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在声韵大剧院,一场别开新面的新编大戏《新大登殿》在庆阳隆重上演。元宵刚过,伴着喜庆的年味,这场由甘肃省京剧院院长马勇执笔,孟庆波执导,佟红梅、董雅萍、宋少峰、张江中、段亚军、晁花兰主演的大型秦腔《新大登殿》一上演就给广大戏迷观众一个从头到脚全都是“新”的感觉。酒是新酒,瓶是新瓶,可是“味道”或者说“韵味”却大不一样。新剧本、新面孔、新戏装、新台风,给庆阳广大戏迷观众美美的过足了一把戏瘾。

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被人不断认知和认可的过程。就像哥伦布当年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面对新的“客人”,既高兴又疑虑。秦腔《新大登殿》一上演,就给人一个“新”的认知。就像一直不喝酒的人老喝白开水,忽然一换上新的“茅台”,抿上一口,尝不来滋味一样,还觉得有点“怪怪”的味道。新改编的秦腔《新大登殿》确实从故事演绎、剧词创作,音乐编排、唱腔设计、人物安排和布景设置,和原来的《五典坡》相比确实大大的不同。听起来,看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于是,在看这台戏的当晚的QQ群里,就有人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且引起了群友的热烈讨论。有戏迷说“改的很不错啊,把四个多小时的本戏,压缩到两个小时以内,很好啊” 。有网友说“把原来冗长的啰嗦的耍笑的情节删掉裁减了许多,很好”。有的群友说“原来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次、社会背景都没有变,主要的关键的环节都在是新瓶装新酒,韵味更悠长,很不错”。还有的观众群友认为“没改好,没有原来的热闹,没有原来的地道,不行”。也有的戏迷认为“改就要改好,把原来秦剧精华的‘秦味’改的没有了,不好”。还有的戏迷观众虽然赞同改编和创新,但“就是害怕新的曲调流传不下去”。甚至有的戏迷因“听不惯调子,看不惯程式”而为之摇头等等。总之新改编的秦腔《新大登殿》犹如平静的湖面里扔进去了一块石头,荡起圈圈涟漪,各种声音都来了。---一部新生的作品能引起如此众多的热心戏迷和观众议论研讨,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戏”的国度,也是一个“腔”的国度,更是一个“曲”的国度。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俗催生一种戏曲”。犹如千人千面,百姓百心一样,犹如酸辣苦甜、川湘粤秦四大菜系一样,虽然都是一样的料,一样的菜,可是,做法不一样,味道不一样。戏曲也一样,川陇豫粤秦京,剧种都不一样。虽然都是戏,可是萝卜白菜羊肉辣水,口味不同,爱好各异。因此当一门新生的特别的“艺术”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艺术兴趣、艺术爱好和艺术品位就决定了你的取舍和选择。决不能因为自己不爱好,就轻易的随随便便的抹杀了这个艺术品类的存在。中国人一向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道德,自己不喜欢吃羊肉,就不能断说羊肉就不是一道好菜。对待新改编的秦腔《新大登殿》也是这样,自己看不懂,听不明白,就轻易否定她的存在,这是偏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坐井观天”的态度。需要很好的商榷。

新改编的秦腔《新大登殿》是在原来传统秦腔剧《五典坡》的基础上做了改动,而且破天荒的做了创新的改动。那么到底怎么样呢?好不好呢?

坦率的说,我昨晚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看得很仔细。也看得很认真,我以一个戏剧编剧作者和导演的角度来审视这部新改编的秦腔《新大登殿》,我认为改得很好,改的很成功。为这个“创举”我要由衷地点赞叫好。

第一,作者的视野新。同样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王宝钏吃麦辣辣菜等叫花子薛平贵回来登基做皇上” 的故事,老版本《五典坡》演起来就分前本《飘彩》《哄窑》《三击掌》《降马》《别窑》《征西》《探窑》和后本《赶关》《赶坡》《算粮》《收将》《大登殿》12折,演起来的话需要八九个小时,单就是后本演起来就得三四个小时。其中里面有许多精彩的脍炙人口和久唱不衰的经典唱段。可是新编《新大登殿》却以老版本的《五典坡》的后本为基础,通过巧妙地剪裁取舍和精巧合安排,同时重新结构,精心演绎,仅仅用2个小时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该戏一开始用一个仅10分钟简短的序幕把原来《别窑》、《征西》和《探窑》就给带过了,在在第一场《赶坡》中,作者直接把原版《五典坡》中薛平贵迎戏自己妻子王宝钏的那些啰嗦繁冗的对白乱弹省去,直接进入久别重逢叙旧的主题,适应了现今观众“坐不住”的基本需求,又为后面的重头戏节省了时间。作者将大量的唱段放在薛平贵回窑后和王宝钏互诉离别之情上,痴情的场面,动情的唱段,悲情的一连串的“十八年”的离别和深情互慰的大板唱腔真让人感动。

