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农业文化的产物,受周秦汉唐盛世雄风的影响和文化精神的滋养,它兴于明而盛于清,数百年来,在许多艺人的艰辛创造和积累下,形成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四功五法,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完整表演体系和剧种风格。是中国戏曲的四大声腔之一,被誉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也对中原一带的地方戏曲孕育、兴起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被称为“百戏之母”。随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秦腔经历了兴盛衰荣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遽变,秦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领导、思想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秦腔在甘肃有久远的历史。作为发祥地之一,根据有关志书记载早在清康乾年间,甘肃已有秦腔专业演出班社了,如《庄浪县志·职官志》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庄浪县志事林鸣钟出资重修关帝庙乐楼并置戏箱一副称“皇爷戏班”;乾隆年间编纂的《甘肃志》记载:“古凉州(今武威)民习秦声已久,甘州亦然。”在甘肃靖远西关老君庙中有清嘉庆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钟上铸刻有秦腔剧目240出,这说明当时甘肃秦腔班社演出的剧目已经很丰富了。清中叶以后,秦腔以其对甘肃人民特有魅力和巨大声势在甘肃大地上迅速发展起来。

兰州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从滨河路上经过,秦声秦韵顺着水声、风声传来,让人有些恍若走进了戏园子。连陕西的名家都举大拇指称赞:兰州的戏迷爱戏、懂戏,因此兰州市也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2006年,秦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给陕西授了牌,此举为西北振兴秦腔带来新的契机,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在时刻关注着秦腔的一举一动。其实甘肃作为秦腔的发源地之一,乾隆时期,兰州就有秦腔班社活动。秦腔在兰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兰州成立的著名班社“万顺班”开始,历经沧桑,到1959年,由兰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兰州市秦剧团,成为一个国营戏曲团体。2009年恰是兰州市秦剧团的百年华诞。

“万顺班”由当时著名秦腔演员史月卿(人称史八爷,被兰州人称为“金城四绝”之一)联络街头流散的艺人,在市内旗杆巷组建了戏班,以“万事顺利”之意取名“万顺班”。此后几经改名为“万和班”、“化俗社”、“文化社”、“兰州文光秦剧社”。1937年还在民众教育馆西侧(今兰州日报社处)修建了自己的剧场—文化剧场。解放前后,已成为享誉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名班社”。

解放前,戏剧班社都是民办团体,要想生存立足,班社里就得有戏迷们捧的“角”,普通演员也得有过硬的“活”。当年“名角”,亦如今天的“明星”,号召力极强。“万顺班”从成立之初,就聚集了一大批在西北响当当的名家,如耿忠义、文汉臣、杨金凤、肖正惠、赵福海、王定秦等等。这些人身怀绝技,各有各的拿手好戏。兰州民间老百姓还为此编成了顺口溜,如“金城四绝”:牙古子的包子、马保子的面(牛肉面)、福保子(耿忠义)的生净,八娃子(史月卿)的旦,以及早在清末民初之时就称作“兰州秦腔三杰”的三位老秦腔艺术家。

