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 演活人物
———谈秦腔名演员牛利民演唱的《辕门射戟》

“勇于创新,演活人物”,这是人们看了刚刚退休返回金城的著名秦腔老艺人牛利民的演出后,所给予的评价。

牛利民是陕西长安县人,13岁时,经著名秦腔艺人陈雨农引荐,入科学艺,工文武小生,后来又兼工须生,是西安易俗社第十一期学生中的佼佼者。牛利民在唱腔上师承赵杰民、郑香亭、李可易先生,做派上受过武功教练杨实易、吕通俗的教诲。30年代末,他已崭露头角,先后同著名秦腔艺人杨实易、任振西、刘易平、孟遏云等,到甘肃平凉等地演出,并于1946年夏天,与名须生高希中带精诚剧团定居兰州。解放后,曾担任兰州文化社社长、文光剧团和兰州市秦剧团副团长等职。后来,他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迫害,被调武威地区秦剧团。

在艺术创造中,牛利民善于吸取前辈表演艺术家的精华,发展自己的演唱风格。他身材修长,扮相英俊,表演细腻,做打逼真,丹田气足,唱腔刚劲。尤其是高音挺拔悠扬,激越奔放,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表演上他不抱残守缺、墨守陈规,而是十分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活动,着力在突出人物的个性上下功夫。在48年的艺术生涯里,他成功地塑造了《辕门射戟》里的吕布、《哭祖庙》里的刘湛、《花云带箭》里的花云、《坐窑》里的吕蒙正、《周仁回府》里的周仁、《逃国》里的伍员、《祭灵》里的刘备、《葫芦峪》里的诸葛亮等众多不同性格的人物艺术形象,在内心世界与形体技巧的结合上,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在广大观众中负有盛名。

牛利民的拿手戏中,被观众推荐备至、久演不衰的首先要数《辕门射戟》了。这个戏是1943年他在甘肃平凉“平乐社”时,跟名艺人李可易先生学的。当时他刚21岁,正是艺术青春时期,身强力壮,神足气饱,这个舞蹈身段吃重的做工戏,他演来得心应手,生动传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又不断地修改锤炼,丰富提高,日臻完美,终于成为当时在甘肃谁也演不过他的看家戏。在这出戏里,他从剧本、唱腔到表演三个方面着力刻画人物,并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精益求精,锐意求新。

一是要突出吕布的勇力过人。《辕门射戟》是一出舞蹈身段极为繁重的做工戏,演员必须通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各种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绝不能为程式而程式。牛利民在这出戏里,对剧中吕布的耍翎踢腿、扎势亮相、指法台步等一招一式,不但做到了表演干净漂亮、潇洒威武,充分展现出吕布超群的武艺、匹马纵横天下的大勇,而且还千方百计对吕布狂傲跋扈的性情加以渲染和描绘。例如,当吕布解劝纪灵、刘备两家和好未能奏效肘,为了更好地表现吕布的性傲、急躁和愤懑心绪,随着“守户犬逞主威与虎鏖战”的(尖板)尾音一落,吕布右手举起惊堂木,朝桌面猛击。紧接着的动作处理,据说陕西有些剧团最初演出时是采取“钻桌子”的动作,即四个杂角把桌子抬起,吕布迅速从桌下钻出。有的人见“钻桌子”的舞蹈身段不尽美观合理,便改为“推桌子”,即吕布把桌子猛向右一推,再从桌左侧走出来。李可易先生教授时,又改为“翻桌子”,即吕布把桌子举起,由前侧翻到身后放下。后来牛利民在演出实践中,进一步改成了“扔桌子”,即以右手按桌子外沿,左手心朝上抓住桌子内沿,左脚站前,右脚向后拉半步。将桌子猛举起,飞快掷扔于后台,内心独白是“饮不成宴了就打吧!”然后出场换衣,拉“半个架子”,亮高势。这样一改,舞蹈身段既干净优美,夸张形象,同时又把吕布英中有狂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难怪观众每当看到这里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再如,吕布设下“射戟公断”的妙方,强行再作调解时,一般演法是起(紧尖板)、唱罢“虎牢关打一仗威风八面”的尾声后,接起[浪头]击乐,打“左辫马”,拉“半个架子”亮高势。牛利民看到甘肃一带演《伍员杀府》中伍员换衣后的“三踢腿”动作美观帅气,于是,便借鉴糅到这里来,在打“左辫马”后边加了“连环步连踢三腿”的舞蹈动作。即先起左脚踢头部,向左前方迈—步;再右脚踢头部,向左前方迈一步;接着左脚再踢头部,向左前方再迈一步。然后接拉“半个架子”,举翎亮高势。这样的表演,比原来的动作就更富有夸张性,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更为突出鲜明,使吕布不可一世的傲气充分得以表现。实际上吕布也正是凭借着一身武艺和骁勇,才镇住了纪灵的四十五万铁甲军,使“辕门射戟眼,解和两家冤”的主张能够圆满地得以实现。

