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兰州秦腔界人士汇聚一堂,纪念甘肃秦腔流派代表人耿忠义逝世60周年。
甘肃的秦腔脸谱,不但不同于京剧脸谱,也不同于陕西的秦腔脸谱。别具风格,独树一帜。甘肃的秦腔脸谱,以著名花面耿忠义先生为标准。耿忠义先生受业于花面名宿唐待诏,并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继承和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秦腔脸谱。耿家脸谱的特点是瘦而长。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美观。他的额头高、宽、平,他就根据这些有利条件,进行精巧的布局。他的笔锋如芒,勾勒入微,画出的脸子,骨骼棱棱,性格鲜明。因此,他的脸谱不仅成为甘肃演员遵循的范本,而且也是流传在民间的美术品。过去有些食品店把他的脸谱挂在墙上,供人欣赏。大家通称为耿家脸谱。
耿家脸谱,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脸谱也加以变化。例如他演《血诏带》中的曹操,开始的脸谱是:大白脸、黑眼圈、淡扫眉,给人的印象是严厉正大;迨到《白逼宫》时,脸谱就大变样了,黑眼圈、淡扫眉变成了长锋三角眼,穷凶极恶的奸谗气焰立上眉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副奸相嘴脸。
耿家脸谱的基本色调,大体可分为白、黑、红、黄、粉五色:白色表示奸险阴狠;黑色表示勇猛憨直;红色表示忠义豪侠;黄色表示庄严神武;粉色表示廉明爽朗。除了基本色调外,还掺用紫红、酱紫、瓦灰、绿、金等色彩,烘托人物性格和面貌特点。
耿家脸谱,大致由四大块组成,即额、眼、鼻、腮,其中眼睛部分最为重要,额头常画一种象征性的图案,有些有积极意义,应保留。1.象征人物思想品德英明和高尚的。如包拯额头画日月形象;方腊额头画白底小红点,表示其光明磊落。2.而象征法力无边,聪明过人,勇猛无比的。如闻仲、杨戬额头画有天眼,紧要关头,睁开天眼降伏鬼怪;仑颉脸上画了四只眼睛,表示洞察天地万物,为人类创造文字;呼延赞额头画一王字,眉间点有虎斑,表示其幼年时为虎所饲养,勇猛异常。3.象征所谓托生前的原形的,如《苟家滩》中的王彦章,额上画一青蛙,就有几种解释,属于褒义的说法是,表示此人善于水战;属于贬义的说法是,此人系青蛙托生。4.宣扬佛道的,如燃灯佛、鲁智深、杨五郎以及后期的武松额上都写一佛字;三教主的额上还画一太极图等等。
耿家脸谱中,还有些其他剧种里所没有的特殊人物造型,如《鸡头关》中,有一员英勇善战的女将,名叫穆兰英,她的面目,右边很美,左边很丑。这个女将的脸谱设计很奇特;右脸是美丽的花旦妆,左脸是狰狞的花面型,斜眉怒目,巨口獠牙,额、鬓和左颊染绿色,以示其是大片青记。据说这个戏在表演上也是半旦半净,具有特殊技巧,可惜失传了,仅存脸谱而已。
耿家脸谱,很讲究细线条的勾勒。他的笔锋所及,如直银勾铁划,很有点国画和书法的味道。如画《破渑池》中黄飞虎眼旁的鱼纹,顺笔两扫,立显庄严神武的情致。又如画《黄花山》中闻太师的腮纹,刚劲凌厉,犹如齐白石笔下的虾须,似觉翼然飘动,生动地刻画了闻仲追赶黄飞虎时的威武气概和愠怒情绪。
耿家脸谱,很讲究笔法和笔意,即讲究神韵。尤其是勾画大忠大奸的角色,寥寥几笔,即神采飞扬。他总是捉稳笔,对准脸,脸走笔不走,一笔成功,立见锋芒。如曹操眼角的上锋和下锋,线条极细,又最传神。又如包拯的眼角上锋,由眼圈向上一“扫”,颇有明察秋豪之睿智。这种画法我没有见过第二人。似乎别人是在刻意画脸谱,而脸先生是以大写意的笔法,落笔天成。他用笔在“扫”。他每于逢年过节或有重要演出时,总是到兰州王可久笔店买几支长锋毛笔,以供扫、勾、甩、勒。耿家脸谱和他的扮相是统一的。他演曹操先是正目淡眉。戴金相帽(即全貂),穿大红蟒袍,而到逼宫时,随着脸型的变化(即长锋三角眼),则改戴黑相帽。穿大红官衣。这是其他剧种和陕西秦腔所没有的。他的脸谱鲜明而深沉。如包拯的脸谱,立即给人一种喜悦、开朗和信任感。又如曹操的脸谱,给人一种阴险、奸诈的感觉,使人心惊胆战。他的脸谱整体感觉很明显,包拯是明,曹操是奸(但不是丑)。他的脸谱,贵在揭示人物的本质,而不在表面上肆意丑化。
耿先生的戏如其人,在台下,夏天是一袭灰长衫,特大的硬腿子水镜,大礼帽;冬天是灰色长皮袍,肃州窝窝(即酒泉造的厚底棉鞋,底子像靴子一样厚),深色特大硬腿子茶镜,土耳其皮帽。目不斜视,缓步而行,俨然是一位国学教授的样子,最讲究人品道德,亦不苟言笑。兰州的回民观众对他最为敬仰。每出戏出场、入场和几个定型架子总是鼓掌、欢呼,还从怀里掏出信鸽放入天空,鸽子上的哨子满天打呼叫,热闹非凡。耿先生的戏,讲究神韵,使人肃然起敬。可谓空前绝后矣!
建国后,甘肃省剧目修审委员会特请秦腔巨匠岳钟华(1902-1953年)先生绘制了耿家脸谱,又请画家郝进贤先生加以放大复制。冯世华先生非常珍爱此脸谱,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在鸭蛋上、印石上、纸张上又复制了千余幅,在兰州展出并流传国外。京剧大师翁偶虹先生生前对耿家脸谱亦很珍视。冯世华现已70余岁,他绘制的耿家脸谱亟待出版,只是无力自筹经费,日夜彷徨,忧思忡忡。
《黄花山》中的闻仲
《鸡头关》中的穆兰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