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腔分为中,东,南三路。中路即西秦腔,是甘肃秦腔的主流,是以河西及金城兰州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是曲子戏向板腔体过度的剧种,北宋称西皮调,明代多称西秦腔,受丝路重镇西凉地区乐舞的影响较多。据考,第一个秦腔戏班是河西走廊的高台县乐善忠义班,建于明洪武年间。东路和南路是在中路秦腔的影响下产生的。东路主要诞生于陇东庆阳平凉一带,而南路秦腔流行于甘肃南部天水、陇南和定西地区,其诞生地就在天水武山县。

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的武山宁远于家班,是南路秦腔的第一个班社。比西秦宏盛社早100多年。该班社是由武山老于家组建的,时称于大班主。老于家在武山久负盛名,他自身创造了无数秦腔绝活,建班前已经广收门徒,以傅邦最为称著。其时,宁远于家班常演《黄金台》《大辕门》《烙碗计》《八件衣》《太湖城》等上千本传统老戏。

武山在清光绪年间,秦腔艺人已经名振陇上。当时最负盛名的有王宝童、张庆东、潘进喜、姚进才,冯月秋等。他们曾组建宁远戏班,足迹遍布临近各省,西上青海新疆,东至陕西,南至四川,被誉为梨园英秀。提到武山秦腔就不得不说王宝童。他光绪年间出身书香,为人正直,攻读寒窗而终究与功名无缘。而之于秦腔,他能自编自演。王宝童身材高大魁梧,演戏不能穿高底靴。他擅长须生戏,以做工见长。《未央宫》中的韩信,《五丈原》中的诸葛亮,唱腔和做工均无人能及。一人可演出近百本须生戏,每本戏都自出心裁,平中见奇,让观众耳目一新,因此享誉甘陕。

新时代武山最负盛名的秦腔演员非王彩霞莫属。在七八十年代王彩霞已经名镇甘肃全省,尤其在天水定西一带,几乎是家喻户晓。王彩霞戏路宽广,正小旦不挡,其大本青衣戏如《大登殿》《铡美案》都有不凡的表现。而《窦娥冤》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王彩霞每演《窦娥冤》一戏,台下往往静却无声,观众入戏忘记鼓掌,动情之处妇孺皆擦眼泪,甚至有失声啼哭者。武山人称王彩霞为“王大嘴”。一次武山剧团在定西演出《窦娥冤》,漳县剧团的路过,见景没敢放戏箱便离开了。八十年代王彩霞因儿子被判刑,离开了舞台。

曾经的武山县秦剧团,也是走在全省秦腔前列的剧团之一,在“文革”期间就曾被改组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之后又更名为县文工团。除传统戏外,武山剧团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新老剧目,如:《擀面》,《星夜下山》,《深情似海》,《喜送财神》,《麦积传奇》《瞌睡虫状元》,《王昭君等等。武山剧团也是天水地区唯一一个曾经五下陕西的剧团,唱遍了八百里秦川。

武山作为南路秦腔的开拓地,也最早开创了南路秦腔的脸谱“宁远脸谱”。老艺人的净、丑脸谱独具一格,个性鲜明,神态逼真,颇具地方特色。因种种原因,有许多古宁远的脸谱已经失传,这些脸谱大多是原来武山有名的老艺人王宝童、张庆东、潘进喜、姚进才等人根据民间秧歌、社火的脸谱创作,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武山戏剧事业的瑰宝。经过精心研究,汇集整理了《宁远脸谱》,成为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