湟源。由于冯在西宁当时商界和戏曲界有一定声望,为此山陕商人和秦腔班社在他60岁大寿诞辰时,联合赠送了一面牌匾,上书“寿考维祺”四字。这块牌匾由他孙子冯全德一直保存到“文革”时才被迫销毁。
王宝山(别名延盛子),陕西省兴平县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5年,享年54岁。幼年时即入“大盛班”学艺,初工小生,后改须生,偶而也演架子花脸。他的嗓音宽亮,台架洒脱。唱做念打均精,在观众中最有影响的戏是《八义图》之程婴、《闯宫抱斗》之梅伯、《得胜图》之岳飞、《玉虎坠》之冯彦、《黄金台》之田单、《辕门折子》之杨六郎、《春秋笔》之吴承恩、《四进士》之宋士杰、《临潼山》之李渊、《出棠邑》之伍员、《破宁国》之朱亮祖等。在西宁、湟源、湟中、互助、贵德、乐都、民和及兰州等地颇负盛名,而且门徒很多,大都成材,为我省农业区秦腔的流传、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技艺精湛,会戏很多,能包本的戏就有150多出,好多演员都向他学艺,求教。“大盛班”解体后他先后在西宁“三盛班”、“丰盛班”、“云育社”等戏曲团体搭班,并多次担任派班长,所以西宁梨园界和外界人士都尊敬地称他“王班长”。
强德荣,陕西省凤翔县人,生于1869年,死于1933年,享年64岁。“大盛班”的捡场兼管头幅箱,他的烟火技术高超,每当剧团演出《黄河阵》、《游西湖》、《火焰驹》、《抱火柱》等戏时,观众总要多次给施放烟火者拍手叫好。“大盛班”解散后,他改行在西宁开饭馆、卖茶为生。
除此,演员还有:冬娃(须生兼净)、福娃(须生)、史登贵(大净)、王正旦(青衣)、王金桂(小名春燕子,须生)、马胖子(大净)、姚闻祥(青衣衫)、刘大炮花(净)等。
“大盛班”曾在兰州邀来一批有名气的演员来宁演出,他们是:岳麻子(陕西省沔县人,兰州“福庆班”出科的须生兼架子净,名演员岳钟华的父亲)、耿忠义(乳名福保子,甘肃省武县人)须生兼净,“耿派艺术”创始人。他的《太湖城》之孙武、《盘城》之王魁、《火焰驹》之艾谦、《破渑池》之张奎、《白逼官》之曹操、《游西湖》之贾似道、《打子》、《器祠》之郑丹、《灭方腊》之方腊、《黄花山》之闻仲等戏,驰名甘、青。“耿家脸谱”和“三杆子”、“三鞭子”、“三看(贾似道)”、“三拜(曹操)”等“耿派艺术”几乎成了甘、青秦腔界演出上述剧目(角色)的楷模。 史万林,字月卿,祖籍四川,名演员岳麻子的高徒,工正小旦,文武不挡,唱做均佳。代表作有《拾玉镯》之孙玉姣、《走雪山》之曹玉莲、《蝴蝶梦》之庄子妻、《双阳追夫》之双阳公主、《连环计》之貂蝉、《七星庙》之佘赛花、《下南唐》之刘金定、《破洪州》之穆桂英、《三休樊梨花》之樊梨花、《三娘教子》之王春娥等。他在西宁学艺期间,曾拜西宁总兵罗平安(四川人,与史是同乡,热爱秦腔艺术)为义父,按照罗的儿子们排列为老八,所以人称“八娃子”,亦称“八少爷”。八娃子由西宁回兰州后,主持秦腔“万顺班”,首演兰州大红起来,当时兰州曾有歌谣流传“乐古子包子,马保子面,福保子(耿忠义)生净,八娃子旦。”号称兰州四绝。
李夺山(艺名十二红,陕西人),兰州“福庆班”出科的名须生,岳麻子的高足、女婿,身材俊秀、唱腔宏亮,擅演须生外,也演小生、花脸。据冯全德讲,他听祖母曾说十二红初来西宁,首出戏是《临潼山》,演的很好。
清宣统二年(1910),甘肃天水“鸿盛班”一行30余人,来西宁在饮马街汪家寺(现市十四中学部分操场)演出。领班是秦腔著名须生李炳南(金娃),陕西省周至县人,嗓音宏亮,表演大方,代表剧目有《大报仇》(饰刘备)、《四进士》(饰宋士杰)、《金沙滩》(饰杨继业)、《铡美案》(饰王延龄)、《烙碗计》(饰刘志明)、《马踏五营》(饰火三五)等。主要演员还有宝同,其《药王卷》(饰除思邈)、《得胜图》(饰岳飞)等戏,颇有名气。还有大净进喜,丑角杨盛民等。该社在西宁期间,有时也下乡赶庙会演出。后因演出萧条,生活无法维持,于1914年去了兰州。
在天水“鸿盛班”来西宁的同一年,陕西省华县人张新春,招集原“大盛班”零散人员组成“福盛班”,在石坡街姜献庭的一个大破院中搭棚演出。后因收入不佳,房租昂贵,于1916年解散。