第二,作者的起点高。编剧作者在改编这个新剧的时候能够慎思精选,以独特新颖的视野,把薛平贵征西和少数民族代战女王后结合两国互有仇怨的事情给变成两国和好合为一家,体现了民族和谐团结、国家安定昌盛的主题思想,这很好。整个故事编织得很生动很合理,不但没有硬伤,还说得过去。可谓看问题站高立远,别具一格。特别是在第二场《算粮劝嫁》中,作者就把原来魏虎苏龙劝王宝钏改嫁的时的逗笑戏骂情节轻轻删节,变成魏虎追求王宝钏,诉说当年心仪三姑娘的感情戏,风趣幽默,也很撩人。在第三场《大登殿》这折压轴戏中,作者特意用别与中原的少数民族胡服礼仪对代战女王重新刻画,把原来彪悍刚烈、霸气十足的番邦女王重新塑造,使她在薛平贵危难的时候“金鸽传信”,并带兵杀回长安来相助薛平贵整饬朝纲,把她变成一个能够从民族融合、国家利益出发,知人善解,善良包容,并和王宝钏结为姊妹,共同辅佐薛平贵治国安邦这样一个全新的形象。

第三、作者的手法活。在这部新编大戏《新大登殿》中,可以说改编的最精彩的,也就是被别人议论最多的就是编剧、作曲和导演在创作手法上的大胆创新、大胆使用和编导合成。在音乐创作上他们把秦腔、陇剧、歌曲、京剧等优秀的音乐元素巧妙的合在一起,用秦腔的起板收板中间加上陇剧的抒情,再用秦腔节奏韵律烘托表现主题,特别在最后这场戏里,导演用灵活的手法在对白、行腔过程中都有意使用了“京剧味道”,使观众在欣赏秦腔的“新味”中,又欣赏到别具风味隐隐约约的陇剧、京剧调子,多种音乐元素合流交响,使人耳目一新,就好像在品尝传统大菜的同时,有品吃了几道海味珍馐,别有一番风味。特别加上佟红梅、董亚萍、宋少锋、段亚军、张江中、晁花兰名家等娴熟老道精细优美的唱腔表演,时时赢来了不断地掌声。在舞美和场景设计上,导演也用了主题独唱、背景合唱、伴唱和混响等多种表现手法,加强了音乐表现效果。在灯光设计和后台布景设计创意上,又有许多创新,使整个舞台变得更加漂亮美观,时兴好看。新的创意手段,活的表现手法,使这部新剧与众不同。

第四、作者的功底硬。新编秦腔《大登殿》把原来《五典坡》后本的《赶坡》《拜寿》《算粮》等5场变成由“引子”(序幕)与《赶坡回窑》、《拜寿劝嫁》和《大登殿》三大场构成,演时不过两个小时。从整个戏剧的演出和呈现来看,编剧马勇(即剧中饰演魏虎者、省京剧团团长、一级编剧)此次改编,很明显的表现了这样一个意图,那就是压缩演出时间,精炼故事情节,突出核心内容,表现新的主题,呈现全新演出阵容。编剧、导演和作曲都是当前负有盛名和有一定的功底和水平大腕,在许多新颖的唱段和唱词中,编剧用娴熟高超的写作功底,把王宝钏、薛平贵、代战女王以及王允、魏虎等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内心世界和思想矛盾,情绪感情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来,基本上体现了作者很好的写作编剧水平。而且唱词也很合乎戏剧剧词创作的诗词要求的平仄和押韵格律。再加上著名的佟红梅、董亚萍、宋少锋、张江中等表演艺术家的精心体会和精彩表演,使整个剧情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起伏跌宕,曲折感人,可谓“新瓶煮老酒 韵味更悠长”,使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戏剧艺术文化大餐。

庆阳市是一个戏窝子,也是一个戏迷观众充斥的地方。随着这几年的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一部戏剧的观赏是相当刻求的。特别是像这样一部由原来根深蒂固的扎在人们心中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戏改编成的新戏,人们在欣赏之余,肯定是有态度的。这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话。我希望大家对他加以爱护,加以激赏。我们也不要刻意去追逐“情节交待有些地方过简,不清楚”,“老本戏中的重要唱段不能丢”,也不要去说什么“受京剧的影响大了点,没有原来地道的秦腔味”,也不必担心“新唱腔能不能流传下去?是不是能成为经典传统剧目”,更不需要要求“搞秦腔就要秦腔味浓重好,有的唱腔有些陇剧的味道”等等。就像我们去住一间新装修的屋子,去吃一盘没有吃过的螃蟹,怀着小心翼翼的心态,慢慢的品味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