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又名“梆子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表演的唱、念、做、打等技艺技巧,以及手、眼、身、法、步等动作,都依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目前,学秦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强秦腔后继人才培养工作迫在眉睫。为此,记者走访了陕西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听听她在秦腔人才培养上的看法。

黄土有多厚


秦腔的根就有多深

“秦腔以其特有的地域风格和‘古调独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3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走近大美秦腔”专题讲座上,李梅自豪地向观众介绍秦腔的艺术特点。她提到,陈忠实先生在《我的秦腔记忆》中写道:“秦人创造了自己的腔儿。这腔儿无疑最适合秦人的襟怀展示。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秦腔在西北五省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每年都要承担几百场下乡演出任务,每次演出现场都是人山人海。

“西北的地貌风俗、西北人的性格特征决定了秦腔的特性。西北的黄土有多厚,秦腔的根就有多深。”李梅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让她感动的事,“2019年初,我们在甘肃下乡演出时,突然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夹杂着雪片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像生了锈的刀子,吹得人脸生疼。我们本以为会提前结束演出,可没想到的是,台下的观众没有一个人离开。观众们完全沉浸在秦腔的世界中,他们被舞台上角色的遭遇所感动,热情地为演员精彩的表演叫好,似乎这场大雪并不存在,然而所有人的头发、肩膀上都积上了厚厚的一层雪。”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梅的声音有些哽咽:“那一刻台上所有演员的心都沸腾了,我们真正感受到老百姓对秦腔的热爱与执着。我们使出了看家本领,超水平地完成了演出。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一位老大娘热情地拉着演员的手说,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演出了,希望我们能留下来再多演几场。”

李梅说:“秦腔就是这样一门热气腾腾的艺术,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镌刻在陕西人的灵魂中。作为一名秦腔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这门古老的艺术演绎并传承下去呢?”

人才辈出


才能让戏曲传承更有戏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在李梅三度摘得白玉兰奖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孟祥国见到李梅,除了恭喜她,就是反复叮嘱李梅一定要加强戏曲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白玉兰”在三秦大地上绽放,使秦腔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培育戏曲人才,戏曲才有未来。我必须要为秦腔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李梅说,“与当前热闹、繁荣的戏曲演出市场相比,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显得有些冷清、落寞。戏曲后继人才培养的滞后,会严重影响甚至阻碍戏曲事业的更快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影响戏曲社会作用与功能的有效发挥。戏曲后继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加大后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和关于设立“梨园节”的两份提案。

她在提案中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戏曲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地方戏曲后备人才扶持基金;尽快出台针对戏曲后继人才培养的具体政策和举措,特别是要出台支持戏曲院团、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戏曲后继人才的有关政策,顺应戏曲教育多主体合作的规律;加大政府投入,将戏曲艺术后继人才培养经费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和财政支出预算;设立地方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确保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李梅说:“戏曲后继人才队伍的培养,要从现在抓起,从幼儿和小学阶段的戏曲启蒙教育,到中专、大专的职业教育,再到本科、硕士、博士等的高等教育,努力形成人才梯次型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人才辈出才能让戏曲传承更有戏。”

为此,李梅在工作中全力培养青年戏曲演员,通过“以戏带人”“以戏促演”的方式,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上台演出。她尽可能把自己主演的戏放在小梅花秦腔团里排演,她的配角也肯定是小梅花秦腔团的孩子们。

正是因此,秦腔青年人才层出不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优秀青年演员王航、李迎分别获得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和新人配角奖。

李梅认为:“早点把年轻人推上舞台,传统戏曲的传承才更有希望。”

在孩子心里


种下戏曲的种子

秦腔粗犷豪放、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响遏行云,上演的剧目众多,题材涉猎广泛,内容丰富,特别是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经典剧目,如《铡美案》《周仁回府》《赵氏孤儿》《王宝钏》等,为一代代的秦腔观众所称道。

“一提到秦腔,外地人都会想到‘吼’,这是秦腔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对于这种说法,大家多少有些误解,其实秦腔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它有悲壮苍凉,也有婉转凄美。我希望通过我的表演,让更多的人知道,秦腔也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委婉凄美。”

李梅表示:“都说秦腔是老年人看的,我并不这么认为。秦腔剧目中所蕴含、承载的文化内涵,经过不断地沉淀、培植,已经融入秦人的血脉里,可以说,秦腔是秦人的血脉和基因。秦腔是陕西的文化符号之一,我们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少年儿童喜欢秦腔,爱上秦腔,让中华传统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从2012年开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积极配合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推出了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和《大树西迁》,并在全国百余所高校巡演;在省内,从城市到乡村,从幼儿园、小学到大中专院校,该院的秦腔演员们来到孩子和大学生身边,通过演出、上戏曲课、办戏曲社团……让年轻的下一代了解秦腔,从而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戏曲艺术作为中华艺术之瑰宝,深受大家的喜爱。可对于只在电视上看过戏的小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

3月19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的文化惠民演出走进了西安市碑林区东羊市小学,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演出。演员的化妆过程吸引了一群好奇的孩子。演员们一边化妆,一边向孩子们介绍油彩妆的化妆过程与方法,孩子们则瞪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

“戏曲的脸谱原来是这样一笔笔勾画出来的,我一直以为是在面具上画好了戴在演员脸上的,太神奇了!”“阿姨能教教我们吗?”“能不能帮我也化一个呀?”有趣的问题拉近了秦腔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演出中,台上演员唱得激情,台下观众看得过瘾,掌声、欢呼声、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互动环节将演出推向了高潮,男孩子们的武打动作,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女孩子们的身段模仿,举手投足间展示着戏曲的魅力。演出结束了,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他们都想再看看演员的装扮,摸摸心仪的道具。

李梅说:“让戏曲的艺术魅力留在孩子心底,让年轻一代了解戏曲、喜欢戏曲;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继续传承下去,就是我们的艺术初心和使命。”(记者 郭妍)

(摘自 《陕西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