陕西省大荔县人赵皮匠与其子赵世杰等,又将“大盛班”人员集中起来组织演出,一年后,又因不能维持演员生活而散了伙。 杨兴汉,乳名天赐儿(1892—1963年),陕西人,少年时代来宁入秦腔“大盛班”学艺,专工须生,是该班第三科学员中之佼佼者。他在启蒙老师、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宝山(延盛子)的严格培训真传实授下,练功扎实,学戏认真,及早通晓戏道,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如《得胜图》的岳飞、《破宁国》的朱亮祖、《宁武关》的周遇吉、《黄金台》的田单、《闯宫抱斗》的梅伯、《八件衣》的杨廉、《双灵牌》的高震、《出棠邑》的伍员、《卖华山》的赵匡胤、《梅花阵》的王魁、《天水关》的姜维等。他以功架稳健大方,动作洗练,表演细腻,戏路宽广,感情真挚丰富,道白音正,吐字清晰,唱腔善用技巧,韵味幽雅动听著称于青海戏曲界。1918年,他将“大盛班”的班底组成“秦五台”,后又改名“丰盛班”,租凭李乃?(字罄斋,陕西咸阳人,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参谋长、省政府总参赞、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1937年5月27日病逝于西宁,终年69岁。喜爱秦腔艺术,其妾亦能演唱,常邀艺人在公馆内演出)一副新戏箱,除在西宁和东部各农业县演出外,还曾在甘肃的河西走廊(民勤等县)各地流动演出。该社励强维持了两年多,于1921年春解散。
“大盛班”的王金桂、姚闻祥、刘大炮于1921年又组成“三盛班”。除原“大盛班”人员外,又增加了王寿山(乳名锁柱儿,卒于1933年,初工旦角后改花脸)。据秦腔好家王子顺(1924年生于西宁)讲,锁柱儿的脸(谱)子打的很讲究,和兰州的耿忠义不差上下。还有王宝山的女婿张鸿义(乳名四娃子,工小旦)等。这时“大盛班”出科、生净具演的冬娃,拿手戏有《盘门》之田单、《苟家滩》之王彦章、《草破面理》之金兀术等,在西宁大红起来。据秦腔老观众刘少卿(生于1913年)追述,当年东关有个卖粽子的回民秦腔观众,最爱看冬娃的戏,冬娃演出每场必到;冬娃出场,他就捧场叫好。当他卖棕子时,都向熟识的顾主津津乐道冬娃演的如何好!顾主要顺着他的话茬儿称赞冬娃,他就非常高兴,给你粽子上多浇蜂蜜;谁要说冬娃演的不好,他就不悦,不但不买给你粽子,还要你靠边站:“站远点儿,不要挡路,我们还要做买卖哩。”另据王子顺讲,他小时候听长辈们讲,有一年5月13日,西宁南禅寺“老爷会”上,演出《得胜图》,名演员延盛子(王宝山)扮演岳飞,冬娃扮演金兀术。演到《草坡面理》一场时,两人论古道今,有问必答,互相“肚杠”(各显肚才,互相争胜),丝毫不让,一直演了约有四个小时之久,彼此还不想结束。观众开始越听越得劲,禁不住为两个演员的才学和道白叫好,时间一长,看出了内情,感到不妙。观众中的忠厚长者便去请来会长,会长忙用红漆盘子端着彩绸、鞭炮,一阵劈里啪啦,给二人披上彩绸,便趁机说和:“二位把式肚才胜似秀才,都是高才,‘唣’让给个。”才结束了这场《草坡面理》,本戏继续往下进行。
“三盛班”一直维持到1927年,终因营业萧条而告结束。
“大盛班”在西宁长达33年的艰难岁月中,曾多次解散又恢复,虽屡易其名,但仍为广大观众称赞,影响很深,人们称它“娃娃班”、“老班子”。它是西宁历史悠久的秦腔班社,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在西宁秦腔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9年,兰州“三兴社”由麻子红(郗德育)、陈景民、田德年领班来西宁演出,时间不久,又返回兰州。麻子红是陕西长安人,幼年加入长安“德盛社”学艺,民国初年来兰州搭班演戏,1942年卒于兰州,终年52岁。他是秦腔著名须生演员,誉满西北,对陕、甘秦腔演唱艺术综合运用、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成绩,其唱腔、台架有很多独到之处,是当时西北艺坛一颗巨星。陈景民是秦腔著名青衣,嗓音纯,韵味浓,做功细腻,在西北颇有名气。田德年是西北著名大净,唱腔自然,噪音宽厚,身架稳练,在陕甘宁青各地享有盛名。该社经常演出剧目有《辕门斩子》、《烙碗计》、《器祖庙》、《葫芦峪》、《铁兽图》、《赵五娘吃糠》、《苟家滩》、《赤桑镇》、《铡美案》等。“三兴社”在西宁演出不久又回了兰州。
这一年,朱怡堂在兰州创办的“化俗社”也曾来西宁演出。主要演员有朱怡堂,小名紫娃,陕西关中著名青衣,声嗓宽亮,音质纯正,唱腔优美流畅,站在池子最后边的观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他的出名戏有《四贤册》(饰王月娥)、《清风亭》(饰张母),《千里寻夫》(饰孟姜女)、《七人贤》(饰李月英)、《闯宫抱斗》(饰姜娘娘)、《抱琵琶》(饰秦香莲)等。其妻朱喜凤,乳名狗娃子,秦腔最早的“坤伶”之一。其嗓音稍差,但受其夫亲授技艺,做功比较细致,双目传神有戏,如《杀狗劝妻》之焦氏,《走雪山》之曹玉莲、《珍珠衫》之周兰英、《梅龙镇》之李凤姐等妇女形象,比较突出。曹福威,著名青衣,花衫,西安“榛苓社”学生,唱做具佳。其《张公背张婆》(旦角头面、老生身之形象人)、《芦花河》(饰樊梨花)、《黑叮本》(饰李燕飞)、《拾万金》(饰李翠莲)、《吊金龟》(饰张母)等戏,较为有名。