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春伊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新一轮演出季就在料峭的寒风中开场了。首先出场的是由该院小梅花秦腔团新近移植的《五女拜寿》,自正月初五首演以来,场场爆满,使得这个演出季取得了新春开门红。

而这不过是个开始。今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目标是力争做到一年365天演出不断,也就是要做到“天天有秦腔”。在今天的演出市场,这个目标可谓不小。有如此的底气,其实源自于他们的两个策略:打造金字招牌和拓展城市演出市场。

打造一块金字招牌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一家融创作、表演、研究于一体的戏曲艺术院团,拥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等多个专业演出团,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2006年,凭着近70年的文化积淀,该院创作的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被评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为了打破某些剧目在获奖之后市场沉寂、叫好不叫座的怪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决定趁机让秦腔演出在市场上火起来。

为此,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反复研究西安演出市场,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进行市场调研,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大力拓展城市戏曲演出市场,打造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兵强将勇、人才荟萃的秦腔金字招牌,开展不间断的演出,出人出戏出效益,形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天天有秦腔”的文化品牌。

2007年11月,藉着新剧场落成的契机,“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正式开幕。为了培育演出市场,戏曲研究院努力推行演出不送票的制度,包括该院领导在内,招待亲友看戏都得自掏腰包。

自活动开展以来,研究院又根据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演出,如“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剧目演出月”“优秀中青年演员个人专场演出月”“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迟开的玫瑰》展演月”“庆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建院70周年百场庆典演出”等。不但初步实现了“天天有秦腔”,而且在西安和周边城市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极大地提升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

打造新剧目,开拓新市场

尽管有了打造金字招牌的设想,但要实现“天天有秦腔”还得依靠剧目和市场。

在剧目方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坚持既稳住传统剧目的演出,又以新创剧目开辟新市场的策略。该院历史悠久,积淀沉厚,各团都有着数量不菲的保留剧目。在“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实施以来,先后有70多个传统剧目(包括秦腔、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等主要剧种的优秀折子戏)轮番上演。

以往,这些传统剧目一般是下乡演出时的保留剧目,城市剧场则多以新创剧目为主,城市观众很少能看到这些传统剧目。在这次的剧目展演中,针对以往传统剧目多在农村露天演出,演员不太讲究表演细腻性和程式准确性的现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要求要充分展示中青年演员的程式性表现技巧,重视传统剧目表演中的不规范行为,每场演出剧目都必须由院两位艺术总监签名督导后才可上演。而在新编剧目的演出中,则注重展示剧目的与时俱进,要求做到人物体验准确,刻画形象严谨认真,不断提高巩固剧院新创剧目在城市观众中的口碑,同时,培养名角,宣传名角,重点推出一批中青年演员和他们的拿手剧目,以名角吸引观众,培育演出市场,最终形成以一大批名角带动的整体品牌优势。

这一以剧目为基础的操作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每天晚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落成的剧场前常常是人头攒动,一票难求。“天天有秦腔”的文化景观正在形成,并已经初步为观众及演出市场所认可。

在开展城市演出的同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还不断开拓和巩固农村市场,那些暂时没有演出任务的演出团体,会积极寻求传统剧目的农村演出,以期继续扩大传统剧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0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仅在剧院剧场上演的剧目就多达96个(包括剧目片段),其中传统剧目78个,现代戏13个,新编古装剧5个,参演人数达400余人。“天天有秦腔”已经成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历史上演出剧目最多、参演人数最多、演出周期最长的演出活动。这一文化现象,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2009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得到了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的资助,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年多来的演出实践证明,让秦腔走出象牙塔,改变以往的创作演出思路,回归民间,遵循普通民众的艺术欣赏标准和价值取向,才是秦腔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只有让秦腔走出象牙塔,才能够让品牌为广大观众所认知认可并进行文化消费,这也是振兴秦腔、培育演出市场的必由之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