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振兴秦腔的口号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从领导机关到艺术院团、从演职人员到专家学者、从一般观众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方汇力,不懈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间编演了大量传统和新编剧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改良改进了不少艺术表演形式和手段。尤其是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或地区产生良好影响,一批演员获得梅花奖和其他戏剧奖项,群众演唱活动在城乡持续活跃。这些既是振兴秦腔取得的成果,也是秦腔这一中国戏剧最具有深厚历史和悠久传统的剧种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强劲和活跃的生命力的佐证。虽然如此,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同振兴秦腔的目标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特别是在新型文化传播方式迅猛涌现,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选择的多元化、多样性急剧推进的情况下,戏剧包括秦腔的繁荣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挑战,人们对戏剧的现状和前景表现出诸多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大环境下,传统的戏剧艺术形式是否还有生命力?市场效应的长期低迷是其走向衰亡的征兆,还是孕育新的生命活力的阵痛期的必然宿命?振兴秦腔之路如何走下去?

一、戏剧的生命力在于社会对她的需求。换言之,社会需求是戏剧与所有文艺形式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一般说来,这种需求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条件下,这种需求的强弱、大小是不同的。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戏剧文化的需求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是与我们解决经济发展这个主要社会目标的轨迹相一致的,是难以避免的。随着新型文化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兴起,多元文化成为社会文化新特征,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多味性逐步形成,可选性增强。尤其是青少年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倾向于节奏快、娱乐性强、富于刺激的歌舞、影视剧、动漫等新的文化样式。这是天然合理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反映。在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相互激荡,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精神文化需求相应增长;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凸现,利益平衡、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要求迫切,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人民大众旺盛的消费需求。戏剧在弘扬优秀传统、辅助社会教育、引导社会风气、修塑社会道德、愉悦精神情绪、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顺应和契合了社会需求,日益显示出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群众性特别突出、艺术特色十分强烈、具有特殊文化影响力的秦腔,适应时代需求,保持和发扬传统本色,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力。秦腔振兴发展的必然性正在这里。当然,由于秦腔文化的特殊性,其内在根源还有多个方面。

戏剧生命力的强弱在于她与时代的关系,其生命活力的程度由其深入时代和现实社会的程度所决定,其表现内容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人群的深度情感,就越有生命力。秦腔的许多优秀传统戏,之所以数百年久演不衰,人们百看不厌,就在于她们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矛盾,适应了社会人群的精神需求,使观众得到了心灵满足,获得了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在心灵深处形成厚重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这些戏或描写男女爱情,或表现家庭伦理,或歌颂英雄贤良,或鞭挞邪恶人物,集中表现了抑恶扬善,倡明弃暗,追求社会进步和法制秩序的主题,这与转型期的社会诉求是大体一致的。可见传统优秀戏剧不仅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这正是经典戏剧所以流传不衰的重要原因。传统戏是这样,优秀的现代戏更是如此。由陈彦编剧,陕西戏曲研究院演出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和《西京故事》等现代戏“三部曲”,在戏剧普遍不景气的当前,异军突起,弄潮梨园,享誉全国,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西京故事》以城镇化为背景,揭示了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社会之间的矛盾碰撞,触及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评价、利益平衡等诸多内在因素,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转型期的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历史积淀深厚,社会内涵深刻,现代启迪意义深远。因为她触及了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深层社会问题,触发了各个阶层人们渴望社会公平、鄙恶向善的深层感情,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因而受到广泛欢迎,这正是戏剧现实生命力仍然旺盛的生动写照。语云:“感人心者,莫外乎情。”戏剧动人心、沁人腑,自能勃发出强劲的生命活力。

