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9年在兰州成立的著名班社《万顺班》开始,兰州市秦剧团走过了百年历史。昨日,“兰州市秦剧团发展百年座谈会”在兰州召开,省内戏剧专家就秦腔在兰州的发展、演出100年来暨兰州市秦剧团百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座谈。
从“草台班子”到艺术团体
1909年,著名秦腔演员史月卿(人称史八爷,兰州人称为“金城四绝”之一)联络街头流散的艺人,在市内旗杆巷(今兰州市上沟)朱家庙组建了戏班,以“万事顺利”之意取名《万顺班》。随后,经历了万和班、化俗社、文化社、文光秦剧社的不断演变,1958年8月改为“兰州市秦剧团”,1959年2月成为一个国家事业单位的表演艺术团体。
兰州秦腔百年成绩显著
据了解,兰州秦腔百年为中国戏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13年,第一位秦腔女演员在兰州诞生,她就是当时秦腔名旦朱怡堂的妻子李喜凤,她作为职业演员登台演唱,扮演剧中女性角色,不仅开创了甘肃秦腔女演员的先河,而且在西北秦腔界也是首创者。1928年,我国第一所公办的戏曲学校——觉民学社在兰州诞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兰州市区聚集了近30多个戏剧演出团体,除秦腔外,有话剧、京剧、评剧等。处于激烈竞争的秦腔剧团毫不示弱,强化演出阵容排演了《二度梅》《铁弓缘》等剧目并将之推上舞台,参与竞争。而且,兰州还出现了两个久演不衰的民间秦腔班社,一个是永登苦水乡苗家自办的家庭戏班——苗家班;一个是红古区湟兴乡农民自发办的“湟兴秦腔班”。
剧目建设是一个表演艺术团体建设的基础,当兰州秦剧艺术发展步入正规后,一批主题不同,题材各异,风格样式多样化的剧本相继问世。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活动中和在各种汇(调)演中,都有自己的剧目上演和参演。兰州市秦剧团的剧目创作建设50年来应分两个阶段,即文革前和文革后改革开放的30年中。文革前的创作剧目有《玉枝玑》、《江小莲》、《打乾隆》、《阮八姐》、《双母记》、《红色医生李贡》、《服务新风》、《玉蜻蜓》、《东风万里》、《跃马扬鞭》等,这些剧目虽存在某些不足,但都能够触摸到时代脉搏,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心愿,因而获得广大观众的欢迎,有些剧目竟创出连演百天不衰的票房效益。文革结束后至今的30年中,为使秦腔这门古老剧种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在各项工作的布局上,以剧目创作带动艺术生产,以此凝聚人才,发挥整体优势,创作了一些优秀剧目为秦剧团发展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局面。近30年来创作、改编、移植剧目有《抢亲记》、《金城关》、《春晖》、《三老两小》、《喜狗娃烂漫曲》、《冤怨恨》、《金蕉酒》、《天下太平鼓》、《唐太宗嫁女》、《家庭公案》、《狸猫换太子》、《龙源》、《茸宝记》、《荆钗记》、《梁宫秘史》等,特别是2007年移植的《曹操与杨修》,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无论是晋京演出还是在西安等地演出,专家和观众及行内人士均对它好评如潮。该剧不但已被评为兰州市的戏曲精品剧目,而且为兰州市秦剧艺术拓展演出市场,加大竞争力度,为恢复秦腔艺术强大生命力创造了一定的因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