牛百顺,专工须生,唱腔擅用鼻音,花丽俏皮。拿手戏有《斩韩信》之韩信、《回荆州》之诸葛亮、《乾隆打宫亮》之乾隆王等。当时兰州有几句顺口溜赞其唱功:金叶子(旦角)成了高丽铜,黑老虎(大净)成了黑狗熊,唯有鳖娃子(牛的乳名)唱的红。”文武小生周登科,其《拷冠》、《抱妆盒》之陈琳,《长板坡》、《截江救主》之赵云等,颇具特色。大净杨鸿声的《斩单童》(饰单童)、《豫让剁袍》(饰豫让),唱、白突出,为观众喝彩。还有秦腔表演艺术家麻子红(郗德育)和“化俗社”的学生郗化民(郗德育的侄子,工须生)、谭化美(花衫)、李化仁(须生,老十二红之子)、李育俗(小旦)、王化理(须生)、周正俗(须生)、王化兰(小旦)、王化成(小生)、任易俗(小生)、尕金宝(丑)、李化易(小生)、李化文(丑)、朱化俗(小生,紫娃的儿子)、吴俊卿(初习旦角后改须生)等。
1927年“老班子”解体不久,兰州人张玉书(裱糊匠出身,故人称张裱匠)和秦腔艺人牟云青创办“云育社”,在西宁(及我省东部农业区各县)至兰州等地流动演出。该社人员除原“大盛班”部分在宁人员外,又在兰州接来好多演员。主要演员有:
牟云青,乳名“天赐娃”,工花旦,秦腔、眉户均演。拿手戏有《卖酒》、《十八扯》、《辛安驿》、《火焰驹。花园》、《游西湖》、《太湖城》《饰殷夫人》等。
张化明(因头上留有小辫子,故人称“尕顶塔”),身材高大,扮相威武,嗓音宽厚,做派美观大方。其大净、毛净戏有《黄河阵》之三教主、赵公明、《黄花山》之闻仲、《群仙阵》之老寿星、《火焰驹》之艾谦、《八义图》之屠岸贾、《大香山》之达摩、《炮烙柱》之殷纣王等,较为出色。
文汉臣,陕西省三原县人,兰州“万顺班”著名须生,音色脆亮柔美,道白清晰有力,身材高大魁悟,眼神、髯目、幅翅尤为独特。拿手戏有《醉写》(饰李白)、《十道本》(饰诸遂良)、《斩韩信》(饰韩信)、《空城计》(饰诸葛亮)、《胡迪骂阎》(饰胡迪)等,在西宁时间不久又回了兰州。
张文庆(1893—1966),陕西省户县人,丑、净均演,亦敲击乐,头上留有小辫子,故人称“尕辫子”。他与牟云青合演的《十八扯》很有名气。其子张新棠也是西宁著名演员。演员还有武生郭青云,武旦陈希贞,丑行金永祥等。
1931年后季,该社又在兰州接来一批青年演员有:
梁培华,兰州“秦剧训练班”学生,青衣、花衫,文武不挡。演出剧目有《洗衣杀仇》之田赛花,《周文送女》之周兰英、《湘江会》之钟离春,《破洪州》之穆桂英、《采莲女》之冯菊香、《下南唐》之刘金定、《对银杯》之二娘等,尤其是《对银杯》中的二娘服毒后,当场鼻、眼出血、堪称一绝。除旦行外,还能串演武生,如《挑滑车》之高宠,《汤怀自刎》之汤怀等。
朱训俗,西安“易俗社”第五期学生,陕、甘、青著名花衫(后期亦演青衣),扮相俊美,舞姿潇洒,嗓音纯亮,唱腔婉转清脆。拿手戏有《黛玉葬花》(饰林黛玉)、《天女散花》(饰仙女)、《春闺考试》(饰徐瑞云)、《三疑计》(饰夫人)、《芦花河》(饰樊梨花)、《忠保国》(饰李彦记)、(闯宫抢斗)(饰姜娘娘)、《玉虎坠》(饰冯娘),《三娘教子》(饰王春娥)等。
黄致中,兰州“觉民学社”(即“秦剧训练班”前身)出科,秦腔表演艺术家麻子红(郗德育)的得意门生。其代表作有《苏武牧羊》之苏武、《烙碗计》之刘志明、《盘门》之田单、《哭祖庙》之刘谌,《哭秦庭》之申包胥等。
李益华,兰州“秦剧训练班”学生,专工须生,麻子红给其传授的《大报仇》之刘备,《巡南昌》之赵德胜,《葫芦峪》之诸葛亮等,甚为精彩,颇有名气。
彭安民,兰州“秦剧训练班”出科的武生,演出剧目有《黄鹤楼》之周瑜,《伐子都》之子都,《米粮川》之秦琼等。
王致中,兰州“秦剧训练班”学生,在《放饭》中扮演朱春登,《拆书》中扮演伍员等角色,唱、做方面均有特色。
郜守中,兰州“秦剧训练班”出科的丑角,《打草鞋》、《大考文》、《玉虎坠》、《庚娘杀仇》等戏颇为拿手。
“云育社”初成立的几年,阵容庞大、名流荟萃,在西宁、兰州一带很有名气。到了1932年,牟云青和张裱匠闹矛盾,“云育社”一分为二,成了两个同名班社。牟云青带了一班去了甘肃河西走廊流动演出;1933年马步芳军队在张掖一带追剿尕司令(马仲英),市面混乱,无法演出。牟云青又带该社返回西宁,在南大街火神庙、中山市场等舞台演出。同时,西宁的“云育社”也发生了分裂,演员梁培华和张裱匠发生摩擦,退出该社,同黄致中另组“兴华社”,演员有耿忠义、朱训俗、彭安民、李益华、郜守中等,又邀请西宁秦腔票友南子涌、黄菊花(小旦)、董菊花(小旦),演出剧目有《女起解》、《走雪山》、《柜中缘》、《鸿鸾禧》、《别窑》。该社不到一年,又经人从中说和与张裱匠的“云育社”合并。
牟云青的“云育社”为招徕观众,增加收入,也请了好多演员,其中有名气的如:
常春燕,西安“榛苓社”学生,文武小旦、青衣均演,出名剧目有:《马前泼水》之朱妻、《殷桃娘》之殷桃娘、《破洪州》之穆桂英、《三休樊梨花》之樊梨花、《双锁山》之刘金定、《游西湖》之李慧娘、《闯宫抱斗》之姜后、《芦花河》之樊梨花等。他的踩“跷”、“翎子”、“枪花”、“吹火”等技巧,无不熟练、精彩。
