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三分钟,台下千日功。“这是戏剧界的名言。大凡名角的诞生,都离不开这句话的鼓励,秦腔也不例外。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那些秦腔名家们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秦腔,在兰州有250年以上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秦腔艺术的传承,大多是口传心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艺。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绝招,自然也有不同的练习方式。到民国时期,秦腔培育人才逐渐进入科班时代。当时,兰州秦腔界,有“化俗社科班”,“进化剧社训练班”、“觉民学社科班”,“新兴社科班”、“培英学社科班”等等,前后培育出王化礼、王化南、周正俗、孔新成、吴俊卿、黄致中、梁培华、王新民、于海如、李智中、黄新芳、赵新中、张新国等一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戏剧学校逐渐成立。戏剧的传承,不仅打破了以前师徒传承的局限,也脱离了以前戏剧科班的教学弊端,一大批秦腔名角随之而涌现。

今天,就让我们听听青年秦腔研究者陈岚讲述兰州市秦剧团的名角是如何炼成的。

冬天,对着黄河的冰窟窿喊,竟练出好嗓子

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学艺,都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台上三分钟,台下千日功,就是戏剧艺术家学艺的写照。兰州秦腔有记载的历史,有250多年。有文字记载,第一个秦腔班社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兰州秦腔班社“聚义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腔的传承,绵绵不断。各家也有各家的绝招。这些绝招往往就是秦腔名角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旧社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所以以前学艺不仅要苦练,更要赢得师傅的看重,惟其如此,才能从师傅那里学来真本领。不论哪种方法,一定要下大功夫,才能学出真本领。

不过,有些练功方法,也非常有传奇性。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解放前,兰州有个坤角,名气非常大,她的嗓子非常响亮。据说,这位坤角的嗓子,就是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法练出来的。啥方法呢?

这位名角每天早上要去黄河边练功,这不算啥稀奇,有不少人在黄河边练功。可她选择的时间不同,她专门冬天去黄河边。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以前,冬季黄河结冰,气温零下十几度,一般人扛不住。她到了黄河边以后,先找一块石头,将河边冰浅的地方,用石头砸开一个洞。然后,她就对着洞发声,练习唱腔。这样练习出的嗓子,声音高亢,直穿云霄。

不过,解放前的秦腔学徒,多是师傅的口传心授学出来的弟子,数量终究有限。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戏剧班社被纳入国家事业单位,同时,艺人正规的文化教育与艺术技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

陈景民的戏曲秘笈,只有十四个字

建国初期,兰州最早的秦腔培训班,要算新光和文化两剧社。它们是如今兰州市秦剧团的前身。起初,这两班社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分别从西安和兰州两地各招收学员40名,学员自然由这两个班社分别管理培养。1952年,两社合并之后(更名文光秦剧社)两社的学员也合并为一起。这可是宝贝疙瘩,文化局不仅组成新的领导班子,还派人去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后来,这批学员毕业后全部加入兰州市秦剧团,成为该团的骨干力量,其中有不少的名角:如生行李新育、何新珊,净行王新奎,旦行刘新霞、陈新云,丑行靖新堂等。

这时,虽然有了完善的戏剧培训组织体系,但一些人的思想依旧停留在所谓秘不示人的绝活绝技上。兰州秦剧团内,曾流传一个陈景民秦腔秘笈的故事,陈景民是著名的秦腔教育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传说在秦腔界流传,人们都说陈景明藏有一本《戏曲练功秘笈》。传言说,有了这个练功秘笈,什么样的功都能练好。这个故事还说,这本练功秘笈是解放前化俗社的老社长朱怡堂传给陈景民的。这样,就不由大家不信。不少学员和家长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去找陈景民,希望能看到练功秘笈。谁知,不管人们用什么方法,陈景民就是不愿意拿出来。陈景民的女儿陈新云在新光社训练班学习,大家想,他女儿应该能看秘笈了。谁知,陈景民还是不让看。

人们想,保守得这么严密,这个《戏曲练功秘笈》价值肯定不得了。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已经成了兰州秦腔圈子里公开的秘密,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秘笈肯定有,有人说,秘笈没有的。

不过传说依旧在流传,可是戏剧建设越来越正规化。1958年8月,兰州市政府批准了兰州市文化局筹建“兰州市戏曲学校”的报告,当月筹备组开始工作。经一年多的筹备,翌年11月17日兰州市戏曲学校正式成立。初期,按兰州市戏曲剧团的需要,只设秦剧和豫剧两班,后又增设了鼓子和话剧班,兰州市越剧团有一批新招来的学员也随校参加基本功训练。

关于陈景民《戏曲练功秘笈》的事,就连兰州市戏曲学校校长、秦腔名角靖正恭都忍不住信了。这时,陈景民在兰州市戏校任教练。一天,靖正恭让陈景民把《戏曲练功秘笈》献出来。谁知,陈景民只是笑笑,就是不答应。那么,这个《戏曲练功秘笈》到底有没有呢?这个秘密到陈景民去世前才揭开。

1963年,陈景民在去世前,当时市秦剧团团长李寿亭来看他,他这才将谜底揭开。他从一个竹筒里取出一件东西。这是一个长约三尺、宽不足一尺的纸,上面写着十四个字:“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早。”陈景民说:“就是这一句话,十四个字。人们传说我藏的秘笈就是这个,其实不是啥秘笈,好学的人,都这么做着呢!”

谁能想到呢?秘笈竟然就是这个!不过,这也是实话,勤奋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不过这时,兰州市戏曲学校已经停办了。但戏曲学校还是出了不少名角,旦行刘秀琪、王俊英,小生行王小梅、彭涛,净行李满年、张德善,丑行刘维龄等。他们皆成为兰州市秦剧团承前启后的优秀接班人。

打麦场上,竟然真有“狐仙”“鹿仙”在拜月

建国初期,在新办戏剧培训班中,学生们学的非常认真。那时,正是激情飞扬的年代。人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不,他们下乡演出时,据说还发生了狐仙、鹿仙显灵的事件。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兰州文化社组织学员下乡慰问演出。那时,交通不便,他们往往选择大集镇住下,然后分头再去周围村庄演出。可是,就在学生来演出后不久,周围村庄人发现了一个怪事。啥事呢?

村子里人发现,每天半夜三更,打麦场上,有两个怪物在悄悄活动。村民传说得活灵活现,说这两个怪物,一个是尖头,另一个长两支长角,它们在打麦场上拜月求仙呢。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在周围村子中传得神乎其神。这时,舞剧《白毛女》正在全国各地流行。

人们想难道它们是狐狸和鹿为了成精,变成了狐仙和鹿仙。村里的民兵决定弄个清楚。他们就埋伏在打麦场周围,当狐仙和鹿仙出现在打麦场上,准备拜月时,民兵们大喝一声,将其团团围住。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娃娃,带回去审问,才知道他们是学戏的学生,半夜里起来练功,头上尖尖的学生是丑角,头顶一盏灯,看上去像尖尖的狐狸。另一个学生头上戴着两根翎子,在练习翎子功,月光下看上去似乎是两支鹿角。至此,大仙显灵的说法,才真相大白。

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那些秦腔名角炼成的过程多么艰难。

兰州市秦剧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前身的新光、文化算起,至本世纪初已培养出四批传承兰州秦腔事业的接班人。四批接班人中涌现出了一些优秀人才,他们献身秦腔事业,薪火相传,为繁荣和发展兰州的秦腔事业做出了贡献。(首席记者 王文元)

(摘自 《兰州晨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