秦腔的发生发展,她跌宕曲折的绵延过程,伴随着秦人的整个奋斗历程。大致可以推定的是,秦腔发轫于周秦,成长于汉唐,兴起于宋元,成熟于明清,繁盛于民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秦腔是中国梆子戏的鼻祖,京剧和多个地方戏的先声,她与昆曲、徽剧、汉调等一起培育、滋润生成了京剧,具有极其悠久灿烂的历史,丰富繁荣的成果。其代表性剧目和艺术家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辉煌。尤其是近百年以来,以易俗社、尚友社、三意社和陕西戏曲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秦腔演出团体编导演出了数百本优秀经典剧目,许多至今演出不辍,不少剧目被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所移植借鉴。清代乾、嘉年间红极一时的秦腔标志性代表人物魏长生等一系列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曾经轰动北京,使九城的六大班“为之减色”。魏长生、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刘毓中、苏育民、孟遏云、李正敏、肖若兰等名演员,李十三、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高培支、马健翎、黄俊耀等名剧作家,陈雨农、党甘亭、李云亭、刘立杰、唐虎臣等名导演,构成了秦腔史上近三百年来的风流人物图,真可谓人才辈出,星光璀璨。正是这种人才、剧目和班社的薪火承传,使得秦腔的发展历史波澜壮阔,高潮迭兴,虽然筚路蓝缕,却也瑰丽辉煌,成为中华文化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秦腔不发生于别的地方,而发生于秦地,自不是偶然的。她与秦地乃至西北地区独特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亲相宜。使其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性,深厚广泛的群众性,历经风雨弥久不衰的顽强性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秦腔独特的个体文化生命体征,也构成了秦腔蓬勃旺盛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与京剧和其他主要地方剧种相比较,秦腔大气、宏阔、深刻、鲜明。具有秦人与西北人的慷慨豪气、刚烈率真、至情至性的豪放之美,有十三王朝古都文化造就的深沉文雅、缠绵婉转、热烈欢快的婉约之美。秦腔剧目正剧多、大场面多、大本戏多的原因就在于此。她简约、精炼、方便、廉价的演出形式,独特鲜明的唱腔韵味,戏词道白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精美殊胜的文学特色,她与秦地和西北人民生产生活精神需求深度相谐共振的文化特质,构成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品格。尤其重要的是,秦人的基因中有秦腔DNA,秦人的感情深处有秦腔元素,秦地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有秦腔生存生长的深刻内在因缘,这些就是秦腔振兴繁荣的基础。秦腔发展史上有高潮、有低谷、有曲折、有兴衰隆弱,但不会消亡。能否尽快振兴繁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的辉煌,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取决于改革创新,取决于决心和政策措施。一句话,打开振兴秦腔之门的钥匙就在我们手里,看我们的本事了。

二、人们对戏剧的欣赏喜爱,在于她的情节内容、剧词道白、唱腔音乐、表演形式等的综合美学效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共同形式,程式化、虚拟化、写意化是戏剧的共同特性。秦腔与其他剧种比较,其内容、情节尤为深刻曲折,文学美、音乐美尤为强烈,表演形式尤具特色,历史尤为悠久,传统尤为深厚,传播地域和群众性尤为广泛,戏味和特质尤为浓郁。秦腔的声腔音乐美、语言文学美和表演形式美,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美学基础,成为其千百年来流变浸成、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时代的风潮、人民的需求,浸润着秦腔音乐、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和技术等,推动着秦腔的发展演进。

秦腔最鲜明的个性特色,首先在于唱腔音乐。如以诗词喻秦腔,则豪放与婉约并美,雄浑与纤丽共荣。其慷慨激越、苍凉悲壮的声腔部分,犹如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尽现阳刚之美;其婉约曼妙、缠绵悱恻的声腔部分,犹如妙龄女子执红牙板细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曲尽阴柔之美;还有所谓亦叙亦诉、如弈如琴、一唱三叹、行云流水、舒缓优雅的流畅之美。给人的整体感觉,则是高亢嘹亮、慷慨雄浑、婉转悠扬、苍凉悲壮的多味美感。如百年陈酿,醇厚浓郁,回味悠长,所谓腔已止,声不绝,味尤浓。不同唱腔风格和特点的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相互激荡,相互竞争,各美其美,共同演进,形成了秦腔艺术百花争艳的历史进程。秦腔流派,由于缺少专门的研究和理论分析,与京剧鲜明的行当流派理论区分有很大差别,但是经过千淘万漉,凡是传承下来的,都是十分宝贵的。目前基本有定论的流派,如衰派(刘毓中)、敏派(李正敏)、任派(任哲中)、肖派(肖若兰)等,艺术特色鲜明,群众基础雄厚,传承人物较多。对这些和其他流派,应组织人力,充分挖掘研究,从戏剧理论上加以分析整理,形成流派理论,确立行当流派,为传承创新提供基础,为繁荣发展秦腔艺术打好基本功。