周志强,文武小生,演出剧目有,《游西湖》之裴舜卿、《火焰驹》之李彦贵等。
王美兰(王寿山的女儿),自幼受父熏陶,热爱秦腔艺术,童年时就会哼几句“乱弹”。之后在其父的精心培育下,学会了《拜土台》、《祭命灯》之诸葛亮、《斩韩信》之韩信、《别窑》之薛平贵等戏。她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宁第一个女须生,比陕西的黄金华、焦晓春还早几年的坤角泰斗。虽然结婚后离开了戏曲班社,但剧社为了上座和给观众换换口味儿,也经常特请她挂牌演出。由于表演精湛,唱腔优美动听,给西宁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吴德卿(1893—1970),陕西省三原县人,1912年在兰州戏园子卖茶为业,后在兰州“万顺班”当箱官(管戏衣)。1927年来西宁“三盛班”学艺,得王正旦、马胖子传授,开门戏是《拿潘洪》之潘仁美,演出后受到观众好评,之后专习净行。他在西宁经历了“三盛班”、“云育社”、“吉育社”、“秦钟社”、“共和社”等戏班。西宁解放后,他先后在小南川土门关乡土门关村贾尔藏村业余秦腔剧团传艺并演出。他虽是半路“出家”,跟班学艺,起步较晚(34岁才学艺),但他练功、喊嗓非常刻苦,虚心好学,后期净、须生、丑均演,终于成为我省较有名气的演员。1965年他又回到西宁。1970年不幸病故,终年77岁。
“云育社”在西宁招收的学生有:
孙新晟(乳名尕狗子),1920年生于兰州,1934年冬随赵连璧领班的兰州“新兴社”来宁学艺,该社次年农历二月解体,他又参加“云育社”学艺,曾先后在西宁“秦钟社”、“共和社”搭班演唱,1950年冬“共和社”解散,他回了兰州。他在青海、甘肃是较有名的须生,身架台步干净利索,嗓音宽厚宏亮,个子虽矮但演戏“脱俗”,曾与帮腔正宗李正敏在兰州合演《五典坡》,技艺精湛,珠联璧合。他的拿手戏有:《逃国》、《拜台》、《闯宫议事》、《八件衣》、《潞安州》、《大报仇》、《盘门》等,除在西宁演出外,还曾在贾尔藏业余秦剧团、乐家湾(马步芳)兵营演戏、传艺。
另外,学生中还有:吴运生(乳名尕元子)、尕旦子(本名何吉成,学板胡)、屎巴牛(姓名不详)、姚裕中(工小生,西宁解放后曾在贾尔藏村、塔尔村、傻尔家等业余秦剧团排戏并演出,“四清”运动后在平安县石灰窑村(业余秦剧团)落户。
1933年,杨兴汉离开“云育社”,另组“正兴社”,在青海省“娱民大会场”演出。演员除杨兴汉和票友井翠芳(正、小旦)、李钟如(须生,西宁李土司之子)外,都是哈拉直沟一带约来的业余剧团的演员(如:陈生忠、高明玉、温存库、魏君仁、魏〖HT5, 7”SS〗王〖KG-?3〗〖HT5,6”SS〗月〖HT〗仁等),戏箱也是租赁哈拉直沟马家寨业余剧团的。“娱民大会场”(内有“灯影戏”、“平弦自乐班”、“武术”等)是官办的,场租太贵,每场要抽10%的租金,加上演出收入有限,该社不到一年就散伙了。
1935年冬,兰州“新兴社”(名演员陈景民创建的)由赵连璧领班来西宁,在山陕会馆、南大街火神庙演出。主要演员有:赵连璧,陕西人,专工丑行,身材矮小,扮相滑稽可笑,表演诙谐幽默,插科打诨,令人捧腹。经常演出《顶灯》、《打草鞋》、《柜中缘》(淘气)、《玉虎坠》(贺其卷)等戏。闻宝英,陕西人,先工青衣,后演老旦兼教练,擅长的剧目很多,系陈景民的启蒙老师。王斌秦,陕西户县,西安“秦钟社”出科,专工小生,较为出名的戏有《激友》、《打柴劝弟》、《坐窑》、《详状》等。张正衡(原名张正碧),青衣旦,《闯宫抱斗》(姜后)、《玉虎坠》(冯妻)、《五典坡》(王宝钏)等戏,较为有名。须生行还有牛百顺(见前述)。周正俗,1918年生于兰州,1931年入兰州“化俗社”学艺,专工须生,秦腔表演艺术家麻子红(郗德育)是其启蒙老师。他的《逃国》、《杀府》、《劈门》、《烙碗计》、《潞安州》、《六部大审》、《抱火柱》、《大报仇》、《取都城》、《拆书》等须生戏,都是麻子红亲自传授,在西宁、兰州等地很受欢迎。他的兰州土语比较重,但却形成了他的唱腔、道白特点。旦行还有崔晓钟(青衣花衫)、姜瑶钟(青衣),均系陕西“秦钟社”出科的优秀生,驰名西北。演员还有黄逸中(须生)、穆九、苓西安,“榛苓社”出科的著名须生,与名演员何振中、曹福成、刘全禄、常春燕等系师兄弟,白胡子戏(老生)尤为拿手,如《大报仇》之刘备,久为广大观众喝采叫绝。