二是要突出吕布的贱骨头劲。吕布是个见色见利忘义的三姓之奴,他跟丁建阳而反丁建阳,投董卓而诛董卓。这一点在吕布上场后的大段自我表白中便和盘托出。对这一大段念白,牛利民潜心钻研,不仅出语明快,入耳爽然,时而慢速、中速,时而快速、大顿挫,很富有伸缩性和节奏感,同时配以优美的手势身段,使感情变化十分自然有致。譬如,对“可恼董贼不仁,霸占我妻,怒恼某的情性,又戟刺董贼一死。我便偕得貂蝉,来到徐州歇马为王。”这一小段念白,牛利民几乎是用快速一气呵成。尤其当念到“偕得貂蝉”时,在(乱砸)击乐中提左腿,拉双翎举于头顶,由右向左大旋转,再念出“来到徐州歇马为王”,旋即在(五锤)击乐中收势。这段念白和表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吕布那种内在的好色断义的急切心情以及跪而求生的贱骨头劲。

三是要突出吕布的立场不稳。吕布固然看穿袁术、纪灵“先夺小沛,后图徐州”的不良用心,从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出发,愿为刘备、袁术两家解和。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他则是个有勇无谋的酒色之徒,尤其立场不稳是他的致命伤。于是,对吕布立场不稳这一带本质的性格特征,牛利民精心做了处理。譬如,在纪灵、刘备的一段[带板]对唱中,双方据理相争,都想求得吕布的支持。有的演员在这里把吕布演成碍于面情的和事佬,那是大错而特错的。牛利民在这里表演的立足点则恰恰落在吕布立场不稳的要害处,别开生面,入情入理。纪灵唱“你不杀汉刘备终是后患”,吕布猛一听发愣,急朝右侧跨步,右手搭刘备左肩,眉心紧锁,凝眸一望,露出变心、威逼、想动杀机的神态。刘备已觉察到吕布的立场动摇,万分恐惧,魂不附体,不停地作揖哀求,连声呼喊“仁兄”,接唱“我若是忘你恩头上有天”。吕布看见刘备哭拜哀求的可怜相,心又软了起来。随着使[摩锤子],拉双翎凝视刘备,翎尖徐徐颤抖,心想如杀掉刘备将铸成大错,势必连自已也陷于孤立了。于是,双翎平划,双眸激瞫,眼珠左右旋转沉思,很快又坚定了原主张,设下“射戟公断”的妙方。这种把吕布立场不稳带有本质的性格作为全剧主线的演法,使得人物的个性分外峻峭突出。也正因为吕布反复无常,后来终于被曹军生俘,在白门楼送了命。

牛利民还十分重视对传统演出本认真进行分析研究。他经常阅览历史书籍,钻研剧情,根据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字斟句酌地反复做推敲,校正和修改工作。旧本中带有迷信色彩的宿命论唱词和欠妥帖的语句,他都从不放过,力求做到文字优美而健康。例如,刘备唱“叫仁兄莫放箭弟要告天”,改为“慢放箭弟我要叮咛再三”;吕布唱“这一箭不是我全凭上苍”,改为“这一箭解和了两家仇冤”。这样就把戏的主题和人物的精神境界提高了,使观众耳目一新,从而收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效果。

艺精人勤跨新步,岂容华发待流年。现在,花甲老艺人牛利民除坚持演出外,还集中精力整理优秀的传统剧目,总结艺术经验。他决心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青年演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