秦腔具有十分独特的声腔体系。她由一个“流徵”,若干板式构成了板式变换体的声腔音乐。板式是秦腔音乐的节奏形式,他以高低、强弱、快慢、浓淡、疏密、断续等的对比,刻画人物感情,展示戏剧矛盾,以跌宕起伏、赏心悦耳的独特音乐形式使观众充分享受戏剧艺术之美。秦腔的基本形式是以二六板为基调,通过变奏时旋律、速度、音调、表情等变化,形成一种板式灵活变化的曲式结构。这种板式、调式、唱腔、道白、伴奏、间奏、曲牌音乐等要素是千百年来秦腔不断演变完善的结晶,具有浓厚的秦地文化特色,在其演进过程中又广泛吸纳了其他剧种声腔音乐的某些长处,形成了板路齐全、程式稳定、变化巧妙、表现力强的风格。其特色是内涵丰富、大气包容、音域宽广、刚柔相济、色调鲜明、风韵独具,充分体现了博大精深的美学内涵;综合了梆子戏节奏明快、跌宕起伏、悲喜谐状、富于表现力的长处;渗透了秦地人质朴尚义、大气率真的性格禀赋;烙印了西北高原山川峻秀、天高地阔的地理环境特点,穿透力强、感染力烈、影响力大。秦腔之所以传播面广,遍及西北及周边地区;流传时间长,即使从唐宋时算起,也有一千多年了;深入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渗透到他们的生命血脉之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这里。由于秦腔板式音乐的独特性,尤其适合表现忠烈戏、情感戏、苦情戏,那种苍凉、浑厚、深沉、激越的情调,如泣如诉的痛苦、悲怆情怀的表达,酣畅淋漓,足以摄人心魄,催人泪下,使人有热耳酸心、撕肠裂肺之感。评者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誉,更有“曼声哀歌,一里老幼悲愁涕泣三日不食;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欢抃舞,不能自禁”的描述。这种描述,指的即是秦腔声乐两种调性与调式“哭音”与“欢音”演唱时不同的感人情景。这种戏剧效果是其他戏剧难以企及的,这正是秦腔异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秦腔的语言文学美,在中国所有戏剧中,可谓独树一帜,尽显戏剧文学的美学魅力,这是秦腔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传承、薪火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秦腔传统戏多表现社会生活,尤其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贴人民心声的忠孝节义、抑恶扬善、辅助教育、引导风气等内容的戏,能深刻触及人们的思想感情,剧情跌宕起伏,变化巧妙,又入情入理,引人入胜。唱词道白文字优雅,文白兼适,庄谐并具,如诗如曲,竭尽文字之美。许多秦腔唱段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数百年传唱不衰,影响久远。不仅戏剧爱好者、文化人津津乐道,大量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倒背如流,吟得滚瓜烂熟,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秦腔来源于秦地民歌,《诗经》中的秦风、豳风,司马迁所谓的“秦声”等就是秦腔在两三千年前周秦时期的原始形态,她是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下抒发情感、愉悦精神、消除疲劳、释解压力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到了汉唐时期,秦腔的原始形态逐步走入宫廷,成为汉代百戏和唐代梨园子弟演唱的重要歌舞形式。随着王朝灭亡又与大批宫廷乐舞人员散入民间。宋元开始出现民间戏剧团体——班社,秦腔基本成形。到了明清,秦腔逐渐兴盛,班社蓬勃涌现,剧本大量产生。以明朝状元康海和文学家王九思等人为代表,编演了一批秦腔大戏,“康家班”、“王家班”等班社唱红关中。清朝中叶,魏长生、李十三等人,把秦腔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魏长生及其戏班在“花雅之争”中旋乾倒坤,先后艺压昆曲、京剧,使北京“六大班”俯首称臣,秦腔在京师“风靡一时”。又下扬州、进汉口,远播大江南北。迄至民国初年易俗社成立,秦腔演进到一个成熟繁荣的辉煌时期,从乡野班社一变而为城市剧团,从艺人专事一变而为文人与艺人结合、学府与剧团一体,更在旧戏整理、新剧创作、音乐唱腔、服装道具、灯光舞美、演技绝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良创新,使得古老的秦腔老树新花,大放异彩,秦腔真正成为秦人的文化大餐,秦人的图腾,秦人血液深处的情愫。这个发轫、成长、发展、成熟的过程,渗透了秦人的血脉和情感,形成了异于其他戏剧的品格和特质,其文学美所具有的深刻感染影响力是其他剧种难以企及的。秦腔的唱词,讲究文辞韵律、平仄对仗,遣词造句精当确切,描摹抒情文采斐然,铺排比拟华丽有味。其语言或庄或谐,或腴或瘦,或丽或朴,既生动细腻,又雄浑简约。秦腔唱词延揽了中国诗词曲赋的诸多形式,又广泛吸收了京剧和其他剧种的优秀文辞,以七言、十言为主要形式,又间以多言、长短句,既突出戏词整齐对称的“均齐之美”,又讲究灵活多变的“非齐之美”,使得秦腔的语言文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恒变结合,动静相宜,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戏剧文学美学特质。如《三滴血》、《火焰驹》中的唱词;《周仁回府》中“夜逃”、“哭墓”两场中的著名唱段;《燕子笺》中“写像”一场华行云“好光阴霎时已松放”唱段;《苏武牧羊》中苏武、李陵对唱等等。文词优雅精美、字句韵律讲究、情感表达细腻,真是脍炙人口,难怪百年传唱不衰。秦腔的道白,尤其具有特色,它注重咬字吐词,抑扬顿挫,玉盘落珠,金声坠地,韵语韵味,铿锵有力。“白”与“唱”一道构成秦腔的语言文字美。

