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最讲究程式化表演的,程式化有几个大的方面,比如脸谱的程式化、动作的程式化、服装的程式化等等。戏剧服装起初叫“穿关”,俗称“行头”,穿关或行头就是戏剧服装的程式化。戏剧服装,从大的方面分为“戏衣、盔头、戏鞋”三个部类,“是中国历代戏剧(戏曲)演剧服装(纵向)、全国各地所有地方戏剧演剧服装(横向)的统称”。而服装是戏剧最有表现张力的一个方面。
一、秦腔戏剧服装的形成
秦腔最早发源在陕西关中地区,经过了秦风、秦声再到秦腔的几个阶段,最终在明朝中后期形成,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由于西北五省地缘文化接近,所以秦腔很快在整个西北地区流行开来,而且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主要省区为典型代表。
戏曲服装是以明朝的官服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化,到清朝逐渐完备。不用说,秦腔戏剧服装也是形成于明朝、完善于清朝。关于秦腔戏剧服装,在明朝凤翔民间艺人的木版年画《回荆州》里的人物,已经有了靠衣、头戴、帽盔等的形象表现。而在清朝中期以后,随着秦腔等一大批地方戏曲的大力发展,民间的戏衣、鞋帽、把子等作坊普遍兴起,尤为西安的振兴福、复兴白等,汉中的泰春和等作坊最为有名,特别是西安的戏衣作坊发展最快,以后成为陕西的戏曲服装的制作中心。
秦腔戏剧服装主要分为首服、体服、和足服三大部分,首服主要种类有冠、帽、额、巾、翎、须(髯)等;体服主要种类有蟒、靠、袍、氅、衣、帔、褶等;足服主要种类有靴、鞋、袜等。
二、秦腔戏剧服装衣箱制及戏剧服装设计制作
戏剧表演是有组组织的,最早的组织叫班社,现在叫剧团。剧团里戏剧服装(包括砌末即道具)是有一定的保管措施的,和其他剧种一样,秦腔服装是有统一规制的,通过前人的摸索,为了严格管理,以免服装不被损坏和丢失,各就出现了衣箱制也称戏箱制(解放前,各戏曲班社的戏服和道具等物品都用特殊的箱子盛放,这就是“衣箱”)。衣箱一般分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旗把箱等。其中大衣箱一般放置长袍等“文衣”;二衣箱一般放置“武服”以及一应短衣等;三衣箱一般放置彩裤、水衣子以及戏鞋等一些辅助物品,盔箱一般放置头盔、巾帽等,旗把箱一般放置旗子、刀枪、把子等。有些剧社的衣箱是很齐全的,唱各种戏不愁服装,有些小剧社衣箱有限,如果要唱角色比较全的戏,有些贵重服装就得租赁或者借用。
一些大的剧社经济条件良好,衣箱就充实富裕,不但可以购买价钱昂贵的服装,比如蟒袍、靠、箭衣等,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服装。比如西安易俗社不但有自己充实的衣箱,而且还有专门设计服装的人,冯杰三先生不但是易俗社著名的剧作家,还是服装、帽盔改良家,《游西湖》、《赵氏孤儿》、《金碗钗》等戏的服装都是由冯杰三、封至模、蔡鹤汀设计出图样,由指定的剧装厂制作。甘肃秦腔剧团新编历史剧《李秀成》全剧服装由董尚义、刘守理设计。甚至有些有钱人喜欢戏剧,就可以私人自己筹办戏剧衣箱,然后租赁或者养戏班。一些富有的箱主,为了讲究排场和阔气,常常会购置好几套贵重的衣箱,有些大腕演员也有自己的衣箱,比如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有自己固定的衣箱。但是演员们自己设计制作和购置衣箱的人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秦腔剧团除了表演传统的经典剧目外,还重新改编或新编一些历史剧或现代戏,他们为了在舞台上能够更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就专门规划出一批资金,在剧装厂定制服装。西安、关中各县、甘肃、宁夏等地也都有剧装厂,负责生产各级剧团的表演服装。比如西安剧装厂、西安灞桥区西凹村剧装厂、周至县四屯村剧装厂等,为西安以及关中各县秦腔剧团演出服装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我国戏剧服装业发展迅速的一个时期,形成了苏州、北京、上海三大戏衣制作基地。出现了不少戏衣行业的设计制作高手,有南谢(上海谢杏生)、北尹(北京尹元贞)、苏李(苏州李鸿林)之说。
三、秦腔戏剧服装文化内涵
秦腔戏剧服装和京剧以及其他戏剧服装一样,是非常讲究的,文化内涵也是深刻丰富的。有人认为,服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人类才穿衣戴帽,动物除了依赖长在身上的皮毛保护自身外,不会有什么衣服可穿,所以服装是穿在人身上的“文化”和“历史”。
戏剧服装大多以明代服装为依据,保留了明代社会官员服装和日常生活服装的基本风貌。比如乌纱帽,在明代社会是文武官员的公服,在秦腔戏剧中为文官服装中的首服,而乌纱帽最早出现于唐代,完善于明代,并用于戏剧服装之中;唐巾在明代社会生活中是士庶服装,在秦腔戏剧中为士庶、小吏的首服,唐巾来自于幅巾,也叫幞头,从汉代开始流行,在明代应用于戏剧服装中;衮龙袍在明代是帝王礼服,在秦腔中是帝王们的体服,连同冕冠成为天子最具威严的服装,在秦汉以后又成为帝王、公卿们祭祀的礼服,应用于戏剧中作为最高权力身份象征的服装符号;红袍在明代社会生活中是一品至三品的文武官员公服,在秦腔中为状元或特封的新官体服,高官穿着红袍最早兴起于唐代,《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既而天子袍衫用赤、黄,遂禁臣民服。