耿忠义(1884年-1947年)甘肃甘谷安远镇人。出身戏曲名伶之家,其父是清代秦腔名伶三元官的高徒,以演须生戏而远近闻名。当地曾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哪里顾上离家把门关,怕耽误黄毛子《出关》,”黄毛子就是耿父,《出关》是其父演出的一个剧目。耿忠义乳名福保子,孩提时常跟着父亲出入戏园,耳濡目染,会唱简单的唱段,但父亲却不让他学戏,在他长到5岁时,把他送进一家私塾(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地方)去读书。大约在他12岁左右时,其父应兰州名班福庆班主张福庆的聘请,耿忠义跟随父母来到兰州,他仍让父亲送到一家学堂继续上学。他虽然遵父之命安心读书,但戏园却是他常去之地,一次福庆班演出《烙碗计》扮演定生的演员临时病了不能演出,戏班有人硬让耿忠义上台“救场”。从未登台的他,却把定生演的未出纰漏。这使耿父意想不到,也让戏班的演员们非常吃惊,异口同声地认为,福保子是一个成大才的好料,便共劝其父不如让他退学学艺吧!但耿父对大家的劝言只是一笑而了之。不久耿父病逝,留下母子二人,生活失去依靠,已经读了10年书的耿忠义只好辍学,进入福庆班正式学戏,初跟着来喜子(须生演员、人称麻旦儿)学唱小生,后来被著名演员唐华收为门徒,为其授艺传戏。戏谚云:“不虚心艺不精,不苦练技不行”。耿忠义正式投师学艺后,虚心向前辈们求教,勤学苦练基本功,很快出台演出,并且在戏中担当主要角色。据当年张雨亭老艺人讲:“耿师哥(是对耿忠义的尊称)出台不久,便在《大雪山》一戏中,出演王子马潜龙一角,他有文化,能演活人物,用技巧比一般艺人灵活。”在“逃国”一场中,跑园场、甩稍子,还有腿上功夫都让台下叫好不绝。当时他师傅演的黄宗道,站在二帘口揭开帘缝观看,看的出了神,都忘了上场。后来他《辕门射戟》中演的吕布,《忠义侠》中演的周仁,演的很成功,一下子出了名,这两个戏也很成了他的成名之作。”耿忠义后来改演须生和花脸戏。唐华去世后,他便主演花脸戏了。他演的花脸戏,综合了当时兰州各路名家如福庆子、十娃子、岳麻子、李夺山、唐华等人的表演特点,博采众长,在剧目、表演、脸谱、特技等方面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成为甘肃秦腔花脸行当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甘肃观众中影响很大,还被兰州观众荣称为“兰州秦腔三杰”之一(见《兰州风采》198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耿忠义,兰州秦腔三杰之一,甘肃武山人,生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他学艺于清末秦腔名角来喜子(人常“麻旦儿”),开始在兰州社班中主演旦角,以后改演须生、大静,一直在兰州文化社公开演出,成为文化社的主要台柱子之一,在兰州久负盛名。他又称富宝子,人们又称他为“耿家”。

耿忠义身居兰州,广见博闻,且身材高大,能潜心学习,取百家之长融汇于一炉,对清末在兰公演的福庆班箱主福庆子所演出的一些拿手好戏他都能演出。他功架稳重,表演肃穆,道白清晰,唱腔洪亮。扮演《火焰驹》里的艾谦、《血诏带》里的曹操、《忠八义》(又名八义图、赵氏孤儿)里的赵盾、《游西湖》(又名红梅阁)里的贾似道等,其表演技巧和功架等较福庆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另扮演《黄华山》里的闻仲、《阎查山》和《柳金蝉》里的包公、《灭方腊》里的方腊、《斧劈老君堂》里的程咬金等,都有独到之处和特有的功架模式。在《游西湖》一折中,他扮演的贾似道在窥视裴生和慧娘的动作时,用擂锤亮出三个不同的阴森可怖的势手,有如恶鹰抓鸡,猛虎吞羊。最后凶中含诈一声“拨船回府”,更毕露了贾似道的奸险,使得观众都为慧娘捏着一把汗。他演《火焰驹》中艾谦的三鞭子、《战方腊》中方腊的三杆子、《斧劈老君堂》中程咬金的三板斧等,都有他独创的程式,已成为“耿家”戏派的精髓。

耿忠义还以以演须生《杀驿》、《盘门》、《伍员逃国》、《法门寺》、《灯棚失子》、《郑丹打子》等而闻名。在《盘门》一戏中,他扮演的田单在和田发章君臣二人乔装打扮准备出城时,以既紧张而又镇静的表情先道出“密密排干戈,插翅难飞脱,放下破天胆,保主出烈火。”白:“小妹,莫要胆怕,待我将驴子兜紧!”然后再唱出“既逃走再莫要胡思乱想,我君臣把性命交与了上苍”之后,而悄悄出了城门,这时,台下观众莫不为他们君臣二人能否出了城门而担忧。