秦腔文词美冠戏剧,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先后有多批著名文化人参与了剧本创作。如康海、王九思等,就是当时名倾华夏的文化人、大才子,明朝“前七子”人物。民国时期的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李约祉等,都是当时的文化大家;解放前后的高培支、封至模、马健翎、黄俊耀等人,亦是当时有名的文化人。这些文人剧作家,一般都具有高学历,大部分是文学家或文化积淀深厚的学者、官员,他们创作、改编的戏剧,内容深刻,情节曲折,文辞优美典雅;再加上导演和表演艺术家们在排练演出中的“二次创作”,反复改进,精琢细磨,逐代演进,使得秦腔艺术日臻成熟,炉火纯青。正是这一代代造诣深厚的戏剧作家和艺术家的持续奋斗,使得秦腔达到了戏剧文学峰尖的高度。

四、广泛深厚的群众性是秦腔艺术千百年传承不衰、历久弥坚的重要基础。戏剧都有群众性,但秦腔的群众性尤其广大、深远、绵长。秦腔发源于陕、甘,流行于西北,影响及于周边各省。从流传地域之大、人口之多、文化影响之深远而论,中国地方戏中除豫剧之外就是秦腔了。以历史和传统论,秦腔尤为卓越突出。明朝中叶秦腔基本成熟,各类班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唱彻关中。到了清乾、嘉年间,魏长生如一颗明星,升起在中国戏剧艺术的长空。他三进北京,在“花雅之争”中战胜统治京师舞台的昆剧,又力压崭露头角的京剧,使得秦腔辉煌一时。后又南下数省,影响遍及大江南北。秦腔影响了河北梆子、豫剧、绍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发展,促进了戏剧的相互交流吸收。到了民国时期,易俗社多次到北京驻台演出,走遍华北、华东和湖北、四川等地,特别是1921年在汉口成立分社,长驻演出一年多,还办了自己的报纸宣传秦腔。从这些演出活动看,影响不仅及于官、商,也深受市民百姓欢迎。语言和文化的地域限制并未成为大的障碍,还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当地文化的色彩和趣味,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地域和群众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为秦腔“走出潼关”提供了佐证。