亲王及三品、二品、王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旧唐书·舆服志》也记载:“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新唐书·车服志》中所说的“天子袍衫用赤”就是指红袍,而到了明代,则把红袍作为最尊贵的服装颜色,据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所言:“明代男子的服装,恢复了传统的特色,以袍衫为尚。……文武官员凡遇大祀、庆成、冬至等重要礼节,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戴梁冠,穿赤罗衣裳。……文武官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一品指四品绯袍。”由以上史料或研究资料可知,官袍经过发展演变,在明代红袍成为最尊贵的官服。而红男蟒、改良蟒、改良官衣、女蟒、女官衣等都是从明代官服演变而来的,特别是素官衣几乎与当时明代官员的补服官袍完全相同。其他男式戏衣中的褶子(也称道袍)、男披、坎肩、披风、茶房衣、侉衣、兵衣卒坎、女式戏衣中的袄裙、女披、马甲、斗篷等都属于明代服饰。
在秦腔戏剧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还有蟒和靠,蟒和靠最能显示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蟒服是明代最贵重的服装之一,是王侯、公卿们的服装,若不是皇帝亲自赐予,他们是不能随便穿着的。蟒服是“象龙之服”,和皇帝所穿的龙袍相当,但只是所绣的龙和皇袍上的龙相比,减少了一个爪子,皇帝的龙袍上的龙是五个爪子,王侯、公卿蟒袍上的蟒是四个爪子,明代以后,蟒的图案叫斗牛、飞鱼。斗牛和飞鱼是服装上的两种纹样,这两种纹样是根据传说中的动物形象想象而成,比如斗牛,其身似龙,鳞爪俱全,唯头部二角向下弯曲,和龙稍有差异。
蟒服是扮演帝王将相的官服品类,分为男蟒和女蟒,男蟒在装扮人物的时候必须和玉带组合,构成“蟒袍玉带”的完美表现形式;女蟒和男蟒的形式基本相同,绣有龙或彩凤,长仅及膝,下面可以露出裙。一般皇家后妃、公主穿着黄蟒,老年贵妇穿着香色蟒,如果遇有丧事,则穿着白蟒。
靠,又称“甲衣”或“扎甲”,性质为戎服,是武职将帅所通用的身份装。靠身分为前后两片,衣长至足,后片腋下有两个“腋窝”,作为与前片相连的纽带,后腰两侧有两根搂带回绕于前腰。前片中部略宽,称为靠肚,靠的特色是围绕前腰的“靠肚”绣有虎头,充满了装饰性效果。靠肚下双腿外侧各有一块遮护腿部的靠腿,上面绣满表示甲片的图案纹样。女靠比男靠大致相同,靠肚稍小一些,腰下为彩色飘带(用的时候可以围以云肩,系住衬裙)。在戏剧表演中,不配靠旗的靠叫软靠,配靠旗的靠叫硬靠。靠旗叫背旗或背令旗。近代人剑云、景麟所著《不可不知录》一书对靠旗的来历有一段说明:“原只一枚,备行军时中途发令之用,或接令后立即出发,无暇安置,带之而行。令伶人习用四旗,无非作装饰而壮观瞻。”
帔、褶、开氅三种服装比起蟒、靠来说,属于秦腔戏剧中的常服和便服。帔是帝王将相及家眷“燕居”的通用服装,在剧情中表现帝王将相以及贵族家居或闲暇时穿着。褶俗称“道袍”,性质为便服,无论文武,贵贱男女,老幼都可以穿着,褶的款式为大襟,斜大领(右衽)。男褶身长至足,左右胯下有开衩,宽身,阔袖(带水袖)。女褶是对襟,小立领,身长比男褶短一些,仅过膝盖。褶类的品种比较多,按纹样、形制可分为21种之多。开氅也是秦腔戏剧中的一种便服,用于高级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比如军旅、家居等)穿着,而且常用于饰演主角一类的人物,像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强的大将、自由的侠士等。基本形制是大襟、大领、氅长至足,带摆,而且有缘饰。主要纹样为狮子、虎、豹、大象等走兽(专用于武将),尤其以“双狮绣球”纹样最为典型。“狮开氅”多为绿色,大缎料,绒绣,衣边和袖口各镶有4寸左右的宽边(波线式),绣满装饰纹样,富裕装饰效果,富丽美观。
从以上这些秦腔服装的分类来看,秦腔戏剧很好地传承了我国戏曲以及服饰的历史文化内涵。戏剧的一切内涵是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的,为了使观众能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演员所传达出的深厚、复杂、丰富的艺术美的信息,更深刻地理解各种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这就需要在服装上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人说古装戏服装是丰富多彩的,形成了整体化、程式化的特征,成熟稳定,使人熟悉后,就能根据服装判断来人物的身份、变迁等等,艺术色彩极其浓郁,而现代戏服装却失去了固定化、稳定性的程式表现模式,其随意性和自然主义的缺点,使其失去艺术审美的确定性因素,除了剧情、音乐和人物本身的表演因素外,服装几乎没有艺术蕴含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总之,当代秦腔戏剧服装也应注重设计与制作,应该贯穿戏剧剧本的历史原则和舞台表演呈现的效果,在吸取经典传统戏剧服装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可以融入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审美的新理念,立足于现代观众的心理认同和审美接受的基础上,展现出带有现代气息的新一代的戏剧服装文化的真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