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西安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然而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的一众秦腔人在高温下每日仍坚持苦练十余个小时,在戏台上再现易俗先辈们移风易俗、改良社会的一腔热血。著名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卢昂也从千里之外赶来西安,为这部精心打磨的新版秦腔剧目《易俗社》做最后的调整与冲刺。这部剧也是秦腔剧院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重点剧目。本月20日,全新的《易俗社》将正式亮相,与西安观众见面。
主创 在剧场里挥汗如雨
剧场里,导演卢昂与演员们挥汗如雨,拼劲十足。卢昂告诉记者,新版的《易俗社》剧本将第三场做了整体的改动,提升了整个剧的立意。他介绍:易俗社区别于其他剧团,是因为这个百年剧社是由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创办的,起到了文化引领和文化的担当、责任与作用。这一次,重点加强了高社长几个创始人男性角色的戏份。尤其在第三场日本侵华的那场戏中,加入了易俗社力排重压赶排抗日大戏来呼唤民众的爱国情怀,用文化的这种方式来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这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编入剧中,加强了易俗社在民族危难时的坚守以及戏迷对易俗社的敬仰。新版《易俗社》,可以说对这种血肉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提升。
业界 高度评价秦腔人
得知这部剧再度打磨的艰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高度评价秦腔人孜孜不倦的坚守:“秦腔界乃至全国戏曲界应该有像《易俗社》这样的为我们戏曲人树碑立传的作品,来写我们戏曲人的精神境界。”据悉,这次的新版《易俗社》,主创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广泛征求意见、走访秦腔老艺术家、社会各界关心研究易俗社的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生活,加深了对“易俗精神”的了解体会,导演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剧中通过剧情的调整和个别人物性格的突出,对百年坚守不忘初心的“易俗精神”进行了升华。
改动 人物和唱腔都有很大的调整
记者了解到,由于剧本的改动,这次新版《易俗社》人物和唱腔做了很大的调整,有些场景也做了相应的变化,舞台也进行了机械化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使得这部具有纪实风格的历史剧更加具有大实大虚的特点,导演卢昂说:“剧中老艺术家都采用化名来代替,但史料完全都是真实的,比如名字、事件,包括剧照、海报、照片完全是纪实风格的,都是历史的真实的展示,由于戏曲不同于史,戏曲需要大量的艺术虚构,但重点表现的是易俗社的精神。”
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介绍,这次剧本的改动和提升也使得易俗社的史料更加详实,丰富了原来创立之初的关键人物的形象,同时也提升了易俗社在国家危难时期的担当,顺着这条主线丰富了剧中各个群体,包括在艺术手段的处理上,在音乐重新的审视、编排上,包括场面的编排上比原来更加精细,更加合理,更加突出群体,以前是重点突出女演员入社,这次再版的《易俗社》胸怀比以前更大,境界更高。 (记者/职茵 实习生/吕静)
(摘自 《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