秦腔在陕、甘两地,其广泛性、群众性在影视、网络出现以前,可以说没有任何其它文艺形式能够比拟。据不完全统计,关中地区秦腔班社团体最多时有一千多家,甘肃有数百家,宁夏、青海、新疆也有很大数量。除草台、会馆演出外,婚丧嫁娶、庆生拜寿、祝节贺迁,秦腔演出是基本的文化形式。各地的庙会、物资交流会、商品交易会更是秦腔戏剧的热闹场所,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文化和商贸交流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过年过节、忙罢秋后,城里乡下,几乎村村搭台,处处唱戏,人们十里八里数十里,男女老幼,奔走看戏。史载西安城郭内外,有时万人空巷,争睹名戏。秦地田间炕头,河渠沟梁,山峁林草,农人牧人,匠人樵夫,都会哼几句,唱几段。锄头的起落可以作简板,鞭响可以为过门,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是天然的舞台布景。劳作疲乏时唱一曲,提神补气;阴雨寒天,来几句解湿驱寒;暗夜在途,吼两腔激勇壮胆。即便不识字,不知词,反复吟诵那铿铿锵锵一唱三叹节奏分明的曲调,也一样使人陶醉忘情,悲欢叹息。可以说,看秦腔戏曾经是——现在仍部分是——秦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曾经是人们茶余饭后、风停雨歇、街谈巷议的重要话题,曾经是秦地城乡群众最主要的文化盛事。优秀的秦腔演员往往成为群众崇尚膜拜的人物,以今天的话说,优秀演员都拥有大量的“粉丝”。

新兴文化传播形式的出现,使这种群众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观众人数下降,中、老年人成为主体,剧团数量减少,演出活动下降。客观讲,在文化开放的新时期,艺术表演形式骤增,电影、电视剧、歌舞、小品、杂技、网络、视频等逐步挤占了戏剧的市场份额。或者说,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人们的艺术选择性空前扩大,使得戏剧逐渐失去曾经的吸引力和主导地位,限制了戏剧的发展空间。再也不可能重现上世纪万人空巷看秦腔、班社红火各千秋的动人景象了。秦腔如此,各类戏剧无不如此。从戏剧“一枝独秀”到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反映的是时代变迁和历史进步,是人民大众文化需求变化的必然。讲振兴秦腔,不能再奢望恢复曾经的普及和兴盛,而是要与时代同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秦腔艺术的优秀传统,按照现实观众的要求和口味,推陈出新,以精品力作打动人心,表现社会生活,在多样化的文化竞争时代,保持自己的本质特点,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各类文化演艺形式一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树起自己独特的秦腔艺术风景线,为繁荣文化增色添彩,这也是新的意义上的一种辉煌。

