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晓斌,大家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一连串的称谓,如秦腔戏曲名家、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等。这当然与张晓斌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的众多角色有关。他不仅是戏曲演员,而且从事编导工作,兼文艺评论和节目主持。丰富的人生阅历,源于他与秦腔的不解之缘。
张晓斌是怎样走进秦腔这一领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现实生活中的他有怎样的爱好?日前,记者走进了张晓斌的家。
忙碌 一天只休息五小时
今年62岁的张晓斌,虽说已经退休,依然是"公务繁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在电台做完节目,来不及休息就和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自己最近的生活。"我有大量的活动要参加,还要做电台的节目。根本没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所以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我不打牌,不下棋,把所有的闲暇时间用在写书上。"
2004年至2007年这三年,张晓斌一直在忙碌中整理他的心血。"我一天只需要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128万字都是我手写的。"每天7点30分起床就开始写稿子,中午12点吃饭和休息,看看报纸。午休起来,继续写书。有好多天?他熬夜?从10点一直到凌晨5点。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临时通知要出外演出。
忙忙碌碌,总算是有了结果。2007年元月份,张晓斌的"剧坛漫笔三步曲"终于得以问世。
他总是很忙,有多少时间可以和家里人交流?他的家人能否理解他的这一份执著?对于这一点,张晓斌说:"好在我的家人理解和支持我。我很少陪夫人逛街。我不买菜,不做饭,不洗衣服。即使有时间出去逛,我们也是分开的。我去书店,她去服装店。"说起他的夫人,张晓斌说她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待人很真诚。或许就是这样的性格,使得她更能理解张晓斌先生的事业,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聪明 逃票看戏有绝招
张晓斌将自己的大半辈子时间都投入了秦腔事业,这源于儿时对秦腔的热爱。"我从小就喜欢看戏。为看戏,我被老师罚站。"因为喜欢看戏,他总是会熬夜,上课就会迟到,也总是被老师罚站。
"那时候看戏得买两毛钱的竹签?和现在的戏票差不多。可是我家里穷,根本没钱。怎么办呢?我就想了很多办法进去看戏。"说到这里,张晓斌很兴奋。"我对演戏的地方地形非常熟悉,我会选择最合适的地方翻墙进去,躲在厕所里假装上厕所,骗过清场的人就可以看下一场戏了。这是我的第一种方案。另外,有一位邻居王叔叔是卖醪糟的,他付固定的摊位费,可以不买竹签就进去看戏。因此,每到星期天,我总会去帮王叔叔提竹筐,提水壶,装扮成是和王叔叔一起卖醪糟的,趁机混进去。看戏时,有坐票和站票的区分。在戏台的最外围有一圈栅栏,我总是选一个拐角处,抱着一个粗木桩,看得痴迷。"
儿时的张晓斌不仅喜欢看戏,还喜欢听评书和看电影。他把自己的午休时间全用在听评书上。每次有电影在县城的广场放映?他都会去。广场上有麦秸堆,天冷的时候,他钻在麦秸堆底下,用麦秸把自己盖得严严实实。"半夜我被冻醒了。电影什么时候完的,我都不知道。"他笑着说。
奇怪 顶簸箕拿扫帚扮韩信
小学毕业的张晓斌本来已经是保送上初中的学生,可是他依然选择进了剧团。1958年5月份,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来泾阳演出。一直热爱秦腔的张晓斌自己找到演出的负责人,自告奋勇地说:"我要考剧团。"剧团的人就让他现场唱一段。"我当时唱的是秦腔《苏武牧羊》。只唱了四句,把他们的弦都唱断了。"他说。剧团的人随即又给他化了妆,直接让他上台演出。
因为自己的胆识与唱功,他得以进入剧团学艺。干啥学啥,张晓斌处处留心,时时学艺。即使是打扫卫生,他也有一招。他把簸箕顶在头上,扫帚当道具,一张纸撕成条,用墨染黑当胡须。"簸箕顶在头上,像是韩信的帽子。我扮韩信,学唱段。"他说。在帮老师抄剧本的同时,他逐渐学会了自己写剧本,写评论。
细心 时刻不忘写剧本
在剧团,张晓斌是跟班生,和科班生不同,他有很多的实践机会。1963年,18岁的张晓斌跟随文化工作队去外地山区唱戏。"那时候都是步行,一天大概要走六七十里山路。我的脖子上经常会挎着一个小本,随时记下老师说的和自己想到的,到了演出地点,我差不多就可以写出一个小剧本。"
说起自己在山区演戏时最深刻的记忆,张晓斌感慨地说:"是贫穷导致了愚昧,愚昧又使他们贫穷。他们从来没看过戏,真的是"千年不闻锣鼓响,万代不见戏上门"。他们分不清戏里的好人坏人,见谁都鼓掌。"正是这样的切身体会,使得张晓斌真正了解了最基层的群众。那些年,他走遍了关中的每一处,广泛接触群众,搜集他们的方言土语,成全了自己以后的编剧生涯。
喜爱旅游的张晓斌总不放过每一次旅游的机会,在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他更注重的是积累。每到一处,他都会关注景区的碑文,各处的对联。在张晓斌看来,"三秦是文化宝地,三秦文化是大文化",留心这一点,对于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