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八零末的人,在现当代众多同龄人追逐潮流音乐的时候,我却一直钟爱上了秦腔这种古老沧桑的音乐。一声声幽怨、悲伧的唱腔伴着凄婉的二胡,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亲切的激流。秦腔,早已在我心灵深处留下烙印。每每听到秦腔,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寻思着这也许就像追星族在大街上偶遇明星的感觉一样吧。

说起秦腔,大都会和“吼”联系起来,是呀,秦腔是站在广袤的八百里秦川上,面对着黄土或远处连绵的群山而发出的肺腑之音。从小到大几乎听遍了秦腔的经典剧本,也许因为自己比较多愁善感的性格,所以特别钟爱人间正义的《赵氏孤儿》和《周仁回府》,也曾为老程婴和周仁的委屈泪流满面。还有隐忍韧性的《三娘教子》和《王宝钏》,其中都折射着女性的宽容和坚强,每次听到时都让人兴奋不已,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与雄壮。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在这里,秦腔拥有广袤的天地,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真嗓音演唱。我们村有自己的社火队,每年的正月、端午、重阳,还是诸多庙会,唱秦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当高亢的秦音响起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祥和之中,庄稼人的辛苦和疲惫,忧愁和烦恼也随之抛之脑后,烟消云散。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逢村上或邻村唱大戏,我们全家都会出动,那时我还不懂,只是觉得戏里边演员的装扮都很漂亮,在很大程度上我去看戏只是图个热闹,更热衷的是戏场子里小贩们卖的玩具和小吃。

从记事起,每天吃过晚饭父辈都会吼上几嗓子听听,偶尔兴致好的时候还给我们讲一下故事情节。听着父辈的讲解,好像感觉秦腔是从传奇中走来,那样悠远而神秘。老爸经常是陶醉在那种韵味里,那神采奕奕的神情,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那时的我只是当听故事一样听着,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应该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秦腔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心里的,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我心中一到音乐风景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开家的时间越来越长,那高亢而又委婉的秦腔很少听到了,然而内心深处总有一根线牵引着我的思绪。

几百年来,秦腔从来没有被淘汰,被沉沦,在这片秦川大地,青宁甘新,都有着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只有秦腔,也只能有秦腔,西部的人民只能也只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这里除了吼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