“新兴社”由兰州来时,曾新招了一科学生,在山陕会馆一面演出,一面培养学生。崔晓钟、姜瑶钟、张正衡系该社派人在兰州邀请的名家,来宁较晚。后不料被武威的马步青知晓,电告马步芳,就在他们演出第一场后,马步芳派人把崔、姜、张三人用“绑架”的方法,送往武威马步青的秦腔“民乐戏剧社”。不久又因“新兴社”一个学生练功中被教练打了几下,该生找到一个西宁大官(该生的亲戚)家,这个大官听了诉述大发雷庭,派人包围了山陕会馆,捉拿社长问罪。在陕西商人和朋友的疏通、恳求下,社长总算免受惩办,但以“拐骗良家子弟学戏”为由,勒令赵连璧给学生每人发一套棉衣,发足路费,派人送回兰州。“新兴社”就这样在西宁破产。赵连璧负债累累,连戏箱也变卖了,卖给金老五,只身去了武威另搭班子。大部分演员离开西宁,只剩下闻宝英、王斌秦、黄逸中、孔新晟(即该社留下来的唯一学生)等,仍打着“新兴社”的招牌和当时在宁演出的山西蒲剧“晋华社”搞“风搅雪”的演出。在1935年2月2的“药王会”(纪念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上,还演出《探窑》、《五典坡》、《抱火斗》、《审余宽》等折子戏。后因行当不全,观众不上座,王斌秦、闻宝英、黄逸中只好离开西宁,“新兴社”的名字在西宁就彻底湮失了。
1936年10月28日,凉州(即武威)秦腔“民乐戏剧社”(即紫娃在兰州创建的“化俗社”,被马步青强行接收,拉到武威改名)由社长沈和中带领,演员30余人分乘汽车两辆来宁演出。沈和中是陕西咸阳人,西安“易俗社”第一期甲班学生,工文武小生,兼演须生,有时也串演丑角。其特点是扮相英俊,嗓音宏亮,唱腔刚劲,道白干净,吐字清晰,做戏大方。《黄鹤楼》为其代表作,素有“活周瑜”之称。《凤仪亭》之吕布,《激友》之张仪,《详状》之徐继祖,《周仁回府》之周仁等生戏也都演的绘影绘声,颇为精彩。其须生戏有《四进士》之宋士杰,《三滴血》之周仁瑞,《韩宝英》之石达开,《满江红》之岳飞,《游龟山》之田云山等,丑角戏有《鸿鸾禧》之金松,《三滴血》之晋信书等,亦博得了观众的赞许。该社著名演员还有王文朋,陕西长安人,工须生。他的出名戏有《葫芦峪》之孔明,《四郎探母》之杨四郎,《辕门斩子》之杨六郎、《洪羊峪》之冠准,《状元媒》之吕蒙正,《假金牌》之孙正阳,《走雪》之曹夫等。王的嗓音翠亮,善用鼻音,唱腔花丽俏皮,不仅好听,而且感人。如他在《葫芦峪》中饰演诸葛亮的大段“伤寒调”,《清官册》冠准和赵八王的花音对唱,节奏严谨,天衣无缝,别具一格,不同凡响。在《拜台》中当诸葛亮看见司马懿头戴凤冠,身穿霞披,面向西蜀叩首时的浑身发抖,口吐鲜血,当场“变脸”,也为之一绝。30年代西安观众曾有这样的流传:三意社不卖钱就烧(即王的“火烧葫芦峪”),人们称他“死诸葛”,足见其艺术水平之高超。刘金荣,陕西华县人,泾阳“秦境社”出科的著名须生兼红生,人称“须生泰斗。他的嗓音较弱,但架子功、眼神、亮相等确为一大特点,他的《金沙滩》曾得到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评价。除此他的拿手戏还有《破宁国》之朱良祖,《闯宫抱斗》之梅伯,《春秋笔》之吴承恩,《出五关》、《白马坡》、《诛文丑》之关羽等。何振中,陕西长安人,陕西“榛芩社”出科,青衣,花衫无所不通。他的出名剧目有《玉堂春》、《五曲坡》、《白玉楼》、《周文送女》,《家庭痛史》、《秦香莲》、《黄河阵》、《二度梅》、《三娘教子》、《断桥》、《游西湖》等。其嗓音甜润,唱腔优美,吐字清晰,文武不挡,吹火技术如“一串铃”、“二龙戏珠”、“满堂红”等,无不称绝,是驰名西北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岳钟华,系清朝末叶甘肃著名须生岳麻子之子,自幼随其姐夫十二红(李夺山)学艺,工文武小生,个子稍矮,但架子功、腿功尤佳,如在《醉打快活林》中武松的“燕子吸泥”,《狮子楼》武松上楼的三腿,舞姿矫健,干净利落,兰州人称“真武松”。在《拷冠》中的稍子功,《小别母》中的翎于功,《长坂坡》中的枪花等,颇为精彩,令人回味无穷。其贫生戏《吃鱼》(饰简仁同),《坐窑》(饰吕蒙正)也较有名。其后也演须生和架子花脸,在《打严嵩》中饰郁应龙,《火焰驹》中饰艾谦,《黄河阵》中饰闻伸,《灰方腊》中饰方腊,《游西湖》中饰裴舜卿、廖寅、贾似道等。还有朱抬堂(紫娃)、田德年、赵西芩(陕西长安人,“榛芩社”出科的丑角)和原“化俗社”部分演员及学生等同来西宁。该社在西宁演出时间不长又返回凉州(武威)。
1937年8月某日晚,牟云青的“云育社”在中山市场演出,马步芳密令警察包围剧场,抓走观众100余人,送往乐家湾军营当兵。从此该社一蹶不振,终于停业。
张裱匠的“云育社”,在兰州至西宁地区流动演出,1940年去了兰州,再未回宁。这个戏班演员绝大多数是兰州人(如耿忠义、岳钟华、“秦腔训练班”出科的青年演员等),他们在西宁收入有限,捐税太重,经常被政府抓差演出,配合宣传活动(如小教场、国民党省党部后院常有“义务戏”),再加上马步芳警察包围戏园抓兵,观众不敢看戏,致使在西宁成立长达13年之久的秦腔“云育社”逼迫离开西宁,迁返兰州。
