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秦腔节今天闭幕,我在西安晃了将近十天,戏也看了,泡馍也吃了,兵马俑也逛了,最最重要的是偶像也见了,是该写点啥了。

整个秦腔节让我感觉最好的是老百姓对秦腔的无比热爱。每天下午尤其是晚上有演出的剧场门前都是人头攒动。尽管市场卖票的比重很小,但剧场内基本座无虚席。这至少说明1.秦腔在百姓中还是很有基础的。2.票还是给到了真正爱戏的观众手中。宁夏秦剧团团长曾和我聊起他们小剧场的演出。不卖票时会挤爆棚。演出中观众想去趟厕所都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考虑到老年观众的安全问题,后来他们卖10块钱一张票,结果只有半场的上座。最终他们将票价定在了5元,基本上正好满场。“但就这五元钱对很多观众来说都是能攥出油的。”朱团长动情地说。和大多数戏曲剧种一样,秦腔的观众也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偏低的困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秦腔新作品的创作方向。

实话讲这次秦腔节上我没怎么认真看戏。一方面是因为戏中间我要去后台采访影响了观看,另一方面我看过几场后对整体的水平有些失望。我看的第一场是《七步诗》。看完后没有一个角色能给我留下立体的印象,演员只会站在舞台上干唱基本没有程式。但散戏后我听到的评价却是一致叫好,这让我有点怀疑自己的审美。当我再看过几场戏后,我承认《七步诗》相对还是不错的。

本届秦腔节我看过的屈指可数的(个位数)戏中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锁麟囊》。该戏的程式表演基本照搬了京剧,但一看就知演员是用心学的练的。可能很多正宗学京剧程派的演员演不到这份儿上。在移植的过程中,秦腔版对传统京剧《锁麟囊》的基本故事尤其是经典的唱段完全遵从。丰富了傧相、梅香等人的心理变化,于小人物身上也能引起观众的一些思考。正面表现了发洪水的场景,秦腔的各行当程式得到了体现。舞美在基本的一桌两椅上稍做丰富,雅致但绝不豪华。只有两点我感觉稍欠。一是春秋亭和一霎时两段中舞台后区的伴舞我觉得多余;二是演员的唱我以为是模仿京剧程派但据说是秦腔最传统的敏腔,这种声音我个人不是很欣赏。都说女主角苏凤丽和齐爱云很像,都是功底好,人单纯,在压迫中依然刻苦的人。祝福她从此越走越好!我比较赞赏移植兄弟剧种经典作品的做法。与其花巨额资金搞三流创作,不如先踏踏实实地学人所长做好积累。

传统戏中《锁麟囊》我一直喜欢,但《清风亭》我向来坐不住。而这次秦腔《清风亭》演完后,我在剧场里听到不少观众赞叹这个故事好(而且一听就知道他们没看过这个题材),还有不少抹眼泪的。这让我这些天一直在想我们的戏曲创作应该面对怎样的观众群?没错,那样的观众是主体,但我认为戏曲只停留在那个层面很快就会消亡。那么我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戏?我觉得首先故事要生动,最好还能引发点思考;其次戏曲本体的美(唱腔、程式等等)要有所展现。我满足的底线是这两点最起码有其一。现实的失望是,故事能自圆其说就不错了,演员除了嗓子似乎没啥功底了。偶尔,戏曲舞台上还会冒出些许让我看过还想再看的新作,比如《傅山进京》、《大树西迁》等。但在戏曲的主体观众中,这样的戏不见得比《清风亭》有市场。这些戏的价值何在?我认为政府应组织高素质人群(我觉得素质比年龄更重要)观看这类作品。比如送戏进校园,比如在宣传上加以引导。这比盲目地将钱砸向烂作有意义的多。当然演员和创作者也不能拿到奖就算胜利,将难得诞生的好戏也扔进库房,又开始憧憬下一部作品。其实一个演员一生能留下一部自己的代表作就值了。

现在的各种艺术节大都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此次秦腔节我就注意到看演出的观众不是圈内从业人员就是传统戏迷。在某高校举办高层论坛,居然听众也只是交论文的各位圈内学者。主办方完全有能力组织一些学生来看戏,在学校做一些普及性的讲座等等。还有,当代秦腔舞台上最亮的“星星”们比如李梅、李东桥、李娟、李小锋(秦腔届怎么这么多姓李的?)……在本次秦腔节上都没啥事儿。对秦腔届而言如此重要的活动让这些人闲着真是浪费资源。他们不去和新人们争奖是对的,但可以赋予他们类似秦腔大使之类的工作,让他们在外围宣传秦腔。比如和CCTV-11或其他媒体合作做些节目加大宣传;比如送戏进校园送戏下基层。既将秦腔节的活动渗透到广大老百姓(不光是戏迷)中去,又是政府关心群众文化生活的体现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