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3日,西安秦腔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将以惠民演出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这部用“虚实结合”的叙事体手法创演的大戏,展现了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的真实历史和走过的艰辛历程。
昨天,该剧完成了最后一次走台,记者在演出后台,采访到幕后工作人员,提前为戏迷揭开这部大戏制作中每一道精密而繁琐的工序。
巧思
创意新装置舞美开创多个“秦腔先河”
“要是没有很好的凝聚力,很难把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高水准地呈现。”已在秦腔舞台上干了34年的易俗社舞美队队长黄荣庆将《易俗社》称为一部“工程”,在他眼中,《易俗社》可谓迄今秦腔舞台上,装置最复杂、运用技术手段最多的一部戏。“这部戏仅从舞美、灯光、装置等角度,就开了先河,创造了多个第一”。
独特的舞美设计融汇了大量的舞台装置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中六座以易俗社小剧场为原型设计的“楼台”。这六座楼台不仅生动还原了易俗社的建筑特征,更作为舞台的一部分,通过电动装置操作,组成不同的舞台场景,这种舞台表现形式,在此前的秦腔演出中还未有先例。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一道15.5米宽、8米高的无缝纱幕。《易俗社》共设计了“实”与“虚”两条线索,“虚线”由演员在舞台呈现,“实线”则通过这道纱幕,以投影的方式,将易俗社百年变迁中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幕间换场时予以呈现。
精兵
全社老中青共同助力《易俗社》
这台秦腔大戏,凝聚了易俗社和所有关注易俗社人的力量。
宏观上,这样一部讲述陕西戏曲人自己故事的大戏,受到了省、市和曲江新区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他们多次深入排练场为剧目把脉,提出修改意见,促使其不断完善。
阵容上,西安秦腔剧院艺术管理部部长陈强告诉记者,此次组织了从主演到龙套的精兵阵容。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演都离不开导演不断的启发和演员台下一招一式反复训练。每次彩排,三组演员都毫不懈怠,齐整参加,经常是深夜彩排演出结束了,他们的“戏”依然在进行,一遍遍修改打磨,只为该剧不断提升。
攻坚上,总编导卢昂在排练场,一次又一次启发,一次又一次示范,使演员不断深入角色;不管寒冬还是酷暑,易俗社传承班学员在总编导安排和秦腔剧院传承老师指导下,紧锣密鼓地投入排练;三意社乐队演奏员们放弃休息时间,也来支援《易俗社》排练;A组演员付出的汗水自不用说,B组、C组有的演员在排练结束后,还自己购置了戏服在家中反复练习。
排练中,不乏那些让人眼角泛泪的场面——77岁的配器指挥张森龄老师不顾年事已高,天天与众人一起早出晚归,参与排练,反复调整乐曲力求完美;年逾古稀的作曲姜云芳老师克服病痛,在病榻上插着氧气完成作曲……
强将
骨干通力配合就为完美呈现
《易俗社》是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2016年的重点剧目。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介绍,该剧汇聚了戏剧界许多重量级人物:国家一级编剧刘桂成编写剧本,著名戏剧导演卢昂担纲总编导,主演汇聚了易俗社一、二级骨干演员惠敏莉、陈超武、屈鹏、李卫平、韩丽霞、李洪刚等等。
除了表演上力求完美,还在服装、造型、化妆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通力配合,这也成为《易俗社》的一个鲜明特点。比如全剧第五幕开场就是一出“戏中戏”,要求主演惠敏莉在3分多钟内完成从现代装到全套秦腔行头的“变身”,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平日这套程序最少也需要15分钟。经过音乐、投影与演员反复磨合,最终达到目的。黄荣庆说:“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为了大戏明晚亮相有良好的呈现,在昨日记者采访结束时,已是晚上九点,很多演职员还在后台忙碌穿梭着。“我们很期待这个舞台,我们会把最好的状态献给观众。”主演惠敏莉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记者 孙欢
《易俗社》剧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