牟云青的“云育社”的演员们,大多数是“大盛班”、“三盛班”、“丰盛班”(即当地人称的“老班子”)的老人,他们有的在西宁落户,长期居住,有的就是当地人(如姚裕中、祁俊卿、尕元子、尕旦子、屎巴牛等)。剧社解散后,只好改行,另谋出路(如吴德卿卖茶水、杨兴汉收卖破烂)、有的成了民间乐人,为人家婚、丧事吹打、清唱、聊以糊口。
1933年秋,青海三青团领导的“西宁青年服务社”将1937年群众自发组成“新生活俱乐部”(初在北大街李家花园,后迁青海省党部南楼)改组为“青年剧社”,分秦剧(团)、京剧(团)两部,属西宁青年服务社经营,为半业余性质剧社。剧社经常在西宁“娱民大会场”演出,有时也到外县售票(或为农村庙会包场)演出,逢年过节或国民党党部、三青团团部、省政府开会为大会公演,也到乐家湾军营作慰问演出。全社(秦、京两团)共有演职人员70余人,活动长达11年之久,玉成了一批当地戏曲演员,在社会上留下了一定影响。
秦剧团负责人是王志和(爱好秦腔,在《盘门》中扮演田单)、魏班仁(互助哈拉直沟人,1946年从乐家湾马家军营业余秦剧社调来管理戏箱兼演员)。聘请的教练有:吴德卿、祁俊卿、南之诵、姚裕中等,导演是李志砚(学校教师,在《打金枝》中扮演郭艾),演员有马相如(字兆禄、西宁人,工小生兼拉板胡,解放后在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任业务室副主任,后调省群众艺术馆,现已退休)、高香山(西宁东关人,工旦行)、赵世桥(生、净)、毕子彦(陕西华县人,西宁亚东书店经理、工正、小、旦)、张养斋(西宁人,工旦行)、李钟如(西宁李土司之子,工须生)、谢玉林(西宁人,先工旦行后改须生,解放后在省五金厂工作,现已退休)、金玉斋(西宁人,工商界秦腔爱好者,旦角兼鼓师)、张九峰(旦角)、史可发(西宁人,教育界,工须生,1984年病故陕西省周至县勒马乡小学)、汪永浩(西宁人,旦角兼鼓师,解放后曾在军区曲艺队、新生剧院、蔬菜公司工作,现已退休)、张连升(大净)、何升山(丑、净)。黄兆业,字志静,1913年生于西宁市杨家寨,1938年为了躲避马步芳拉兵参加了“青年剧社秦剧团”,初工须生,后期亦演净角,曾演过《临潼山》的李渊、《闯宫抱斗》的梅伯、《盘门》的田单、《辕门斩子》的六郎、《争先锋》中的刘备、《探监》的冯彦、《二进宫》的杨侍郎等。解放后在该村办高级合作社的工作组的支持下,成立了杨家寨业余秦剧团(在山陕会馆拉了三板车戏箱,据说是马豁儿——马步青的),在西宁请来教师金吉斋、二手王子顺,板胡达茂亭、耿玉、须生鲁克明等在该村演出,黄担任导演。大炼钢铁时公社曾派该团到大通石山公社、西川大堡子、三其等地流动演出。“文革”中该村戏箱、剧本被焚,黄也受了批斗;打倒“四人帮”后,得到平反,现在家欢度晚年。还有牛志荣(民间美术画工兼裱糊字画、工净)、李汉德(须生)、何八字(工商界、须生)等。乐队有:徐跃青(二手)、赵宝卿(下手,秦腔“大盛班”领班赵金福之子,解放后曾在互助县秦剧团乐队工作)、丁南明(西宁人,卖茶水为生,工丑兼二手)等。箱官:魏班仁、候昆山。
1944年,由于缺乏经费,“西宁服务社”停办,而青年剧社在没有公助的情况下仍断断续续坚持业余演出。1949年3月26日《青海民国日报》刊登消息一则云:本市青年剧社赴乐家湾劳军公演,表演节目颇多精彩可观,凡驻乐军官士兵,精神上得到极大安慰,一致寄于好评,各演员受到马主席赏发优厚奖金,司令部政工处亲切关照,生活舒适,兴奋有加,对于表演兴趣鼓励不少,闻该剧社公演时近二周有余,秦剧中最引人可观之剧目多献演一过,再继续公演二周后返省,此次普遍劳军,在春光娇媚当中实具有深长的意义。
直到西宁解放前夕,青年剧社才解散(据马兆禄、黄志静、汪永浩、谢玉林、丁志明提供)。
马步芳的乐家湾部队有个业余秦剧社,属马继援部八十二军“青海省智编六十一师”领导,后改为“八二军七八旅秦剧团”。1943年该社成立时,由六十一师师部政治部政治宣传科少校科员魏〖HT5,7SS〗王〖KG-?3〗〖HT5,6SS〗月〖HT〗仁(见前述)负责领导。1947年剧社重新进行组政,由湟中班达人库万奎主要负责。该团主要为马家军部队演出,演员没有工资。演出成绩突出者有奖励,分一、二、三等,奖品有军衣、汗褂,也有现金,10元、8元不等。
主要演员:魏玥仁(须生)、赵春喜(生)、马明林(须生)、金文渊(旦)、胡登云(生)、刘登太(生)、库万奎(须生)、张连鼎(小生)、张国才(青衣)、余进宝(小旦)、曾钱林(大净)秦德福(丑)、秦德才(杂)、达林山(杂、)安治升(鼓师)、杨有发(板胡)、郑国墨(二手)。先后聘请过的教练、著名演员有:耿忠义(见前述)、张文庆(尕辫子)、张化民(尕顶打)、何家宝、孔新晟(尕狗子)、牟云青(天赐娃)、杨兴顺、杨兴汉(天赐儿)、柴娃、曹福成、任玉墨、李玉墨、牛百顺(鳖娃子)、祁俊卿(尕祁)、尕禄子、吴有福、秦亚敏(票友下海、工青衣旦)、王化成(兰州“化俗社”出科的小生)、周正俗(见前述)、彭安民等。
