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戏,秦腔常叫《回荆州》,很少叫《龙凤呈祥》的。京剧版的我看过不下十几次(戏曲频道一过年就播),私以为梆子的剧本要高出皮簧。梆子的本子几乎直播脱胎《三国演义》原文,定出于文人之手,不是艺人自己攒的。秦腔历史上,1961年,由须生刘毓中、名旦何振中、花脸张建民领衔、众名家联袂的版本最全,最为经典。1992年陕西电视台,曾聚集陕甘两省名家,播出过两版,名为《龙凤呈祥》,演员都是一时之选,只可惜导演自作聪明,剪得七零八落,不像个样子,定场诗、引子全给去了,倒加了一折《别母》,从此流毒人间,这演全了得三个小时,要是再加上《别母》,三个半小时不一定能挡住,只好再剪别的。京剧里,孙尚香有一把吴国太赐的宝剑,秦腔没有这个,纯属多余。再得这是个群戏,不能一味突出旦角。“合婚”一折,宫女来回乱窜,做收拾屋子状,小气得很!饰演孙尚香的肖玉玲行头都穿错了。如今的秦腔舞台,溃不成军,估计再难出一台强强联合的《回荆州》,去年声势浩大的“文华奖,都没搞一台,估计以后也没指望了。在“不改不成戏”,“与时俱进”的导思想下,这个戏也被秦腔界弄得面目全非了。十几年前,在庙会戏上看过静宁县剧团演的《回荆州》,不少地方和如今舞台上的版本不同。
《甘露寺》演起,先上乔国老和孙权,再上刘备和赵云,四人有一小段戏,然后才上吴国太,打引子,念定场诗,接下来是刘备表家乡,乔国老打岔,跟京剧差不多,主要卖玄的念白。与京剧不同,秦腔的乔玄由大花脸应工,但不勾脸,老生扮相。《甘露诗》之后,有一场刘备和孙权的“劈石赛马”的戏,完全出自《三国》的原著。“洞房”一场,孙尚香出场念引子,定场诗,一段念白之后再起唱。刘备进洞房之前还有一段“汉刘备当年不得便”,92的版本把这段删了,改为四句“摇板”代替,大概嫌不合新婚剧情,大谬!中国戏曲由人设戏,刘备在《甘露寺》的唱,被乔玄、孙权、吴国太岔来岔去,所以才在这里给他安排一段成板的唱腔,若删去,刘备就不是头牌须生来的活儿了。没有“别母”,“诸葛坐帐”上的是张飞和黄忠,没有关羽。后面就一样了。
需要说说赵云这个角色,梆子的演法很有意思,赵云的扮相就有特点,“甘露寺”穿红靠,戴红胸花。大概是主公大喜之日,以表庆祝。有人是一红到底。甘肃省剧团后边就换了白靠,合理多了。《闯新府》中,刘备和赵云暗暗商量逃走时,被孙尚香听见,孙斥责刘备无情,刘备跪下求情,赵云不忍,拔剑欲杀孙氏,被刘备挡下。这场戏是武生的行戏,三人必须配合紧密,才好看。1952年,梅兰芳和盖叫天合作此戏,盖老提前告知梅先生,“我这出是梆子的演法,跟北边的不一样”,梅先生说“我随您”。这种演法,大概是小达子传到上海去的。别外,很有趣的是,我在“戏考”网上,发现了一个很老的京剧版《龙凤呈祥》,从“洞房”演起,唱词、情节几乎和秦腔版的大同小异,跟如今舞台上的京剧《龙凤呈祥》完全不同,也与海派“五音联弹”的不同。如今京剧版和秦腔版不是一个来路。盖叫天说的,大概就是这本子。这可能是清末“京梆”两下锅时,从梆子班里翻过来的剧本,能看出来,唱腔安排还不很不成熟,比如在“闯宫”一场中,刘备、赵云、孙尚香三人竟然对唱西皮慢板,那么紧张的戏中,唱慢板戏非掉冷水盆不可,而且让武生唱慢板,不是要他的命吗。
秦腔的《诸葛撑船》,诸葛亮有大段唱,也京剧的两句摇板不同,京剧纯粹是里子活,梆子诸腔则与刘备分庭抗礼。
甘肃百通音像公司出过甘肃秦腔团窦凤琴领衔的《回荆州》,和我小时候看的类似,但没有“劈石赛马”,孙尚香也没有念引子,定场诗,直接走出来坐在椅子上唱“孙尚香坐画阁自思自叹”,非常怪。传统戏的主角出场,要么念引子、定场诗出场,坐下,念一段,叫板起唱,要么出场站着唱(1992年陕西台的版就是这样处理的,把“坐”字改成了“在”),没有出来就坐下唱的。窦凤琴是有经验的演员,但这样的编排让她的出场很局促。这版的周瑜是女小生李琳,李琳是不错的小生,演巾生很称职,但演周瑜就小气了,92年那版用过李爱琴,也不尽人意。周瑜这个活儿绝对不能用女小生,演不出大都督的气势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