五、秦腔改革,无论怎样改,其目的都只能是出人出戏。这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改革涉及诸多内容,有两个方面尤需重视。一是演艺团体的体制改革,一是唱腔音乐的改革。现在大部分国有秦腔演出院团都已经进行了转企改制,即从事业单位改成了演艺企业。这是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属于管理体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第二步,即内部机制改革。所谓内部机制改革,主要是指通过人事和分配等内部制度性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目的是使演艺团体适应社会需要,提升灵活性,调动积极性,增强竞争力。这第二步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即不断改进、完善、提升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完成。由于秦腔等戏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不同于电影电视、网络、出版、发行、动漫,甚至不同于歌舞等艺术行当,其主要收入来自于演出门票,衍生产品很少。目前社会阶段人们日常消费中用于戏剧类艺术的支出十分有限,其商业效应十分弱小。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形还难以改变。显而易见,靠门票养活不了戏剧院团,搞其他经营又势必舍长就短,冲淡主业。当今社会也不具备由社会名流、企业团体捐赠资金补助戏曲演艺的条件和环境,一如当年易俗社那样。这就决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戏剧演艺团体的经费主要还需来自公共财政。事实上,在现行的改革配套政策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财政拨款和各类经费不减少,还应逐年增加,确保文化人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也就是说,演职人员的收入不能减少,还应逐年增加,演出和发展经费要有保障,这一点十分明确。同时规定,政府对演艺团体的经费支持主要通过购买服务亦即演出场次的方式进行,这就鼓励演艺团体演好戏、多演戏。还规定了对人才培养引进、剧场设施和道具服装等的购置经费给予支持。这些政策,既是改革发展必须,也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到位的基本保证。如果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了,改革就一定能顺利进行,取得实效,达到出人出戏的目的,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欲速不达。这是演艺团体改革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秦腔改革的另一方面,即已进行多年的声腔音乐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也走过一些弯路。事实上,秦腔从明清以来一直处于声腔、剧本、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的改良改进之中。从易俗社开始,真正进行了可以称得上革命性的改革探索,到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进入了一个剧目丰富、板式齐备、声腔稳定、程式相对固定、风格大体形成的繁荣成熟阶段。后来几个时期的改革改良,也从某些艺术技术形式上作了调整。最大的调整是在文革时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唱腔脱离了秦腔本色,失去了秦腔味道。一个时期以来,秦腔的话剧化、歌剧化、大制作到了泛滥的程度。不论如何改,都应该坚持秦腔本体的审美特质和流派特色,用准确精美的秦腔艺术诠释戏剧人文主题,其魂其魄、其味其色不能改,改了就不能称其为秦腔了。人们可以创新,可以搞出全新的艺术品种,但那应该冠以别的名称。戏剧艺术不是别的行当,她们是以其鲜明特色相互区别、各美其美的,没有区别就没有艺术的多样性、多形式,不能牛羊互易,更不能画蛇添足。当然,不是说不能改进,不能调整某些不适应、不合时宜的因素。比如人们对秦腔的诟病,有三点比较常见,一是部分演员“吼”腔调门过高,频率过快,形似呐喊;二是一些伴奏乐器声音过大,过于吵杂,盖过演员唱腔道白;三是一些演员吐字不清,一味追求唱得痛快,不能充分顾及观众感受。这几种情形,使得观众听不清戏文字句,过于“火豪”,失却美学特色,是必须改进的。事实上,这些只是个别团体、个别演员的弊病,并非秦腔本身的缺陷。秦腔的“吼”与“唱”是一种奇妙的声腔结合,“吼”是唱腔的特殊表现形式,多用于表达豪迈激越的戏词内容,适于花脸、须生一类角色。正是箭板、带板、双锤等形式的“吼”腔,发自丹田,满腔满调,声如金石,空谷雷鸣,气贯长虹,有“天罡音”之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角色的大气、雄浑、豪迈、激越的特定情感。名家“吼”出来的声腔一定是高亢嘹亮、韵味独具,又字正腔圆、中规中矩的。你听易俗社、省戏曲研究院等优秀院团和历来名家的唱腔,则“吼”能吼出豪放嘹亮,唱能唱出悦耳悠扬,“脱净火豪之气”,尽显秦腔韵味浓情,听来使人精神一振,情绪昂扬,回味无穷。易俗社的唱腔强调字正腔圆、规矩大方、一字一腔、真切准确,腔从字入、音随字出、合辙押韵、声情并茂,形成并发扬了“清新、秀丽、委婉、动听”的易俗社唱腔风格。这些正是秦腔与其他戏剧相比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应该发扬光大的。