耿忠义所演的大静吸“南大静”之长,又不同于南大静路子;他所演的须生吸西安秦腔之路,又不同于陕西路子。在演“大静”和“须生”中都能注重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气质,并能独树一帜。在当时,他和郗德育(麻子红)、文汉臣三人长期鼎足兰州秦腔舞台,成为兰州秦腔艺坛上的“三杰”,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耿忠义所画脸谱,人物形象独特,色彩鲜明,造型庄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茶馆、酒肆、饭担等处,都挂有他在戏中的一些脸谱,如《盘门》、《游西湖》等。

耿忠义病逝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终年63岁。

郗德育(因他脸上有几个麻子,又称麻子红),兰州秦腔三杰之一,陕西长安县仁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12岁时在长安县双翠班学艺,师承秦腔名家李云亭(老麻子红),以演《拆书》而初负盛名。

民国初年年轻好学的郗德育始到兰州,为甘肃秦强独特演技所吸引,又受业于拜童麟、李夺山、富贵爷,曾先后在兰州得胜班、化俗社、觉民学社、万和班、三兴社、中兴社、新兴社、文化社及武威福盛社和岷县兴中社等社班搭班演戏,扎根于陇原大地。他天赋聪慧,广征博采,生、旦、净、丑和文乐、武乐皆通,就在有这种艺术成就的情况下,他还是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民国15年(公元1926年)他由兰州到静远演戏,与静远县的名文人冯仙搓老先生交上了朋友,冯给他介绍:“有一个过去在静远福善班演过戏而现在距离静远60余里的荞山务农的秦腔老艺人名叫田犏(pian)牛,是陕西人,他不但能演须生,同时演净、丑戏如《芦花荡》、《访白袍》等更有独特之处。”郗德育即备了礼物,专程去荞山拜访了老艺人田犏年,二人一见,引为知己,田热情款待,便把净角戏《芦花荡》、《访白袍》戏路、作派以及《五雷阵》中孙膑“踏罡步斗”的台架,统统传授给了郗德育。

郗德育在数十年的粉墨生涯中,励精图治,虚心学习他人之长,又能在演技上独特发挥。他会戏百余本,熔陕、甘秦腔的精华于一炉,创造性地发展了秦腔须生行当的表演艺术,形成秦腔史上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郗派。他既演须生,又善于演胡子老生戏。所演《辕门斩子》、《抱烙柱》、《九莲灯·六部大审》、《潞安州》、《哭秦庭》、《烙碗记》、《拜台》、《葫芦峪》、《金沙滩》、《击鼓骂曹》、《草坡答话》、《苏武牧羊》等杰作,誉满西北,成为秦腔艺苑的珍品。

郗德育的唱腔柔润隽永,化妆清新雅致,作派舒展洒脱,神态并备多姿。在《辕门斩子》中,通过对“提起来把奴才该杀该绞”和“八王爷与我做了对,我猛虎焉敢斗蛟龙”这两段唱腔的精心设计,创造性地丰富了秦腔传统“撩板”的唱法,其唱腔起伏跌宕,紧扣观众。在《烙碗计》中,他于“出门来找寻我刘们根苗”的拖腔里,揉进“汉二簧”的音乐旋律,哀婉且亲切动人。《祭灵》出场的喷口技巧显“一腔定太平”之功,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特定的情感。在《六部大审》中,他以婉转而恳切的表白,向刺客道出:”刺客啊,刺客!为人在世,总要学一个轰轰烈烈、烈烈轰轰,宁学天下奇男子,方称人间大丈夫,”并唱出“你不招,石娘娘就要问斩,眼巴巴晋朝的江山不安。你若招,冤清白云雾消散,天子喜打发你个帘外做官。”其情辞恳切动人,是刺客大受感动。另在《大审》、《拜台》中塑造出合乎科学道理的“变黄脸”的绝招以及提袍甩袖、亮靴底的硬功夫,均为人称道。