这个剧团,直到1949年8月马家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而解散(亢树楠、陈秉渊提供)。
1940年,南之涌和金吉斋(俗称“金家禄禄”)招集“云育社”班底,组建“秦钟社”(初称“同乐社”),又新增加了几位演员:
南之涌,1895年生于陕西省泾阳县,自幼学炊事行业,热爱秦腔艺术,常在“自乐班”演唱,学会了好多剧。民国初年到了兰州,1920年来到西宁,在“新生园”饭店掌勺。当时的西宁戏剧界人都知道他热爱秦腔,也能登台演出,所以在剧团缺乏演员的情况下,经常敦请帮忙。他常在名演员延盛子门下求教,精益求精,学戏很多,以唱须生为主,兼演其它角色。曾先后在“云育社”、“青年剧社”、“共和社”搭班演唱,并在湟中县的贾尔藏、傻尔家、新元堡、西堡等村的业余秦腔剧团演戏、传艺。
祁俊卿(当地人称“尕祁”),青海省大通县人,原唱眉户,后改秦腔,演出剧目有《十道本》、《风波亭》、《盘门》等。
杨正俗,西安“正俗社”学生,西北著名青衣、花衫,曾在宁夏“觉民学社”担任总教练。
王新民(原名增枝),陕西省兰田县人,生于1920年,兰州“新兴社”学生,须生、小生均演。《斩经堂》(吴汉)、《详状》(徐继祖)、《辕门斩子》(杨六郎)、《周仁回府》(周仁)、《杀驿》(吴承恩)等戏,为其代表作,在甘肃、青海颇有名气。解放后曾任甘肃省酒泉地区秦剧团团长,被人们誉为“三会”(会编、会导、会唱)团长。
筱美兰,王新民之妻,兰州秦腔界较早的坤伶之一,演出剧目有:《断桥》(白娘子)、《河湾洗衣》(田赛花)、《玉堂春》(苏三)、《鸿鸾喜》(金玉奴)、《梅友阵》(李凤姐)、《斩经堂》(王兰英)、《双明珠》(灵珠)、《劈华山》(王桂英)、《黛玉葬花》(林黛玉)、《马嵬驿》(杨贵妃)、《夺锦楼》(瑶英)等。
九岁红(本名不详),演出过《拾玉镯》(孙玉姣)、《柜中缘》(许翠莲)、《入洞房》(芦凤英)等戏。
还有:耿忠义、孔新晟(见前述)、郭振清(小生)、陶起福(甘肃人,各种角色都扮演,故人称“官身子”)等。
1942年,金吉斋又从兰州接来一批演员,他们是:
张新棠(乳名“四儿”,其父张文庆,见前述),原籍陕西省户县小王店村,生于1923年9月9日,在甘肃省临洮县长大,13岁到兰州加入陈景民创办的秦腔“新兴社”,曾受秦腔名家高俊(陇南名须生)、麻子红(郗德育)、王文鹏、肖顺和、党玉亭、赵玉堂(甘肃省武威县著名须生)及甘肃省岷县名须生十三红(本名不详)传艺、指导。初习小生、须生,以后亦演架子花脸,红生,丑角;其先天条件较好,身材高大,嗓音宏亮,功底扎实,风度潇洒。在几十年的艺坛生活中,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他演的现代戏有:《梁秋燕》(候下山)、《衣锦荣归》(老先生)、《雷锋》(谭老三)、《血泪仇》(王仁厚)、《王金兰》《白德全》、《铁流战士》(扎喜)等;历史剧有:《烈火扬州》(李庭芝)、《美人纲》(李柬芝)、《满江红》(岳飞)、《白蛇传》(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游西湖》(裴生)、《三滴血》(周仁瑞)、《长坂坡》(赵云)、《出棠邑》(伍员)、《十五贯》(况锺)、《太湖城》(孙武)、《火焰驹》(艾谦)、《出五关》、《白马坡》(关羽)、《灭方腊》(方腊)、《赶驾》(黄飞虎)、《玉虎坠》(贺其卷)、《西厢记》(张生)等。张新荣最大特点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名噪甘青。
秦严敏,兰州人,票友下海,专工青衣,扮相善良,嗓音宏亮,拿手戏有:《大香山还愿》(妙善)、《闯宫抱斗》(姜娘娘)、《断桥》(白娘子)、《五典坡》(王宝钏)、《杀子报》(刀子旦)、《铁兽图》(杜氏)等,当时在西宁很受观众称赞,名气很大。后来(1948)因嗓子变哑,不能演戏,生活无着,流落街头行乞。
朱化俗,原籍陕西省泾阳县人,兰州“化俗社”出科,工文武小生,系名演员朱怡堂(别名紫娃)之子。
王志杰(原名王德杰),陕西省长安县人,与名演员郗德育(麻子红)、田德年、王德功、王德孝等,出科于陕西秦度“德盛班”,是“德”字辈的师兄弟,初工武生,后改大净,亦演架子须生等。
王学义,兰州人,票友下海,专工青衣,经常演出《三娘教子》、《青风亭》等戏,解放后在兰州张掖路人民旅社工作。
刘新平,甘肃省岷县人,生于1926年,幼年加入岷县“新民社”学艺,1941年到兰州加入陈景民的“新兴社”,同王新民、张新棠、孔新晟、贺新琦、陈新贵等是“新”字辈学生,工文武小生,有时也演须生、丑角、先后在岷县、兰州、民勤、永昌、西宁、武威、张掖、酒泉、河州、临洮等地搭班演唱,1982年病故兰州。
