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秦腔源于古秦地的秦声秦韵,形成于元、明时期,兴起于清代,繁盛于现、当代,特别是解放以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秦腔的发展逐渐式微,步入低迷,保护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遭遇瓶颈。但是痴爱秦腔的天水人仍不断探索和努力,试图重焕秦腔艺术的辉煌。

秦腔前世今生

秦腔起自秦、陇一带,“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成为主要流行于陕、甘、宁、青、新的地方剧种。光绪二十三年,西府秦腔名艺人李炳南(艺名金娃)携众来到天水,后与当地“魁盛班”合为一体,更名为“西秦鸿盛社”。剧社在演出中完善自身的同时不断吸收外地剧种和秦腔流派及地方小曲的营养,在唱腔、演技、脸谱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西秦腔风格,在当时对当地及周边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秦腔演出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时期。1985年天水撤地建市,极为重视秦腔艺术的发展,创排的现代秦剧《万家春》被改编为电影上映,新编历史秦剧《杜鹃花》等多次巡演获奖。近年来,天水市新编秦腔历史剧《大秦文公》、秦腔歌舞传奇剧《轩辕大帝》以及《精品折子戏》三档优秀秦腔剧目,亮相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最终《大秦文公》摘得本届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这是天水市继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后又一次在秦腔舞台上大放光彩,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天水秦腔文化的厚重及其独特魅力。

2011年,天水西秦腔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天水市政府新组建了西秦腔研究院。这些工作对天水秦腔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对秦腔特别是天水西秦腔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遭遇瓶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兴媒体艺术形式的冲击,加之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很多农村成为“空巢村”,年轻观众越来越少,发展土壤越来越“贫瘠”。纵观天水市目前众多的秦腔自乐班,几乎都由中老年爱好者组成,很少有青年人参加。缺少群众基础、缺少青少年参与的秦腔,存在断代的忧患,又如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呢?

在目前的演出市场上,秦腔演出可能是“戏价”最低的艺术形式。秦腔的演出市场主要为农村庙会,观众也以农民为主。据了解,市级秦剧团每场演出毛收入在5000—8000元,但演出场次较少。县级剧团每场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一些民间剧团尽管也不乏退休的名角加盟,但“戏价”更低。为了生计,县级剧团及各类民间剧团只好千方百计增加演出场次来提高收入。据统计,每年全市秦腔剧团演出场次在2000场以上,有的县剧团每年演出400多场,疲于奔命,根本顾不上创排优秀剧目。市级秦剧团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支持,要靠自己的收入投排新剧目非常困难,特别是要创排能够在各种艺术节上参赛的剧目,靠自己的资金投入根本没有可能。

期待重现活力

天水秦腔如何既能立足市场,产生好的效益,又能保持秦腔的传统特色风味,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已是摆在秦腔创排演出者和传承保护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个剧种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因为有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载体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秦腔要再次焕发活力就必须有目的地吸收其他剧种优点,深度融合适合秦腔艺术的现代元素,挖掘秦腔潜力,创作出大量生活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专业剧团面向基层,千方百计开拓演出市场,增加演出场次,提高秦腔影响,扩大秦腔受众。同时,政府文化部门也应重视民间秦腔剧团的发展。对演出较多、影响较大的给予鼓励支持,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政府还可以组织部分剧团进行一定范围的汇演。专业院团应在调演、汇演中发现人才,特别是青少年人才,制定演艺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以便让更多的人才进入秦腔演艺队伍。民间演艺人才也应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管理,可以评定技术职称。鼓励生、旦、净、丑等各个行当及各个艺术流派师带徒的传统做法,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演员和爱好者进行传授,特别要鼓励优秀演员将各自绝技和秦腔表演技艺精髓传授给年轻一代。引导专业协会、民间团体、文化公司、广大爱好者积极参与秦腔的演出及人才培养,重新培养秦腔发展的土壤,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