郗德育不仅是有名的“陕甘须生泰斗”,同时更成了兼演净角戏《芦花荡》、《访白袍》的能手,当时不少观众只知“麻子红”而不知其名。他和耿忠义、文汉臣三人成为兰州秦腔界中的“三杰”,势成鼎足。他在培养人才上亦孜孜不倦,其入室弟子有黄致中、周正俗、周培元、梁培华等。曾受教诲的名角由王斌秦、李发民、王新民、筱美兰等。再传弟子有黄晓凌、展学昌等。

郗德育于民国31年(公元1942年)谢世,年仅52岁。他一生奔波秦腔艺坛而使身体有所受损,但他一生中不以“同行相轻”、虚心学他人之长的精神,是难能可贵和值得学习借鉴的。
文汉臣
文汉臣,又名进财子,兰州秦腔三杰之一,陕西三原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和耿忠义、郗德育同为兰州秦腔界“三杰”,又和郗德育同庚,早年即来兰州,是兰州文化社的创始人之一。

文汉臣幼年曾习旦角,后改演须生,他有一批稀有剧目,如《乾隆王打宫》、《斩李文忠》、《十道本》、《太白醉写》。著名戏还有《伍员逃国》、《宁武关》、《鸿门宴》、《斩韩信》、《宫门挂带》以既《全家福》、《辕门斩子》、《渭水河访贤》、《双熊梦》(又称“十五贯”)等。

文汉臣于30年代初曾赴岷县一带搭班演戏,抗日战争前一年返兰仍带领文化社。来兰时正值五泉山“四月八”庙会,旋在庙会上公开演出,并将在陇南拜为其师的南路须生名演员高俊带来兰州献艺。

文汉臣的表演文秀且清新俊逸,一脱秦腔粗犷之习。台上动作飘逸,唱腔念白清晰而洪亮,给观众一种既清净而又舒心的感觉。还擅长道白戏,他的《太白醉酒》在念大段的表章和蛮文时,视在场磨墨的杨贵妃和抬靴踱步的高力士而不见,态度自若,朗朗出诵,在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中,有一口气呵成之气势和特别动人的亲昵感,堪称一绝。在《十道本》、《斩李文忠》中,仍以道白见长。《伍员逃国》这本是英雄落魄、仓皇逃遁的戏,但他却演得俊逸敏捷,刚一出场在唱出“我不敢高声哭洒惶泪掉”一句时,左右两绺胡须,在他的拇指和食指上轻轻一捻际飞上肩头。一条马鞭,宛如游龙,表现了拼命奔驰和万般藏匿的形态;鞭梢、须梢、靴梢在他之手爽利地形成了三绝。饰演《鸿门宴》中的张良,他的手势优美,真有指点江山、比睨一切的气概。他演的《宁武关》到最后周于吉脸商代舰上关扑火时,神情严峻而惨然,使人目不忍睹。在《斩韩信》中他饰演韩信,在唱大段乱弹“韩信当年进深山”以及表白“五不该”和“十大功劳”时,唱腔清晰,表白伶俐。另在唱“谁不爱金银和珠宝,谁不爱官高一品压同僚... ...”这一段时,神情苍然,语调低沉,是观众听后,对韩信这一英雄人物叱吒一生而最后所得的其参结局感到黯伤!

文汉臣品性高尚,心地善良,与人与世无争,人们尊其为善人,40年代初即离开文化社,告辞舞台,潜心在家拜佛念经,并在城内县门街(今武都路中段西首北边)开一小酒铺度日,若地方政府和一些团体特邀他出场献艺时,他还是欣然应允。
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的一个晚上,当时还系初春,他因关闭铺门准备回家时,不慎手心扎进一根刺,回家后,因所扎之刺染有毒菌引起感染,第二天即不省人事,经抢救无效而逝世,终年59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