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西安地理》专版刊登的《龙渠堡》一文,使我想起了龙渠堡走出的一位秦腔表演艺术家、著名教练陈雨农先生。

陈雨农,乳名德儿。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出生于西安东关龙渠堡一个贫苦的家庭。小时曾在本巷读私塾,因家贫转而学商。他不顾世俗观念和乡亲的鄙视(甚至有人不准他回家,进堡子),立志学戏。12岁时,私自进临潼县魁盛班(后改华清班)学艺,他学习刻苦,终于成为人人欢迎的秦腔演员(擅演小旦、花旦,兼演青衣)。因各班社争相聘用他,以至发生“劫持”现象,“名誉之隆,为关中第一”。民间谚语有“快走,快走,看德儿的《杀狗》”,“紧走别歇,看德儿的《走雪》”等,其深入人心,可见一斑。1900年,陈雨农邀集李云亭等秦腔名角,在西安自组秦腔班社玉成班(后改玉庆班)。1912年,易俗社成立后,他毅然解散班社,放弃自己的班主地位,参加了这个新型戏曲团体,并向易俗社捐赠了价值数百金的服饰、道具等,甘愿每月仅拿月薪24元,担任易俗社教练。他曾对易俗社创始人孙仁玉、高培支等人说:“我之入易俗社,原以诸君俱学界人,藉以提高人格,为数千年伶界增光也。”

陈雨农家住龙渠堡,早晨天不亮,他就站在城下等开城门,绝不因私事耽读易俗社学生学业。到社后,经常大家尚未起床。这样坚持工作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在过去戏曲界不可多见。在此期间,他一方面教导了许多青年演员,如刘箴俗、刘迪民、马平民、刘毓中、沈和中、王天民等,后来都成为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另一方面,他前后导演了近300个剧目,做出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创造,在表演、化妆、服装,尤其是唱腔等许多方面,都有他的独到之处(值得指出的是,在唱腔设计上,曾创造叠句和长短句唱词格式,突破秦腔旧有七言、十言句式格律)。陕人称他为演剧界之泰斗。外地戏曲界,曾称誉他为“秦腔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实不为过。

陈雨农先生于1942年,因脑溢血病卒于龙渠堡私寓,享年62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