还有刘新荣(小旦)、刘大师傅(刘新荣)的父亲、吕秉臣(二手)、黄本国(鼓师)、柴润生(板胡)、杨维新(捡场)等。在中山市场小舞台演出。上演剧目有:《独木关》、《介山口》、《搭子沟》、《三盗九龙杯》、《潞安州》、《捉拿花蝴蝶》、《卖画壁门》、《苏武牧羊》、《彩楼配》、《五典坡》、《烙碗计》、《汾河湾》、《对银杯》、《绝缨会》、《黄金台》、《蜜蜂计》、《玉虎坠》、《闯宫抱斗》、《回荆州》、《黄河阵》、《大拜寿》、《马天龙走国》、《得胜图》、《八件衣》、《三娘教子》、《青风亭》、《杀狗劝妻》、《六部大审》、《反西凉》、《出棠邑》、《姬家山》等,还有“封神演义”连台本(从《开国图》起,到《鸡头关》止)40多出。
1943年春的一天午场演出《绝缨会》。戏散后,张新棠和祁俊卿为一个角色上场迟早问题发生口角,祁当时是派班长,认为张新棠是误了场,犯了行规,要给张设“庄王堂”(旧社会戏曲班长惩罚演员的一种刑庭)。周正俗对此封建行帮陋规极为不满,争吵起来(周为了防身,怀内藏了一把斧头)、由于两派(兰州来的和西宁原有的)人数众多,势均力敌,有人怕事情闹大发生斗殴,便从中解劝,方为罢休。不久,周正俗、张新棠等又回了兰州。这一年,马步芳又派遣便衣警察,包围了“秦钟社”戏院。拘捕了全体演员和观众,除未成年的小孩和妇女外,无一幸免。事后强迫索保出钱赎人,无力交纳者一律送军营当兵。杨兴汉被抓去后,因无力赎身,坐了两个多月班房,直到病危时才被丢到野外。以后又改行收卖破烂。南之诵又回到“十店行”,仍操旧业。金吉斋改行卖瓜子、纸烟、腊黄豆。一些难以改行的则论为乞丐,如祁俊卿,张化民等,为饥寒所迫于1948年惨死街头。从此,民间戏曲班社在西宁彻底破产。
为了穷苦艺人的生活和满足西宁秦腔观众的要求,金吉斋又于1945年将原“秦钟社”在宁零散人员组成“吉育社”,在中山市场演出。开始演出上座率尚好,后来由于苛捐杂税繁多,观众渐少,开支困难,不到一年时间便又散伙。
1946年,周正俗接来一批演员,在西宁组成秦腔“通俗社”。演员除周正俗、王新民、筱美兰、杨正俗、赵连璧外,还有:
牛利民,西安市南郊人,生于1922年,1935年学艺,为西安“易俗社”第十一期学生,身材高大,嗓音宏亮,小生须生均演。他的出名戏有:《哭祖庙》(刘谌),《花云带箭》(花云)、《木南寺》(吕蒙正)、《激友》(张仪)、《黄鹤楼》(周瑜)、《辕门射戟》(吕布)、《庚娘传》(金大川)、《葫芦峪》(孔明)等。
筱桂玲(乳名“改改”),原姓李,1934年出生梨园家庭。其父李世英(1902年生),须生、丑角均演,不仅是有名的演员,还是艺苑园丁。他教过的学生有:张明华(原西宁“新新剧院”院长,“青海省秦剧团”副团长,工文武小旦,青衣,现已退休);郗化民(麻子红的侄子,须生、净),谭化美(小旦),李化仁(十二红李夺山的儿子,须生、毛净)、朱化俗(紫娃的儿子、小生)等“化”字辈学生和王新民,张新棠、黄新芳(小旦)、姜新生(丑)等“新”字辈学生等数百人以上。已于1964年退休。现年83岁,住在咸阳老家,安度晚年。筱桂玲7岁跟班学艺,学会了《杨氏婢》之玉兰,《女起解》之苏三、《黛玉葬花》之林黛玉,《别窑》、《探窑》之王宝钏等。1956年二次来宁,参加“西宁秦剧院”,曾演出《五典坡》之王宝钏、《玉堂春》之苏三、《铡美案》之秦香莲、《貂蝉》之貂蝉、《白玉钿》之尚飞琼、《对银杯》之二娘、《蝴蝶杯》之芦凤英、《闯宫抱斗》之姜后、《桑园会》之秋胡妻等,颇受欢迎。现已退休。
“通俗社”1947年在互助县演出时,因王新民、筱美兰等主要演员离社,于年终解散,大部分演员又回了兰州。
1947年,由陶起福和杨兴汉组织西宁零散艺人组成“共和社”,演员有杨兴汉、孔新晟、陶起福、陶起发(净、陶起福之兄)、吴德卿、姚裕中、祁俊卿、尕元子、尕旦子(何吉成)、屎巴牛,还有兰州来的韩柏林(小生须生均演)、韩玉兰(韩柏林之妹,工小旦)等。(韩氏兄妹不久又回了兰州)。
1949年,孔新晟为该社领班之一。西宁解放初,曾向军管会文教处反映剧社有困难生活无法维持,希望人民政府照顾、安排。当时的文化科科长程秀山(后为青海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联副主席)讲,政府财政困难,鼓励他们多演出增加收入,自己养活自己,不要给政府增加开支。1950年冬,该社在湟源演出时,终因演员阵客不齐,演出质量太差,收入不能维持演员们的生活而宣告解散。
从1893年的“大盛班”,到1950年的“共和社”。承上启下半个多世纪,经历了1895年的湟河事变、1933至1935年连续三年(旱涝、冰雹、洪水、庄稼黄锈病等)的自然灾害、马步芳几次派警察包围戏园抓兵等等天灾人祸。几经浮沉,但给西宁各族人民在秦腔艺术事业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原载《西宁文史资料》柴景春 作者原系西宁市秦剧团编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