六、秦腔的振兴发展,离不开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戏剧市场不景气,观众群体衰减尤其是不能引起青少年兴趣,固然有现代新型文化和传媒方式的强力挑战,从戏剧本身来看,有其深刻原因。一是戏剧传统内容多,现代内容少,演来演去总是老本子,听来听去总是老唱段,与社会现实脱节;二是程式老套,节奏缓慢,与现代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的观赏要求脱节;三是表现方式单调固化,与现代科技进步能够提供的新的表现手段脱节。不可否认,传统戏剧不少是秦腔的经典和精华,有一定的群众性,有其继承发扬的必要性。同时要看到,任何文艺形式要保持生命力,都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变化要求,与时俱进。就戏剧的高台教化、愉悦精神的基本功能而言,任何社会都不会过时,具有恒久的价值。越是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越有需要借助戏剧虚拟写意,长于表现社会实际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入心入脑的精神食粮。全国各地一大批现代戏、改编戏的成功演出,以《西京故事》为代表的一批秦腔现代戏的广受欢迎,就是有力的证明。无论从当前各类文艺形式激烈竞争的情势看,还是从群众多样化、多味性的文化需求看,都要求戏剧大力创新,多编演能揭示当前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引起社会共鸣、打动观众心灵的新戏新作。这是戏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振兴繁荣的首要课题,舍此不能谈振兴,不能谈繁荣。应该多方努力,培养、鼓励、引导编剧人才,创造宽松适宜的创作环境,多出新品新作。尤其应鼓励有造诣的作家、文人创作、改编戏剧,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编剧创作队伍,持续不断地提供有质量、有水平、有持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这是振兴秦腔的基础功、根本功,必须下功夫练好。无论新戏的创作,老戏的改编,还是舞台表演,都应从总体上注重高度凝练,加快节奏。传统戏中动辄二、三十句,甚至五、六十句唱词的唱段,如几十个“再不能”,几十个“哭xx”等类,除了表现演员的唱功之外,于剧情意义不大,徒增冗长累赘之弊。一些新戏也盲目模仿,东施效颦,不唯无益,反为有害。现代科技为戏剧表演开辟了拓宽道路、增加手段的有利条件,应充分研究吸取。在布景、化妆、服饰、道具、灯光、音响、声腔、字幕、舞美、动作、舞台变化等等方面,可以借鉴影视、歌舞、动漫、网络、数字等文化传播形式和手段,围绕内容需要,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观赏口味和兴趣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强秦腔的现代性、观赏性、吸引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手段,办好“秦之声”、“大秦腔”等秦腔戏剧栏目和秦腔网,吸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等长处,精心打造,创新形式,不断增强可视性、吸引力。加大秦腔艺术宣传和普及提高的力度,提升秦腔在中央台和重点地方台的播放频次,增强影响力。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坚持戏剧的本质特征,即虚拟化、写意化、程式化,再不能搞那些动辄千百万元的大制作、大场面,演几场即库存的剧目了。这是秦腔走出潼关、走向海外的必需,更是继承秦腔优良传统、激发秦腔艺术本质生命活力的必需,也是振兴秦腔的正路、大路、必由之路。

老演员的艺术传承保护和新一代演艺人才的培养,是振兴秦腔在“人”上须下大气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许多秦腔老艺术家年事已高,应该尽最大可能关心解决他们的养老、医疗、带徒等问题,尤其是要抓紧通过访谈、调查、录音录像等形式,对老艺术家的艺术成果进行抢救、挖掘和保护,使他们的才华、技能、绝活、成果尽可能保留下来,永续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需要大力扶持秦腔艺术人才培养院校、班社、团体,从小孩子抓起,学文化和学艺术并进,加大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各类各种秦腔艺术人才。除演员外,还应重视培养编剧、导演、作曲、器乐、舞美、戏剧评论研究等人才。尤其要拓宽视野,培养制作与传播团队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满足现代演出市场需求。锲而不舍的抓下去,一定能够使秦腔艺术后继有人,不断出人出戏,为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